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是“中国大蚝之乡”,是中国大蚝的主产区及苗种供应地。2010年“钦州大蚝”获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
大蚝,学名近江牡蛎,在我国东南沿海的河口区域都有分布。大蚝外壳粗糙、坚厚,呈圆形或椭圆形,壳面灰黑,内壳是白色釉质,有光泽,肉可鲜食,亦可加工成蚝豉、蚝油。
钦州沿海是我国产蚝之优良海域。据钦州市水产部门提供的材料,钦州是中国著名的“大蚝之乡”,目前全市沿海浅滩涂插养及深水吊养的大蚝面积有14万多亩,主要分布在钦州的龙门、康熙岭、大番坡、东场、尖山等镇,尤以龙门最多;钦州湾茅尾海是全国最大的大蚝天然苗种繁殖区。
据钦州地方志记载,当地采蚝、制蚝、吃蚝在350多年前就有了书面记载。当时渔民在浅海中采集大蚝,以之为食,又加工成蚝油调味,并且还发现了它的药用价值。
钦州湾海岸线绵延520多公里,水深浪静,是养殖大蚝的“天然牧场”。但当地村民告诉记者,并不是所有的海域都能育蚝。茅尾海海域,钦江在这里入海,海水盐度保持在17度左右,附近又有大片红树林湿地,提供了充足的饵料,所以非常适宜大蚝种苗繁育。目前这里已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大蚝天然生态育苗基地,不但满足了广西沿海养殖需要,还远销广东、海南。
在排榜村靠海边的沙滩上,堆满了育蚝苗的水泥柱和水泥饼。每年4月份,是村民们集中下蚝柱的日期。大蚝种苗柱放在茅尾海滩涂上育几个月,便可卖给外地的养殖户。
据当地渔民的说法,去海里采蚝叫做“氽(音tǔn)水”,就是人搭在舢板上,漂浮于海面。
解放前,每1.5公斤蚝肉能换0.5公斤米。每当大蚝采收季节到来,各家各户驾着一叶轻舟来到海里,把露出水面长在礁石块上的大蚝采下;到深水处采大蚝,一般需要几人搭档,一人屏气氽水到三五米深的海底,采摘海底礁石上的大蚝,其余在船上接应。
老一辈渔民讲,过去,氽水到海底就像进入菜园一样,海底的礁石上长满了大蚝,每氽四五气水(换四五口气)就能采蚝一箩筐。但是,这样的方式产量很低。最早有大蚝产量统计的是1955年,当年钦州沿海一带产量约为200吨。
大蚝在解放后开始有了人工养殖。钦州市的大蚝人工养殖是从1956年开始的,在那丽和康熙岭镇成立了集体蚝场,管理沿海一带的天然蚝区。当时的人工养殖做法很简单,就是在适宜养蚝的沙石海、硬泥底海区投石块自然采蚝苗,自然生长,经过几年便可以收获。1964年,水产技术人员经过反复试验,利用大蚝喜欢附着在石块上生长的特点,制作了水泥棒,在采苗期集中放到采苗区采苗,几个月后再移到宜养蚝区插养。这样,养殖面积不断扩大。
大蚝插养虽然比投石养殖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因插养只能在浅海滩涂养殖,而且退潮时蚝柱裸露在滩涂上,影响大蚝生长。于是,水产技术人员又发明了吊养方式,即在浅海滩涂上插苗柱养殖一年左右,待长成中蚝,便取下蚝片连接成串,移往水深处扎排吊养,由于吊养的大蚝接触水体面广,天然浮游饵料丰富,因此生长很快,半年左右就育成成品蚝,比单纯插养的生长周期缩短了一半,也成倍地提高了生产率。之后,养殖户们又将吊养技术不断改进,从桩架吊养发展到浮筏吊养,水泥柱吊养发展成水泥饼串养。
大蚝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据当地水产畜牧兽医局提供的数据,蚝豉含有蛋白质45%~57%,脂肪5%~10%,肝糖19%~38%,含碘量比牛奶及蛋黄高出200倍,有“海底牛奶”之称。钦州出产的大蚝体大肉嫩,皮薄味美,以其色泽乳白,肥嫩爽滑著称。
大蚝同时还可入药,是传统滋补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记载:“生蚝,治虚损,壮阳,解毒,补男女气血,令肌肤细嫩,防衰劳。”生蚝主要成分糖原能迅速补充恢复体力,并可以提高肌体免疫力。据资料记载,拿破仑在征战中喜食蚝以保持旺盛的战斗精力。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牛磺酸是人体新陈代谢的必需品,而在其它生物中极为罕见的这种牛磺酸,在沙井蚝中含量之高为各类水产之冠。但医书上也提醒,它既养阴,又壮阳火,因此,有热毒在身,患皮肤病或生疮者,切勿食用,否则病情会恶化。
人们近年还发现蚝肉中含有一种鲍灵成分,对一些瘤细胞株和动物肿瘤有抑制其生长的作用。
钦州人善养蚝,也爱吃蚝。
大蚝味道鲜美,因为蛋白质高,但吃多了嘴会发涩。食家提醒,吃过鲜蚝后,最好喝一杯菊花茶,这样可以消腻。
当地渔民介绍一种吃法:鲜蚝焖猪肉,用文火焖上两个小时,将大蚝里的汁都熬出来,“这样焖出来的大蚝,汁浓浓的,肉筋筋的,味道非常鲜还很有嚼头。”渔民还有一种原汁原味的吃法,就是白灼大蚝,这样最能吃到大蚝那一股带着海水味道的原始鲜味。渔民做出白灼大蚝后,吃时以自制的蚝油调味,别有风味。
渔民们把蚝采回家后,撬开蚝壳取肉,用大锅煮后捞起,翻晒成蚝豉。制成的生晒蚝,用来焖肉最佳。
大蚝还有一种附产品,就是把加工熟蚝过程中所得的蚝汤生产成蚝油。煮蚝时,鲜蚝肉的部分液汁溶解于水,再经过15至16个小时的慢火熬炼,水分不断蒸发,最后留在锅里的就是酱褐色、浓郁芳香的原味蚝油了。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
武当武术的发源地在湖北武当山,其创始人是元末明初的武当道人张三丰。张三丰将《易经》和《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重要养生健身价值,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体的武当武术。武当武术具...
人类和所有生物都需要空气生存,受过污染的空气对人体是有害的,好的空气质量能带给人更高的生活质量,大多人都在追求健康的生活。大家知道世界十大空气质量最好的国家吗,现在一起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世界十大空气...
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因县城襟带丹江、背依凤冠山而得名,属商洛市管辖。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河谷相间,呈“掌”状地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 的土石山区县。全县森林覆盖率70%,是...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