乌干达全国面积24.1038万平方公里。人口1600万(1987年),其中巴干达人占18%,索加人、尼扬科列人、图尔卡纳人各占8.2%,吉苏人占7.4%,基加人占5%,卢格巴人占3.9%。
乌干达全国划分为33个地区。首都坎帕拉。货币为“乌干达先令”。国语为斯瓦希里语,英语为官方语言,主要通用的民族语言为卢干达语。
乌干达人社交习俗总的特点可以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
东非之国乌干达, 礼仪奇特人性杂;
迎宾爱称很离奇, 女宾“妈妈”男“爸爸”;
实际这为敬重语, 它与称谓 无葛瓜;
“鼓”为民族的象征, 神圣无比作用大:
鼓点报警、下命令, 击鼓报喜传万家。
乌干达人待客总喜欢先敬一杯鲜美的香蕉汁,或是用肥嫩滴翠的香蕉叶子端上几支黄橙橙的香蕉角,接着送上烤得微焦的香蕉作为点心,正餐是地道的乌干达风味的“马托基”蕉饭。这种蕉饭,即使在盛大的国宴中也是不可少的。每当贵宾来访或是旧友重聚,乌干达人往往要砍下香蕉树,或插路口,或倚门口,用来表示对宾客的欢迎和祝福。他们最爱鼓。鼓是乌干达人的崇高象片。
现在乌干达国徽中间,就是一面鼓。它象征着乌干达民族的勇敢精神。鼓在乌干达成了一种传统的通讯工具。他们可以用鼓点来下命令,招集呼唤人,人们还常击鼓而舞欢庆胜利和喜悦等等。他们特别喜欢皇冠鹤,认为它美丽端庄、能歌善舞、长命百岁、象征吉祥,并把它视为民族尊严的象征,奉为深受崇敬的国鸟。他们喜欢谈论艺术方面的问题,以及国际上的大事等。
乌干达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一般惯以握手为礼。为对客人尊敬,通常他们习惯以“爸爸”、“妈妈”来分别称呼男女客人(不代表称谓,代表尊敬之意)。乌干达妇女在与女宾握手之后,一般还要围着客人转圈,嘴里还发出阵阵有节奉的尖叫声。他们把这样对待客人视为最亲热最友好的表示。
握手是通常的见面礼节。
事先约会并准时赴约是可取的
如果你应邀到乌干达人家里作客,给男主人或女主人带一份礼物是合乎礼貌的,但并非必须。邀请时不言而喻地都包括夫人,除非另有说明。
大多数话题可以自由议论。国内和国际事务以及艺术等话题是最受欢迎的。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
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外出旅行充满畏惧。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百姓,外出旅行之前一定要占卜,挑选吉日出行。天子即位、帝王出行、军队出征这样的国家大事,也会事先占卜,以测吉凶。比如汉文帝在即位之前犹豫...
需要防弹专座的人,非富即贵,一般都是有名的富豪或是国家领导人。大权在握或是富可敌国,都需要时刻提防遭人毒手,暗中不知道有多少枪口正对准着他们。十大世界上最贵的防弹车基本都是在原版豪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