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县位于山东省中南部孔孟之乡,东望龟蒙,面瞻阙里,南峙尼防,北拱泰岱,地理位置优越。总面积1091.79平方公里,是全国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泗水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这里是伏羲、虞舜的故乡,东夷文化的摇篮,儒家学说的重要发祥地,先贤仲子故里。
泗水县旅游资源丰富,是旅游观光、休闲度假胜地。泗水素有"海岱名川"之美誉,如今更添秀色,境内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观光农业相互辉映,形成三位一体的生态旅游格局。
泗水的旅游资源集山、水、林、泉、洞、文物古迹、观光农业为一体,人文景观历史悠久、丰富多彩,主要有泉林行宫、仲子庙宇遗址、孔子登临处、卞桥双月、安山寺、龙门山庄等名胜古迹;自然景观有泉源胜地、风仙叠翠、西侯幽谷等新十景;近几年结合山区开发,形成了万亩桃园、梨园、石榴园、板栗园、银杏园、旱池藕等生态园林,旅游观光农业随生态县建设发展契机无限。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众多的旅游资源为泗水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泗河是一条古老的河流,它源于泗水县东部陪尾山下,由趵突、响水、洗钵、红石四大泉汇流而成,故称泗河。在我国最早的地理书《禹贡》中就明确记载着"泗出陪尾"的话。北魏、北齐时,在泗河源头就建有源泉祠,宋代建有专祀泗河水神的神庙,水神亦被封为"仁济侯"。泗河在泗水境内,纳南、北两山来水,出县境后吸纳了西沂水、险水、汴水等,成为淮河下游最大支流。因此,历史上常把泗河与淮河并称为"淮泗"。泗河流域是古代东夷族聚居之地,是东夷文化的摇篮,也是中华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据古史记载,伏羲、神农、黄帝、唐尧、虞舜、 陶、大禹等所活动或出生地点,大都在曲阜及其以东泗河上游一带。而泗河上游一带,自古即以陶闻名,特别古陶镇柘沟,就在泗河北岸,至今陶器远销各地。从黄帝到舜的时代,这一时代前期约始于前4500年或稍后一些,即大汶口文化时期;后期约始于前2800年至2300年,即龙山文化时期。而泗河流域的考古已发现大量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这就证明了我们的祖先确曾在泗河流域创造过古代文明,特别是带有东夷特征的东夷文化,成为后来中华文化的渊源之一。
泗河流域也是儒家文化的渊源。儒家五圣(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子、宗圣曾子、和圣柳下惠)以及墨子、仲子、孔 等众多的先贤都生长、活动在泗河流域,与泗河结下不解之缘,孔子得意弟子仲由即今泗水人,以政事见称,曾被历代追封为"卫侯"、"河内侯"、"卫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仲子",并在泗城建庙祭祀。
数千年来,泗河以其博大的胸怀,奔腾不息的气势,钟灵毓秀,纳贤聚圣,不但孕育了许多光前裕后的先哲名士,而且也造成了许多的英雄豪杰,如卞庄子、仲子路、盗跖、乌三娘、刘邦、张良、彭越、郝定、朱红灯等等,为泗河母亲增添了光彩。
泗河更以其济淮、济运、保证京杭大运河的漕运畅通而在经济、政治、军事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元、明以后,朝廷曾多次大规模修治运河及水利设施。泗河及泉林理所当然地成为整修保护之重点。同时,在整修过程中,在泗河之源的泉林,先后建立"三坊"、"五亭",成为风景秀丽的园林胜地。清王朝建立后,康熙、乾隆二帝曾十次驻跸泉林,并在泉林及县治北边的泗河北岸建立两处行宫。这些建筑,为泗河增添了人文景观,引来了大批的达贵显要、名人文士来游赏观光,留下了大量诗文碑刻。
泗水县内文物古迹众多,古遗址查明的就有近百处,遍及县内12个乡镇,主要属大汶口文化及龙山文化。遗留古建筑主要有泉林古卞桥和仲庙遗址。发现古墓葬主要有南陈汉墓、鲍王坟、三王墓等。
从伏羲时代中华文明的起始,到后来的东夷文化、齐鲁文化、儒家文化,以至现代文化,为泗河积聚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形成了缤纷多彩的泗河文化。泗河源头的泗水更因泗河文化而多姿多彩,进步文明。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
郎德上寨,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是一个有百户人家的苗族村寨,距凯里市区29公里,距县政府雷山15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游的重点村寨之一。朗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
兰亭寺是一座千年古寺,始建于宋代哲宗元祐年(公元1086-1094年),是“院宇弘深的大寺,皇帝赐名为“兰亭禅院”(意为拜佛求学圣地),位于现在宝应县兰亭村内,兰亭村之前原为一座繁华的城镇,后由于发生...
现如今小青年们闪婚的现象非常普遍,当然离婚的现象也是不在少数,当然要离婚也要找一个可以离婚的理由,本站就来为你盘点中国之最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第十位:婚后还要AA制,离婚...
居住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往往体现出当地人民在长期与自然抗争中产生出的避邪、求吉、审美、实用的复杂心理意象与价值观念。甘肃民居大多也表现了劳动人民普遍的讲实际、重伦理、求功利及尊神灵的传统民俗结构...
哈达,是蒙古族人民用来表示敬意的一种礼品。献哈达,是蒙古族人民最高的礼节。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巾。颜色很多,一般多用白色、蓝色和黄色。长度通常为1.5米,最长的有4米。宽度不等。两端有穗,约6厘米。哈达...
西马村,是明代雁门关所辖的古堡之一,旧称永和堡,现在该村东堡门上方的明代石雕门额依稀可辨,永和堡等三十九堡军事防御遗迹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村距鹿蹄涧村约5公里,现居人口中百分之七八十为杨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