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雪峰(1903--1976),浙江义乌人。我国左翼文化运动领导人之一,优秀共产党员,著名的无产阶级文艺理论家、鲁迅研究专家、诗人、作家。
1903年6月2日,冯雪峰出生于浙江义乌赤岸神坛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取名福春。雪峰是他自己改用的名字,可能与他故居附近有座名为“雪峰”的山有关。画室、洛扬、成文英、何丹仁、吕克玉等是他的笔名。
他家祖祖辈辈不识字,祖父冯薪水是勤劳起家的老农,父亲、母亲都是农民。祖父的倔强性格和母亲的善良、慈爱,给了少年雪峰最大的影响。他从小就上山砍柴,放牛割草,以后下地学干各种繁重的农活,经受过劳动和生活的艰苦磨炼,同时也受到了浙东农民那种质朴、耿直和倔强的气质的熏陶。
鲁迅曾说,雪峰人很质直,是浙东人的老脾气。雪峰自己也说过:“凡在我们地方的人都有这特色,身体坚硬,皮色焦黑,石一般的心的痴呆,恰恰和我们的土地相合。我们是纯粹的山里人。”他有一首早期的小诗《雨后的蚯蚓》,集中反映了他倔强、执着和坚韧的性格特征。“总不息地动呵”,小小的蚯蚓具有多么倔强的生命力。诗作在《小说月报》发表时署名“伴耕”,表明作者立志像蚯蚓那样,生命不息,耕作不止。他的这种农民的气质,在他一生的曲折经历中都有充分的反映。当他感到对方有居高临下的官架子时,不管对方职位多高,资历多深,他那浙东人的倔脾气就会发作起来。1937年,因为博古推行王明路线的观点,他同博古吵架,对骂起来,拍了桌子,拂袖而去。1954年,江青去过问《文艺报》,对他指手画脚,要他这样,要他那样。他毫不客气地说:“你不懂的事,别多管!”
冯雪峰从小天资聪颖,读书成绩优异,但也相当调皮,爱打抱不平。他在义乌县属第三小学读书时,就爱好作文,尤喜诗歌创作,显露了他的诗才。他看到学校里两位不受欢迎的老师为生活琐事争吵的风波,便写了一首
《两只秃尾公鸡》:
两只秃尾公鸡,
摆出拼斗架势。
你不进我不退,
全是虚张声势。
小学附近的倍磊街,有个供奉于谦神像的于公殿。他瞻仰后写过一首《于谦颂》:
于公业绩,轰轰烈烈。
生为民族,死为社稷。
忠奸有分,虽死何惜。
后人纪念,仲夏大节。
从小酷爱写诗的禀赋,促使他以后爱做新诗,并对中国新诗发展作出了贡献。
“五四”运动爆发的那一年,雪峰已经小学毕业。他背着家庭,偷偷跑到金华,以第一名的成绩为一位同学考上金华中学,所得报酬是路费和食宿费,然后又以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设在金华的浙江第七师范学校。他接受“五四”新思潮,带头反对学校当局的专横压制,发动了罢课,因此被开除了学籍。
1921年秋,18岁的雪峰考进了在杭州的浙江第一师范学校。该校在“五四”运动的浪潮中,与北京大学南北呼应,被赞为“当时南方最革命的学校之一”。他进校不久,就开始写作新诗,投入反封建礼教的斗争。他参加发起组织由新文学前辈朱自清、叶圣陶和刘延陵任顾问的文学团体“晨光社”。在这段时间里,他专注于写诗。他对作家骆宾基讲了他写的一首没有发表过的诗:
那小鸟儿,
口噙着一朵花,
从山南坡,飞过来!
