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有钟南山,古有苏子瞻。一心为民众,苦乐记心间
当武汉变成国民关注和关心的对象的时候,钟南山——这个因为非典而广为人知的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虽已84岁高龄,却毅然再一次奔赴疫情第一线,以己所长,帮助政府解决燃眉之急,显示出一个知识分子的格局和良知。他的出现,让处于慌乱中的人们,心里比原来踏实多了。
钟南山院士的举动告诉我们,什么叫做舍己为人,什么叫做一心为民。
回望千年以前的北宋,同样有一位把百姓苦乐放在第一位的人,他就是著名的文学家、画家、书法家、美食家同时又是一位官员的苏轼苏子瞻。
苏轼第二次到杭州做知州时,看到西湖葑草疯长,湖水干涸,葑草生长的水面已占西湖面积的一半,就上书朝廷,要求疏浚西湖。
20多万民工辛勤劳作,捞出了湖中葑草,挖出湖底淤泥,用葑草和淤泥筑成一道南北向的长堤。后人为了纪念苏轼,就把这道长堤称作“苏公堤”,就是我们今天的苏堤。
苏轼的这一举措,不仅疏浚了西湖,让西湖变得更美丽,还方便了糊两岸居民的来往,可谓一举两得。苏堤的建成,不仅功在当代,还泽被后世。作为一代文学名家的苏轼,不仅以他出众的才华横绝千古,更以他务实的工作作风和显著的工作业绩而千古流芳。
我们总喜欢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比杭州之美,而大美杭州最亮丽的风景就是西湖,它是杭州迷人风景中最光彩照人的地方,它波光流转,明丽动人。而每一个到过西湖的人都会记得“西湖十景”之首的“苏堤春晓”,苏堤,千百年来一直无言地向人们诉说着那个把民众的利益放在心中的苏轼的故事。
一个地方官造福一方百姓好像不难,难的是他每到一处,都心系百姓,都能留下可圈可点的动人故事。
1077年四月,苏轼知徐州,七月,黄河就在离徐州50里远的地方决堤。因为徐州南面是山,水流不通,就都涌向了徐州城的北部,洪水高达两丈八尺,比城中道路还要高出一丈多。城中富裕人家想方设法携家带口要逃出城去避难,苏轼就耐心地劝说他们,让他们留下来以稳定民心。
为了加固城墙,抗洪防灾,苏轼又调动了守在徐州的军队,要知道,在宋朝,需要有皇帝的命令才可以调动军队啊。可是,为了城中的百姓,苏轼管不了那么多,官兵看苏轼为了百姓不辞劳苦,也都积极配合抢险。
苏轼就在抗洪第一线坐镇办公,日夜操劳。经过七十多天的奋战,洪水终于退却,徐州保住了,徐州百姓安然无恙。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调任湖州知州,临行,徐州百姓拦住马头不让他走,他们舍不得这个与他们同甘共苦、保全了他们性命的地方官,苏轼却笑着说:水来不是我的过错,水去也不是我的功劳,一切都是天意。
明明是全身心地为了民众,却不邀功、不摆功,这样的地方官,百姓怎么会不喜欢、怎么会不爱戴、怎么会不纪念?
这就是苏轼,在其位谋其政,一心为民,矢志不渝,永世不变,即便是他被贬到了当时的蛮荒之地儋州,都没有了官职,成了一个罪臣,他还在用己之学,教化当地百姓,改变当地陈规陋俗。
没有谁让他做这样的事情,是他发自内心地愿意这样做,不管有无官职,无论身份如何,他始终如一,以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要求自己。利他、为民。不需要别人要求,也不需要做给谁看,本性使然,故无论到了哪里,他的本性都没有改变。
钟南山,男,汉族,福建厦门人,1936年10月出生于南京,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的领军人物,曾任广州医学院院长、党委书记,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广州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会长。
钟南山出生于医学世家;1959年9月,在首届全国运动会上,钟南山以54.4秒的成绩夺得男子400米栏冠军,创造了当时的全国纪录。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2007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荣誉博士;2007年10月任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
钟南山长期从事呼吸内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重点开展哮喘,慢阻肺疾病,呼吸衰竭和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规范化诊疗、疑难病、少见病和呼吸危重症监护与救治等方面的研究,现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
就在这一次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84岁高龄的中南山院士,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奔赴武汉,却买不到飞机票与火车票,只能享受下“特权”,在列车的餐车上将就直到抵达终点!
