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归龙塔就是崇左左江斜塔,是镇压妖龙用的。
相传明朝隆庆年间,在崇左丽江上游龙州的河面上,有一公一母两条妖龙。这两条妖龙凶狠暴虐,仗着法力高强,欺压那里的水族,搞得那些乌龟大蚌们日夜不得安宁。
为了驱走妖龙,大蚌姑娘吐出了闪闪发亮的夜明宝珠引诱妖龙去抢。这两条妖龙见了夜明宝珠,眼馋得不得了,便争着去抢。可是奇怪得很,当它们快要抓到宝珠时,那宝珠一眨眼便不见了。就这样,宝珠逃,妖龙追,一直追到崇左丽江的大滩处。宝珠累了,游不动了,在一个月黑之夜,便从水里走到滩上,逃往壶关外的荒野,变成了现在的螺狮山。
双龙找不见宝珠,便停止追赶,隐藏在江底深潭的洞穴里,常常出来兴风作浪。过往的船户客商,被妖龙搞得船沉人亡,葬身龙腹。当时的恩州知府见妖龙危害严重,便约同地方上的士绅,商量捐集资金,在妖龙港居的河面上,建一高塔来镇压妖龙。
可是,妖龙力大无穷,白天塔建起来了,晩上便被它们拱翻了。一而再,再而三,塔始终都没有建成。
知府有一干金小姐,芳名素梅,年方二九,美貌非常。这年初春佳节,素梅带了丫环梅香,乘船去左州金山寺进香代母还愿。船经大滩处,被公龙看见,刮起一阵妖风将素梅和丫环抓回深潭洞中,瞒过母龙,强追素梅为妾。素梅哭哭啼啼,宁死不从。妖龙无法,只好将素梅囚禁起来,等待她回心转意。
丫环梅香是个精灵的人,见小姐被因禁,急得不得了。有一天,梅香从龟婆的口里知道这公龙最怕母龙,便寻找机会向母龙通风报信。 母龙知道公龙偷藏民间女子强迫为妾后,马上找公龙大吵大闹,同时把小姐抛到河滩上。
公龙査知是丫环梅香报的信,便把她杀死了。
素梅被抛上大滩之后,昏迷不省人事。大滩附近的村子里有一个青年叫韦丰。韦丰从小死了双亲,孤身一人,没田没地,打柴维持生计。 那日,他从山上打柴回来,喉咙干渴,放下柴担到河边饮水,见河滩上躺着一个昏迷的女子,便把她背回家中,用姜汤灌醒。问起情由,知道是知府小姐,被妖龙所害,便将小姐留住家中养病,日夜照顾,很是周到。
素梅感谢韦丰的救命之恩,见韦丰忠厚老实,孤身一人,对他产生了爱慕之情。素梅在韦丰的精心照料下,恢复了健康。韦丰护送素梅回府。知府知道他是女儿的救命恩人,很是高兴, 请韦丰到客厅坐下,摆宴席热情招待。
素梅辞过韦丰,随父到后堂见过母亲,将遇难的经过详细禀双亲,并将自己的心事讲出来,愿与韦丰结为夫妻。可是,知府不同意这门亲事,说:堂堂一个知府千金小姐哪能嫁给一个打柴佬,叫他以后还有什么脸面见人!素梅见父亲不同意,很是悲伤,母亲可怜女儿,代女儿向丈夫求情。
俗话说“知恩不报非君子”,知府觉得左右为难, 便想出一个缓兵之计。他离开后堂,走到前厅对韦丰说:“你搭救我女儿有恩,我女儿也有意于你,本想将女儿配与你为妻,但因你出身贫寒,我在人前也不好讲话。你若能把妖龙杀了,为我女儿报了仇,我便招你入赘。”
韦丰听了,明知妖龙厉害,自己斗不过它,这是知府的刁难,但又舍不得素梅的一片深情,很觉为难,转来转去,不敢答复。
素梅见状,从屏风后转出来,对韦丰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你怕什么?!杀了妖龙为民除害。你放心去吧,我到死也要等着你。”韦丰听了小姐的话,很受感动,便答应了。
韦丰回到家中,手执射鱼标枪,身佩砍柴利斧,来到大滩上等候妖龙出现。等了七七四十九天,都不见妖龙的影子。那夜正逢中秋佳节,月亮又圆又亮,韦丰等候了那么长时间, 非常疲劳,尽管月色很好,也无心欣赏,坐着坐着便打起瞌睡来。朦胧中见一老人,白须白发白衣裳,手执一枝钓钩和一包药粉,向他走来。老人将钓钩和药粉放在他的手中,说:“青年人,你若想杀死妖龙,明天你去买一只小狗来,把它杀了,剁烂烧熟,配上迷魂药,制成香饵。将此钧藏入饵中,抛到深水里,引妖龙上钩,这样就可以把它杀了。”韦丰一觉醒来,不见了老人,钓钩和药粉却在手上,知道是仙人下凡指引。
第二天,韦丰遵照仙人的嘱咐,上街买来一只小狗,在岭上将狗杀了,合上迷魂药,制成香饵,待天一黑,便抛到深潭里。公妖龙经不住香饵的诱惑,中计上钩。韦丰猛拉绳子,妖龙因迷魂药发作,昏昏沉沉,无力反抗,乖乖地被韦丰拉上岸来。韦丰拔出利斧,把妖龙砍成数段,提上龙头,到府上去报喜。知府见韦丰果然把妖龙杀了,知道这年轻人非等闲之辈,也很高兴,便将女儿嫁与韦丰为妻,入赘官府 。
公龙死了,母龙继续兴风作浪,危害民众。韦丰和素梅便要知府重建宝塔,镇压母龙。塔建成后,压在母龙身上,母龙想掀翻宝塔,但因为公龙已死,它的力气不够,只掀起塔的一边,便累死了,把好端端的一座直塔掀成了歪塔。
从此,丽江河面,风平浪静,过往船只再也不必担心了。
人们为了纪念这件事,便将此歪塔命为“归龙培”,意思是妖龙在这个塔下归天了;河滩叫归龙滩对岸的村叫归龙村;村旁的岭是当年韦丰杀狗做钓饵的地方,取名杀狗岭,直到今天仍沿用不变 。
讲述者:谢嘉善
采录者:陈钟垌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
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外出旅行充满畏惧。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百姓,外出旅行之前一定要占卜,挑选吉日出行。天子即位、帝王出行、军队出征这样的国家大事,也会事先占卜,以测吉凶。比如汉文帝在即位之前犹豫...
需要防弹专座的人,非富即贵,一般都是有名的富豪或是国家领导人。大权在握或是富可敌国,都需要时刻提防遭人毒手,暗中不知道有多少枪口正对准着他们。十大世界上最贵的防弹车基本都是在原版豪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
郎德上寨,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是一个有百户人家的苗族村寨,距凯里市区29公里,距县政府雷山15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游的重点村寨之一。朗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