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寺传说在唐《佛顶陀罗尼经序》,明《重修西明寺碑记》、《彰德府志》,清《汤阴县志》中均有明确记载,保证了其真实性和传播空间的广泛。
关于琵琶寺还有个典故: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琵琶寺古庙会,无论是来赶会的人还是上香的人,三里地以外必须下马,走着过来,据说是怕马踩断了琴弦,高官大员也不例外。这一习俗保留至今。
“琵琶不弹音自响”的传说还衍生了其他的说法。因琵琶寺原址在汤阴县宜沟镇西部的丘陵地带,泉眼较多,而村民们听到的琵琶乐曲,其实是寺院周围两个泉眼涌出水时的叮咚声响。
汤阴县宜沟镇有“邺南首镇”之称,自古以来商贾云集,日进斗金。该镇西部是沟壑纵横、连绵起伏的丘陵,那座千年佛教圣地琵琶寺就位于此,一个“琵琶不弹音自响”的美丽传说在这里萌生,在这里流传,历经1430多个春秋。
下面听琵琶寺传说第三代传承人董富生老人讲述那个美丽传说。
相传,唐代玄奘取经返唐后,唐太宗亲自接见。听了玄奘的讲解后,唐太宗深信佛教,并诏告天下,由玄奘掌管全国佛教,广建寺院,弘扬佛学。
几年后的一天,汤阴县凤凰岭上便出现了一名手抱琵琶的云游和尚,有人说,他就是玄奘法师,人们称他为高僧。高僧看到,岭上松林一望无际,起伏盘旋的山岭像一条长龙,清澈的河水像一条玉带,他认为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是修炼佛法的圣地。欣喜不已的高僧忘情地弹起了手中的琵琶,琵琶乐曲声如清澈之水,滋润了山谷松林……
高僧选好兴建寺院的地址后,终日怀抱着琵琶走村串户,化缘筹款。数月后,一座由高僧亲自设计的寺院耸立起来,气势雄伟,结构精巧,为这古木参天、清泉淙淙的幽静之地添了一抹生机。
“琵琶寺传说流传于佛教发源地印度及我国河南、山西、云南、广西等地,南亚地区的海外华人中也广有流传。”87岁高龄的董富生老人身体健康,一直在宜沟镇琵琶寺村居住。他早年外出打工,如今过着务农、看寺的生活。老人说,琵琶寺原址在现址南边的半山腰,后因修建琵琶寺水库,迁至现址。虽早已听不到琵琶的乐曲声,但“琵琶不弹音自响”的传说一直在流传。
站在寺院外四望,只见丘陵起伏,银白色公路犹如一条白龙,蜿蜒通向苍翠树林深处。置身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之间,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心灵也仿佛变得澄澈了。缓步走进琵琶寺,三座大殿供奉着不同塑像。其中,大雄宝殿内有佛祖释迦牟尼汉白玉塑像,由佛教发源地印度捐赠;云霄宝殿共两层,一层供奉着玉皇大帝、太白金星、托塔天王三尊塑像,二层供奉王母娘娘塑像;此外还有十八老母殿。每逢农历三月初三,琵琶寺香客盈门,在佛教界占有重要地位。
琵琶寺村因琵琶寺得名,沿用至今。
据老人讲,琵琶寺古庙会过去在方圆百里名气很大,每年的三月初三庙会,附近滑县、浚县、淇县等地的人都会前来赶会。人们各取所需,过着田园牧歌般的安逸生活。
在大雄宝殿内,董富生老人娓娓道来,为我们解开了“琵琶不弹音自响”之谜——
琵琶寺原名西明寺,建于北齐武平年间。唐宋时期,琵琶寺香客盈门,兴盛一时。寺院开光后,善男信女络绎不绝,香火不断。每到夜晚,那位高僧便弹起心爱的琵琶,优美的旋律传遍了附近的村庄及山林,那乐曲时而如疾风骤雨,时而如高山流水……
但是有一天夜里,方圆百里突然听不到琵琶弹奏声,村民甚觉奇怪,就跑到寺院去看,才知道高僧云游去了。从此,这里的夜晚变得十分寂寥。于是村民备上丰盛蔬果,到寺中膜拜,诵念经文,祈祷高僧早日归来。
过了很久,有一天夜深人静之时,阵阵琵琶声把人们从梦中唤醒。寂静的村庄和山林顿时沸腾了,人们奔走相告,说高僧回来了。聚集过来的村民们看到,寺院上空灯火通明,寺门敞开,琵琶声越来越大。寺院内的几位和尚也惊诧万分,而大殿墙上挂着的琵琶正发出如梦仙曲,琵琶不弹音自响,独不见高僧的身影。村民们惊疑之余,忽然领悟:此物乃是高僧留给寺院的“镇寺之宝”。
此后,这座寺院便更名为“琵琶寺”。
汤阴县文化馆馆长陈新春介绍,琵琶寺传说自清朝嘉庆年间广有流传,当时的看寺人,人称老美和尚是第一代传承人,至今共五代传承人。琵琶寺传说传播广泛,历史久远,内容丰富多彩,是传颂了一千多年的文学作品。在长期的口头传播过程中,当地群众一代接一代传承至今,琵琶寺、赵窑、香寺等附近诸多村庄都有讲述人。
琵琶寺传说多以行善事、勿为恶;多一分禅心、少一分烦恼;善解人意、不谋私利等为讲述内容,旨在弘扬中华民族博爱、大度的传统美德,这一传说不仅对研究我国佛教传承具有参考价值,同时对研究佛学文化也具有深刻的意义。2013年,琵琶寺传说以民间文学形式,成功列入安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五代传承人袁晓光收集、整理了琵琶寺传说,经常深入汤阴县各乡镇、村庄寻访、记录,收集到大量具有当地特色的传说、故事、民谣等资料。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
郎德上寨,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是一个有百户人家的苗族村寨,距凯里市区29公里,距县政府雷山15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游的重点村寨之一。朗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
兰亭寺是一座千年古寺,始建于宋代哲宗元祐年(公元1086-1094年),是“院宇弘深的大寺,皇帝赐名为“兰亭禅院”(意为拜佛求学圣地),位于现在宝应县兰亭村内,兰亭村之前原为一座繁华的城镇,后由于发生...
现如今小青年们闪婚的现象非常普遍,当然离婚的现象也是不在少数,当然要离婚也要找一个可以离婚的理由,本站就来为你盘点中国之最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第十位:婚后还要AA制,离婚...
居住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往往体现出当地人民在长期与自然抗争中产生出的避邪、求吉、审美、实用的复杂心理意象与价值观念。甘肃民居大多也表现了劳动人民普遍的讲实际、重伦理、求功利及尊神灵的传统民俗结构...
哈达,是蒙古族人民用来表示敬意的一种礼品。献哈达,是蒙古族人民最高的礼节。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巾。颜色很多,一般多用白色、蓝色和黄色。长度通常为1.5米,最长的有4米。宽度不等。两端有穗,约6厘米。哈达...
西马村,是明代雁门关所辖的古堡之一,旧称永和堡,现在该村东堡门上方的明代石雕门额依稀可辨,永和堡等三十九堡军事防御遗迹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村距鹿蹄涧村约5公里,现居人口中百分之七八十为杨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