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是人类历史长河中最古老、最普遍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通常被界定为象征性的、表演性的、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整套行为方式。格尔兹把仪式称作是一种“文化表演”。
一套完整公开的群体仪式总是在一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场景中一系列行为的综合展现。
仪式包括礼仪、礼节和礼物等方面的内容。仪式象征,就是通过一定的活动方式,把人类的情感、期望心思给予表达出来,表示对人,对神的尊敬、友好、敬重、祝愿,显示了一种人情美和理想美。实际上,仪式对于仪式行为者来说,是因为有“意义”才行为,仪式行为者正是通过行动、姿势、舞蹈、吟唱等表演活动和物件、场景等实物安排构拟出一个有意义的仪式情景,并从这样的情景中重温和体验这些意义带给他们的心灵慰藉和精神需求。在仪式的整个过程中,表演活动和场景、实物都是表达或表现意义的手段。一个仪式,就是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一个意义的象征体系。
在潮汕婚俗中,有“新娘跨火烟”的仪式。迎娶当天,在新娘到夫家之前,夫家要准备一捆稻草放于门槛。当新娘走到门前时,由迎接的青娘母把稻草点燃,烧出浓烟,再由她陪着新娘,口念“新娘跨火烟,千子万孙”,或“烟呀烟,烟到明年生豆孙(即男孩子)”。念毕,新娘举步跨门槛走进夫家,进入洞房。这一仪式的意义在于期望新婚夫妇早生贵子。
在潮汕丧俗中,参加葬礼之后,要用“红花”(即石榴花)或加上“抹草“(又称仙草、瑞草)放在脸盆水里洗脸,然后连同洗脸水一起泼倒在外面路上;参加葬礼后,主人必须送客人红糖果、红缯线,其意义在于驱邪怯秽,还以“清气”(即干净)。
在潮汕礼俗中,馈赠礼物本身是一种仪式。馈赠礼品是要有物质的,但在民俗文化中看重的是它的象征意义。赠送礼金,通常要用红纸包着,赋予它一种美好的外形,象征美好的祝愿——给小孩子的压岁钱是红包,期望孩子平安成长,给老人祝寿的礼金也是红纸包着,祝愿老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亲戚朋友有喜事,送的猪肉、喜糖、鸡蛋也必须是红色的,象征吉祥、快乐。
此外,潮汕的生产、饮食、游神、祭祀、游艺等民俗活动都有一套套完整的仪式,各有其象征意义——吉祥如意、平安发财、喜庆欢乐。
隐喻是一种重要的民俗特性。所谓隐喻,是将本来的意义隐蔽在某种标志物后面或者经过某种比喻,曲折地反映某种信义的象征。[10]在语言文字进入高级阶段之前,人们只是直接用有某种约定成含义的标志语性质的品物相交往,以互相传递信息,更多的隐喻是在古代诗歌文学和民俗礼仪中。
民俗文化中的隐喻往往是复合的。即物质与精神、主体与客体的交融与重叠,是一种双重的交叉。例如,火是人们十分熟悉的事物,无论在婚礼上还是在丧礼上,或者是节日中,火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人们的心目中,此时的火已不再是实体的火,而是光明、吉祥、兴旺的同义语,是一种信念的凸现、凝聚,是抽象意义的具象化。也就是说,具体的事物经过人们运用特殊的思维方式,变成了一种特殊的语言、特殊的理念和特殊的系统。隐喻虽然与比喻只有一字之差,但含义不同。比喻是一种修辞术,是用人们熟悉的事物来强化描述另一个事物。例如“归心似箭”,是一种修辞,它是在“归心”与“箭”这两个事物之间作比喻。比喻惯于在两个形象之间进行比较,以突出描述其中之一的特点。隐喻则是用具体事物来描述抽象的概念,由此及彼,从而实现意义转换的一种方法、途径。通过隐喻方式,使抽象的意义更加清晰而准确地凸现出来。就潮汕民俗文化的隐喻特性而言,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
联想的隐喻是从作为“比”的某一品物的某种属性去引导人们联想到被喻事物的相应涵义,由“隐”而到“喻”。