到了武汉,老院士又马不停蹄地奔赴第一线:实地了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然后又从武汉飞往北京,参加全国电视电话会议、新闻发布会。
如此的劳碌奔波,想像一下,如果是已经84岁的你,能否经受得住?
紧接着,84岁的老院士又受命担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科研攻关专家组组长,承担着攻克防治这一病毒的重任。
一位84岁的老人,一位早已功成名就的老院士,早就本该待在家里,养养花、喝喝茶、读读书、看看报,悠闲自在、怡然自得。
高铁上累到打瞌睡的钟南山,你会发现,他们其实也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不是什么三头六臂的超人,挨打也疼,干活也累。
然而,为了这个国家、为了这个国家的老百姓,却仍旧不辞辛苦、奔波劳碌,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钟南山,多么响亮的名字!
苏轼也罢、钟南山也罢,一个国家,总要有这样的人在召唤着人们的良知,在用自己的行动示范给民众,在给民众吃下一颗定心丸:有我在,请放心。
扩展链接
其实,在中国的大地上,还真有一座与钟南山同音不同字的名山,它就是位于陕西省境内秦岭山脉中段的终南山。终南山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简称南山,是“道文化”、“佛文化”、“孝文化”、“寿文化”、“钟馗文化”、“财神文化”的发祥圣地,“寿比南山”、“终南捷径”等典故的诞生地,是中国重要的地理标志。
“双簧戏”在北方各地较为普遍,在南方就比较少了。“双簧戏”的发展历史并不是很长,起源于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当权时,常常把外面的著名戏剧、杂曲演员找到宫里为她演唱。在名角中,有个唱单弦的艺人名叫黄辅臣,他...
我的家乡是在湖南省平江县的一个村子,虽说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但是许多地方的庆祝方式以及过年方式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接下来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在我们那边是怎样过春节的。除夕那天我们叫辞年,在上午我们会去附...
提到欧洲或许首先想到的会是德国,与众不同的文化和较好的经济发展速度,在配合独有的建筑风格吸引了不少的朋友,那么德国境内十大城市都有哪些呢?下面就随本站来一探究竟吧!德国十大城市排名1、柏林2、慕尼黑3...
结婚生育,繁衍后代,此乃人生之大事、喜事。从婴儿呱呱坠地,到渐渐长大成人,主家一般要举行各种仪式,庆贺家庭添丁进口,并祈愿孩子健康成长,成龙成凤。分娩 旧时孕妇临产,家人急速请来接生婆为婴儿接生。接生...
惠山位于无锡市西郊,山脚下的泥土非同寻常,宋代大诗人苏轼就有“惠泉山下土如濡”之咏。这里土质细腻,粘度较高,可塑性强,是制作泥人的天然良才。惠山泥人有着久远的历史,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惠山的乡民便在...
古代赞美女人的经典的十九首诗一肤若美瓷唇若樱,明眸皓齿百媚生。亭亭玉立柳腰细,说话笑声燕语莺。二幽兰芳草回眸笑,嫣然婉媚如月明。美目盼兮眉柳叶,巧笑倩兮若吹笙。三山水不厌高与深,沈吟至今青子衿。呦呦鹿...
普贤菩萨,梵音名号Samantabhadra,或Vishvabhadra。音译三曼多跋陀罗菩萨、三曼陀菩萨。又作遍吉普贤菩萨。菩萨。我国佛教四大菩萨(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地藏菩萨、普贤菩萨)之一。普贤...
陕菜包含的口味很多,东府,西府,陕南,陕北都是陕西的菜,下面介绍一下东府蒲城当地的美食。1、八宝辣子八宝辣子夹馍,看一眼就让人口水四溢,恨不得咬一口才过瘾!尤其是蒲城特色的椽头蒸馍夹上诱人的八宝辣子简...
过去人们常用半斤八两来形容两个事物是一样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我们祖先使用的秤是十六两为一斤,所以半斤和八两就是一样的。我们的祖先为什么定为十六两为一斤呢?是他们不聪明吗?不是的。传说我们的先人观察...
乌克兰人结婚,从说媒、相亲、订婚到婚礼,有一整套习俗。有专职的媒婆,常用“你家中有奇货,我手头有买主”来当开场白,探听口气。如果女方的父母同意这门亲事,就和媒人一起绕桌走三圈,再对神像画个十字,然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