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广东平远盐米古道

青衫渡2023-10-07

广东平远盐米古道

古驿道,无论何处的古驿道,都称得上是历史活化石。其中既有风起云涌的历史变迁,也有芸芸众生的生存奔忙。那一块块曾经用岁月打磨的卵石、一座座经风历雨的茶亭,一株株虬枝问天的古树,都以独特的方式储存着昨日海量记忆,在“留存历史根脉”的召唤下苏醒,在保护利用中鲜活起来,在传承中华文化中砥砺前行。

在梅州市平远县长田镇石角村里的山上,至今保留着一段石砌路,这是古人用以行走运输的道路,叫盐米古道。

盐是人类生存当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里面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世界上最难吃的就是忘记放盐的食物”,也从侧面说明了盐的重要性!

地处粤东北的梅州与江西省均不产盐,需要的食盐都从外面购得。解放前,在没有现代公路的相当长的岁月里,盐的获取都是由潮州通过韩江水运而来,水运解决了梅州的食盐之需,但江西获取食盐却因没有水路,又有大山阻隔而显得相当困难。

梅州地区山多田少缺粮食,江西却盛产大米,这两地之间的供求关系,造就了彼此的经贸往来,产生了一种以梅州挑盐上江西,然后在江西挑米回梅州,从中赚取差价的人力运输职业,人们将此职业称为“挑盐担”。

“挑盐担”是一种极端辛苦的职业!据相关资料介绍,挑担人从现今梅城码头的盐仓出发,负重100至150斤左右,经梅县、平远进入到江西,最终在筠门岭卸货,全程约230公里。

而后再从江西挑大米、黄豆或药材之类的物资返回梅州,整个行程需要十多天的时间。

从石角村的盐米古道上可以看到,依山而建的石砌小路既窄又滑、蜿蜒曲折、起伏不定,想象一下我们的先辈肩挑一百多斤的担子,经年累月,风雨无阻的在这条路上,磨破了肩,磨破了脚,仍然咬牙前行,那是一幅多么悲壮的画面!

很多人最终支持不住,在此路上倒下不再起来,盐米古道就成为挑担人阴阳两隔的生死道。

不知什么原因,在这条盐米古道上,竟出现一处形似脚印的足迹,当地百姓说是仙人脚印,而我却更愿意相信那是客家先辈们吃苦耐劳,艰难生存留下的印记!……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