旧时小孩子过生日、“出花园”、第一次上学都要吃两个红鸡蛋,这是潮汕较为普遍的风俗。其意义有二:第一,两个鸡蛋,寓意好事成双;第二,红色的鸡蛋,寄托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和对于未来的希冀。在人们心目中,小孩子吃下的不仅仅是鸡蛋。一个鸡蛋代表一只鸡,但人们的想象自然不会到此为止。因为能吃掉一只鸡的小孩,必定体格健壮,将来长命百岁;另一方面,“鸡鸭”之后就是“鱼肉”和“山珍海味”,而能吃鸡鸭鱼肉和山珍海味的人,其富贵自不待言。“长命百岁”、“荣华富贵”,几乎成了旧时老百姓做生日的口头禅,而在民俗中,所有这些祝愿,对于小孩子来说,两个鸡蛋就足够了。
谐音隐喻在民俗活动中随处可见,十分普遍,可以说是运用得最多、最广泛的一种隐喻方式。谐音隐喻是根据谐音、假借原理,言此而即彼,实现意义的传递、转换和扩张,使两个毫不相关的事物之间建立联系,成为文化创造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所谓“谐音是诙谐之下乘,然而是高等文明之始基”, [11]正是此意。谐音隐喻成为吉祥语形式的一个重要分支,大量地活跃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口头语言之中,出现在各种民俗事象、尤其是婚喜吉庆和岁时节令的喜庆气氛之中。在潮汕民俗中,谐音隐喻随处可见,特别是在人生礼仪中表现得最集中、最明显,可以说贯穿人的一生,自始至终。
中国传统的婚姻观主要为传宗接代,其源远流长。《易经》云:“天地继韫,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女。人承天地,旋阴阳,故设嫁娶之礼者,重人伦,广继嗣也。”潮汕人“广继嗣”、“求子生子”的意识也十分强烈。以谐音隐喻生成的“求子”意识从生育的第一步——婚嫁就大量存在。如,新娘嫁妆必有灯,因灯与“丁”谐音,隐喻婚后添丁生子;有的嫁妆带有莲花、吹笙童子的画图,隐喻“连生贵子”;而元宵节潮汕各地的开展的“营灯”活动,更是隐喻人们的“求子生子”愿望。
鱼具有极大的繁殖能力,于是,古代人以鱼作为丰收、繁衍和生命的象征,以鱼作为求爱和生育的隐喻。从古代民歌到现代的礼俗中,鱼都作为典型的吉祥语形式保存下来。潮汕濒临大海,又有众多江河,潮汕人嗜好吃海鲜,鱼在潮汕民俗中具有十分活跃的角色。过年过节要吃鱼,婚宴离不开吃鱼,生日宴会不可能没有鱼,孩子要入学读书的第一天要吃鱼……究其原因,盖因鱼谐音“余”,隐喻岁岁有余;而民间喜欢鲤鱼舞,则是因为它多春(即鱼子),隐喻多子多福。
此外,七样羹的谐音,“长面”谐音长命等等,也在某些程度上属于谐音隐喻的范畴。
暗示隐喻是联想隐喻与谐音隐喻的综合。潮汕民俗中有很多方面表现了联想、谐音和暗示的隐喻意义。
每当除夕之夜,家家户户围坐一起吃“年夜饭”的时候,餐桌上一般都有鱼。这个例子就充分表现了联想、谐音和暗示三种隐喻的结合——鱼谐音“余”,隐喻岁岁有余;而岁岁有余,使人联想到子孙满堂,暗示着生活的富足。
潮汕沿海渔民吃鱼时,吃了上边要吃底面,必将整条鱼骨拉开或将底面的鱼肉剔出,不能将整条鱼翻过来。若真的要吃底面则要说成顺过来,不能说翻过来,因为人们往往会与翻船相联系,这是渔民最为忌讳的。翻鱼使人联想到翻船,暗示着要驱邪趋吉。
潮汕村庄多有种植榕树和竹子,是谓“前榕后竹”。就是说,榕树要种在屋前面,竹子要种在屋后面。潮语叫榕树为“成”,“前榕”暗示有所成就;竹与“足”谐音,即富足的意思,暗示后能富足。这也是暗示隐喻的体现。
由于复合隐喻形式逐步程式化、规范化和固定化,其内容逐渐为人们熟知,“隐”的成分自然逐渐减少,从而成为相对隐定的格式化吉祥语。吉祥语又称“吉利话”、“口彩”,是民间在逢年过节、结婚祝寿、乔迁开张等喜庆日子或隆重场合使用的,认为能给人带来好运的词语。吉祥语表达了民众对美好富足生活的希望和祈求,并为节日庆典增添了喜庆气氛。
其一,由语言形式转化为直观形式,形成大量程式化的装饰纹样,这就是所谓“装饰图案”,或者称之为“吉祥图案”。
旧时潮汕人尤其是小孩有穿肚兜的习俗。肚兜虽小,但人们充分利用这一小小的肚兜,绣上各式各样的图案,在达到装饰美化的同时,表达他们的良好期望和意愿,如绣上公鸡、寿桃、白头翁等,隐喻“功名富贵”、“长命富贵”、“白头富贵”;而女子出嫁,往往在肚兜绣上喜鹊、石榴、莲花、麒麟等图案,隐喻的是喜庆快乐,婚后早生贵子,多子多福。
在盛产石榴的南澳古镇深澳,人们结婚用的眠床和新房的布置,都喜欢用石榴花和石榴的图案做装饰,取其“石榴多子”之意。
上述所列的潮汕人结婚时各种嫁妆,经常画有童子戏鲤鱼,隐喻多生贵子;画有莲花与吹笙童子,隐喻连生贵子;画上喜鹊,隐喻喜上眉梢;都是吉语转化为“吉祥图案”的表现。