告诉山背后的人们,
山那边已是春天降临的世界。
在朱自清、叶圣陶的教导下,他从一个文学爱好者开始迈上现实主义的文学道路。
接着,他先后结识了诗友汪静之、潘漠华和应修人,结成“湖畔诗社”,成为“湖畔诗人”。他的湖畔诗,既保留了农民的本色,散发着泥土的幽香,又反映了一个知识青年的觉醒。因此他的诗受到广大青年,尤其是来自农村的知识青年的欢迎。
毛泽东特别赞赏雪峰写湖畔诗的精神,认为他在《湖畔》里的诗写得很好。雪峰作为“五四”以后有影响的青年诗人,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是一位勇敢的开拓者和耕耘者。正如诗人绿原所说,他是“新诗的开路人之一”,他的湖畔诗“足以奠定他在新诗史上的地位,是值得后人永远景仰的”。
冯雪峰在浙江一师读书时,贫困常常使他陷入窘境。他不得不辍学,去当学徒,当代课教师。然而生活的贫苦反而激励他去作新的追求。他开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成为《新青年》等进步报刊的热心读者。
1925年春,雪峰来到北京,与在北京大学念书的潘漠华住在一起。经济困难使他不能成为北京大学的正式学生,过着近似流浪的生活。他一面与王鲁彦等浙江籍的穷苦学生加入李大钊等创办的“工读互助团”,一起打工谋生,当文学校对、家庭教师、故宫博物院雇员等,一面借潘漠华的入学证在北京大学旁听。他继续热心于研究社会科学的理论,但不满足于中文的马列主义的译著文章。于是,他以极大的努力,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全自学,学会了日文。他从日文版书籍中,如饥似渴地阅读了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他逐步树立起共产主义的信念。
他非常崇敬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早期马克思主义宣传家李大钊,认真读了李大钊的诗文。他认定,做李大钊这样的人,才是青年的真正道路。然而不久他即受到了极大的刺激:他最崇敬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大钊被奉系军阀杀害了。就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两个月之后,在黑暗的血腥统治笼罩全国的日子里,不少人对革命的前途丧失信心而离开党的时候,他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是在北京的中国大学支部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介绍人之一是作家张天翼。同年11月,中国共产党在北京的组织被奉系军阀破坏。北新书局也被军阀查抄。雪峰为纪念李大钊等烈士,在一部译稿的扉页上写了“这本译书献给为共产主义而牺牲的人们”的题词,也被查出,因而被当局追缉。他不得不离京南下。
吝啬鬼的存在不分时代,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吝啬鬼都是人们心中认为最小气的人,古代有很多吝啬鬼,他们有很多小气的方式。本站小编为你盘点中国古代最吝啬的人。一是曹洪三国时期的曹洪,是曹操的堂弟,曾数次舍命救...
毒蛇朝圣日是希腊的民间传统节日。每年8月6日在西法罗尼亚岛举行。这个节日的来源是这样的:几百年来,每年的8月6日这一天,总有上千条毒蛇聚集在岛上的两座教堂里,盘结在圣母像下,10天后悄然离去。而且它们...
开封菊花,河南省 开封市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农产品地理标志)。开封菊花栽培历史悠久,北宋时期,养菊蔚然成风。作为当时的都城,开封的养菊之风更为盛行,形成了传统,家家户户都以养菊、赏菊为乐事。菊花...
按照传统观念,华人把传宗接代当作人生的重要任务,古语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嫁是终身大事,人们不怕辛劳,一定要找到个良好的终身伴侣,婚后多子多孙,让自己的家族人丁旺盛。明白了这一点之后,我们就不...
崇祯皇帝是明朝的第十六位皇帝,也是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继位之时,明朝内忧外患重重,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崇祯皇帝奋发图强,想要挽救危亡的江山社稷。可由于种种原因,崇祯最后还是失败了。但崇祯留下的那句:“朕...
话说很久很久以前,得道高僧玄能大师云游到新州东南部一座高山下,见此地风光旖旎,顿觉神清气爽。不知不觉攀登到山顶,举目远眺,只见山脉走向竟似蠢蠢欲动的巨蚕,不觉脱口而出:飞天蚕!据说海拔863米的飞天蚕...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很长一段时间都相信有鬼神的存在,并且存着敬畏之心,同时又感到害怕。虽说现在提倡相信科学,但是还是有一些科学也无法解释的存在,而这些就变成了口口相传的灵异故事。下面排行榜12...
在楚雄南华县五街镇,一个山青水秀、云雾笼罩的彝族村寨,如今依然完整地保留着一种原始而野性的彝族传统舞蹈——羊皮舞。羊皮一穿,气势如山;弦子一响,双脚发痒;调子一唱,浑身舒畅。这是对五街羊皮舞最生动的描...
摩洛哥人喜欢绿色和红色,并且以红色作为他们国旗的主色。在这个面积45.873万平方公里,人口2569.8万的国家里,阿拉伯人占了60%,其余为柏柏尔人。居民中信奉伊斯兰教的占99.4%。以阿拉伯语官方...
周王朝一共存在了八百年,分为西周和东周。周幽王是西周的第十二个国王,从公元前782年到公元前771年在位。他登基后,立申伯的女儿为王后,又立大儿子宜臼为太子,申伯为申侯。在周幽王统治的后期,国家政治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