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人民大会堂”名字的来历(2)

不弃2023-06-10

为何叫“人民大会堂”

9月9日凌晨零时,在中南海颐年堂毛泽东同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毅谈话。凌晨2时30分,一同参观了即将竣工的大会堂。

毛泽东一边和大家亲切交谈,一边抬头看着葵花向阳的大顶灯和水天一色、满天星斗的天花板,满意地点头。离开二层挑台,毛泽东又来到宴会厅,询问了宴会厅的面积、高度和能够容纳的人数。随后,毛泽东来到北京厅休息。他向万里详细询问了工程的概况和施工的情况。当万里汇报到这个工程比故宫的全部建筑面积还大,仅用了10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毛泽东风趣地说:“你是万里哟,你日行万里,施工进度快,好嘛!”

万里谦虚地说:“这是两万多名职工废寝忘食、日夜奋战和全国各地大力支援的结果。”

毛泽东感慨地说:“这些同志不为名,不为利,这样努力工作,应该给他们立个纪念碑。不过,人数太多喽,碑上也写不下那么多人的名字呀。我们应该提倡这种不为名、不为利的共产主义精神。”

万里接着说:“这个工程至今没有命名。”

毛泽东问:“你们平时怎么叫呢?”

万里说:“我们一般叫大会堂或人大会堂,有人提议叫人民宫。”

毛泽东说:“‘宫’嘛,有些封建。”

万里又说:“还有人建议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堂。”

毛泽东思考了一下说:“太长了。人家问老百姓,你到哪里去了?老百姓一定说:到人民大会堂去了。我看,就叫‘人民大会堂’吧,因为它是属于人民的!”

从此,这座雄伟的建筑有了自己的名字——人民大会堂。

对于人民,毛泽东有着特殊的情感。1945年党的七大,毛泽东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948年4月,毛泽东在五台山附近的繁峙县伯强村与村干部、群众座谈,毛泽东指出:“不要迷信庙里的佛爷,人民大众才是真正的佛爷!”正是对人民的特殊情感,毛泽东把大会堂命名为“人民大会堂”,也就顺理成章了。

一座属于人民的大会堂

9月10日,人民大会堂全部胜利竣工!人民大会堂的建设,堪称是中国建筑史上惊人的奇迹,短短的10个月,宏伟的人民大会堂就矗立在天安门前。

人民大会堂由大会堂、宴会厅和人大常委会办公楼组成,建筑面积为171800平方米,体积约160万立方米。

当年建设时,人民大会堂工程土方工程量达43万立方米,主体结构使用钢筋11000多吨,型钢约4000吨,砼约12.8万立方米。

中间大会堂,东面是中央大厅,有连通两层总高17米的回廊大厅,和跨度为24米的大梁,西面是观众厅,长60米,跨76米,高72米。

宴会厅包括总面积达7000平方米的国宴大厅,屋顶由56.2米跨度、5米高的次钢桁架和48.6米跨度、7米高的主钢桁架组成。

人民大会堂落成前,中国最重要的政治会议举办地为中南海怀仁堂。中共八大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全国政协一届、二届会议及三届一次、三届二次会议,和一届全国人大及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怀仁堂召开。

直到1960年3月30日,从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始,才把全国人大召开地点定在人民大会堂,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机关和办事机构也设在了这里。

1962年3月23日起,全国政协第三届三次会议在这里举行。从此,全国“两会”一直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刘振华/文、《中华儿女》余玮/文、《中华魂》早耕/文、《北京青年报》赵婷婷/文)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