其二,吉祥语在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日常交际中的频繁应用,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配合礼仪行为的祝福方式。由于民众中的喜庆吉祥口彩,言简意赅,朴实生动,朗朗上口,作为约定俗成的形式受到民众的欢迎,并世代相传。
在揭阳、普宁一带广为流传着行彩桥习俗。人们在活动中往往说一些充满期望和良好祝愿的吉利话。读书的孩子摸狮鼻,隐喻“摸狮鼻,写雅字”;少女摸狮头,隐喻“摸狮头,事事贤”;未结婚的青年男子摸狮肚,隐喻“摸狮肚,找雅亩”;怀孕的妇女摸狮耳,隐喻“摸狮耳,生阿弟”。
过年过节,人们喜欢说“新年大吉”、“吉祥如意”;结婚时喜欢说“白头谐老”、“早生贵子”;祝寿时喜爱说“长命富贵”、“寿比南山”、“福如东海”;乔迁新房时喜欢说“安居乐业”、“出入平安”;游神活动的标旗上喜欢写着“风调雨顺”、“六畜兴旺”、“财丁兴旺”;店铺开张时,喜欢写着“开门大吉”、“货如轮转”;等等,都是民间十分流行的吉祥语。综上所述,象征与隐喻这两大民俗特性在潮汕民俗中有着丰富多彩的表现。潮汕人在其民俗中广泛应用象征与隐喻,主要是出于驱邪趋吉,祈求婚姻美满,期望生活富裕,从而表示对人、对神的尊敬、友好、敬重,显示出一种人情美与理想美。潮汕民俗中的象征与隐喻,反映着潮汕农业社会祈求多子多福、重男轻女的传统意识;体现了潮汕文化的海洋性、精细性、存古性。
吝啬鬼的存在不分时代,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吝啬鬼都是人们心中认为最小气的人,古代有很多吝啬鬼,他们有很多小气的方式。本站小编为你盘点中国古代最吝啬的人。一是曹洪三国时期的曹洪,是曹操的堂弟,曾数次舍命救...
毒蛇朝圣日是希腊的民间传统节日。每年8月6日在西法罗尼亚岛举行。这个节日的来源是这样的:几百年来,每年的8月6日这一天,总有上千条毒蛇聚集在岛上的两座教堂里,盘结在圣母像下,10天后悄然离去。而且它们...
开封菊花,河南省 开封市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农产品地理标志)。开封菊花栽培历史悠久,北宋时期,养菊蔚然成风。作为当时的都城,开封的养菊之风更为盛行,形成了传统,家家户户都以养菊、赏菊为乐事。菊花...
按照传统观念,华人把传宗接代当作人生的重要任务,古语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嫁是终身大事,人们不怕辛劳,一定要找到个良好的终身伴侣,婚后多子多孙,让自己的家族人丁旺盛。明白了这一点之后,我们就不...
崇祯皇帝是明朝的第十六位皇帝,也是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继位之时,明朝内忧外患重重,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崇祯皇帝奋发图强,想要挽救危亡的江山社稷。可由于种种原因,崇祯最后还是失败了。但崇祯留下的那句:“朕...
话说很久很久以前,得道高僧玄能大师云游到新州东南部一座高山下,见此地风光旖旎,顿觉神清气爽。不知不觉攀登到山顶,举目远眺,只见山脉走向竟似蠢蠢欲动的巨蚕,不觉脱口而出:飞天蚕!据说海拔863米的飞天蚕...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很长一段时间都相信有鬼神的存在,并且存着敬畏之心,同时又感到害怕。虽说现在提倡相信科学,但是还是有一些科学也无法解释的存在,而这些就变成了口口相传的灵异故事。下面排行榜12...
在楚雄南华县五街镇,一个山青水秀、云雾笼罩的彝族村寨,如今依然完整地保留着一种原始而野性的彝族传统舞蹈——羊皮舞。羊皮一穿,气势如山;弦子一响,双脚发痒;调子一唱,浑身舒畅。这是对五街羊皮舞最生动的描...
摩洛哥人喜欢绿色和红色,并且以红色作为他们国旗的主色。在这个面积45.873万平方公里,人口2569.8万的国家里,阿拉伯人占了60%,其余为柏柏尔人。居民中信奉伊斯兰教的占99.4%。以阿拉伯语官方...
周王朝一共存在了八百年,分为西周和东周。周幽王是西周的第十二个国王,从公元前782年到公元前771年在位。他登基后,立申伯的女儿为王后,又立大儿子宜臼为太子,申伯为申侯。在周幽王统治的后期,国家政治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