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有钟南山,古有苏子瞻。一心为民众,苦乐记心间
当武汉变成国民关注和关心的对象的时候,钟南山——这个因为非典而广为人知的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虽已84岁高龄,却毅然再一次奔赴疫情第一线,以己所长,帮助政府解决燃眉之急,显示出一个知识分子的格局和良知。他的出现,让处于慌乱中的人们,心里比原来踏实多了。
钟南山院士的举动告诉我们,什么叫做舍己为人,什么叫做一心为民。
回望千年以前的北宋,同样有一位把百姓苦乐放在第一位的人,他就是著名的文学家、画家、书法家、美食家同时又是一位官员的苏轼苏子瞻。
苏轼第二次到杭州做知州时,看到西湖葑草疯长,湖水干涸,葑草生长的水面已占西湖面积的一半,就上书朝廷,要求疏浚西湖。
20多万民工辛勤劳作,捞出了湖中葑草,挖出湖底淤泥,用葑草和淤泥筑成一道南北向的长堤。后人为了纪念苏轼,就把这道长堤称作“苏公堤”,就是我们今天的苏堤。
苏轼的这一举措,不仅疏浚了西湖,让西湖变得更美丽,还方便了糊两岸居民的来往,可谓一举两得。苏堤的建成,不仅功在当代,还泽被后世。作为一代文学名家的苏轼,不仅以他出众的才华横绝千古,更以他务实的工作作风和显著的工作业绩而千古流芳。
我们总喜欢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比杭州之美,而大美杭州最亮丽的风景就是西湖,它是杭州迷人风景中最光彩照人的地方,它波光流转,明丽动人。而每一个到过西湖的人都会记得“西湖十景”之首的“苏堤春晓”,苏堤,千百年来一直无言地向人们诉说着那个把民众的利益放在心中的苏轼的故事。
一个地方官造福一方百姓好像不难,难的是他每到一处,都心系百姓,都能留下可圈可点的动人故事。
1077年四月,苏轼知徐州,七月,黄河就在离徐州50里远的地方决堤。因为徐州南面是山,水流不通,就都涌向了徐州城的北部,洪水高达两丈八尺,比城中道路还要高出一丈多。城中富裕人家想方设法携家带口要逃出城去避难,苏轼就耐心地劝说他们,让他们留下来以稳定民心。
为了加固城墙,抗洪防灾,苏轼又调动了守在徐州的军队,要知道,在宋朝,需要有皇帝的命令才可以调动军队啊。可是,为了城中的百姓,苏轼管不了那么多,官兵看苏轼为了百姓不辞劳苦,也都积极配合抢险。
苏轼就在抗洪第一线坐镇办公,日夜操劳。经过七十多天的奋战,洪水终于退却,徐州保住了,徐州百姓安然无恙。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调任湖州知州,临行,徐州百姓拦住马头不让他走,他们舍不得这个与他们同甘共苦、保全了他们性命的地方官,苏轼却笑着说:水来不是我的过错,水去也不是我的功劳,一切都是天意。
明明是全身心地为了民众,却不邀功、不摆功,这样的地方官,百姓怎么会不喜欢、怎么会不爱戴、怎么会不纪念?
这就是苏轼,在其位谋其政,一心为民,矢志不渝,永世不变,即便是他被贬到了当时的蛮荒之地儋州,都没有了官职,成了一个罪臣,他还在用己之学,教化当地百姓,改变当地陈规陋俗。
没有谁让他做这样的事情,是他发自内心地愿意这样做,不管有无官职,无论身份如何,他始终如一,以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要求自己。利他、为民。不需要别人要求,也不需要做给谁看,本性使然,故无论到了哪里,他的本性都没有改变。
钟南山,男,汉族,福建厦门人,1936年10月出生于南京,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的领军人物,曾任广州医学院院长、党委书记,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广州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会长。
钟南山出生于医学世家;1959年9月,在首届全国运动会上,钟南山以54.4秒的成绩夺得男子400米栏冠军,创造了当时的全国纪录。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2007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荣誉博士;2007年10月任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
钟南山长期从事呼吸内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重点开展哮喘,慢阻肺疾病,呼吸衰竭和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规范化诊疗、疑难病、少见病和呼吸危重症监护与救治等方面的研究,现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
就在这一次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84岁高龄的中南山院士,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奔赴武汉,却买不到飞机票与火车票,只能享受下“特权”,在列车的餐车上将就直到抵达终点!
到了武汉,老院士又马不停蹄地奔赴第一线:实地了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然后又从武汉飞往北京,参加全国电视电话会议、新闻发布会。
如此的劳碌奔波,想像一下,如果是已经84岁的你,能否经受得住?
紧接着,84岁的老院士又受命担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科研攻关专家组组长,承担着攻克防治这一病毒的重任。
一位84岁的老人,一位早已功成名就的老院士,早就本该待在家里,养养花、喝喝茶、读读书、看看报,悠闲自在、怡然自得。
高铁上累到打瞌睡的钟南山,你会发现,他们其实也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不是什么三头六臂的超人,挨打也疼,干活也累。
然而,为了这个国家、为了这个国家的老百姓,却仍旧不辞辛苦、奔波劳碌,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钟南山,多么响亮的名字!
苏轼也罢、钟南山也罢,一个国家,总要有这样的人在召唤着人们的良知,在用自己的行动示范给民众,在给民众吃下一颗定心丸:有我在,请放心。
扩展链接
其实,在中国的大地上,还真有一座与钟南山同音不同字的名山,它就是位于陕西省境内秦岭山脉中段的终南山。终南山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简称南山,是“道文化”、“佛文化”、“孝文化”、“寿文化”、“钟馗文化”、“财神文化”的发祥圣地,“寿比南山”、“终南捷径”等典故的诞生地,是中国重要的地理标志。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
郎德上寨,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是一个有百户人家的苗族村寨,距凯里市区29公里,距县政府雷山15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游的重点村寨之一。朗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
兰亭寺是一座千年古寺,始建于宋代哲宗元祐年(公元1086-1094年),是“院宇弘深的大寺,皇帝赐名为“兰亭禅院”(意为拜佛求学圣地),位于现在宝应县兰亭村内,兰亭村之前原为一座繁华的城镇,后由于发生...
现如今小青年们闪婚的现象非常普遍,当然离婚的现象也是不在少数,当然要离婚也要找一个可以离婚的理由,本站就来为你盘点中国之最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第十位:婚后还要AA制,离婚...
居住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往往体现出当地人民在长期与自然抗争中产生出的避邪、求吉、审美、实用的复杂心理意象与价值观念。甘肃民居大多也表现了劳动人民普遍的讲实际、重伦理、求功利及尊神灵的传统民俗结构...
哈达,是蒙古族人民用来表示敬意的一种礼品。献哈达,是蒙古族人民最高的礼节。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巾。颜色很多,一般多用白色、蓝色和黄色。长度通常为1.5米,最长的有4米。宽度不等。两端有穗,约6厘米。哈达...
西马村,是明代雁门关所辖的古堡之一,旧称永和堡,现在该村东堡门上方的明代石雕门额依稀可辨,永和堡等三十九堡军事防御遗迹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村距鹿蹄涧村约5公里,现居人口中百分之七八十为杨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