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以前没有什么娱乐节目,以听京剧为乐,所以在解放之前中国知名的京剧四大名旦受万人崇拜,跟今天的影视明星一样的重要地位。那个时候的京剧四大名旦是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和荀慧生。
1927年,在北京《顺天时报》举行的“首届京剧旦角最佳演员”活动中,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当选,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
他们独特的表演方式和唱腔,形成了京剧旦角的四大流派——梅、尚、程、荀,经典剧目代代流传。
梅兰芳(1894-1961),是梅派京剧的创始人,是中国著名京剧艺术大师,四大名旦之首。他和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一起被称为中国四大名旦。
梅兰芳8岁时就开始学戏,1904年,11岁的他在北京“广和楼”戏馆第一次登台,饰演《长生殿》中的织女。
梅兰芳扮相大方得体、雍容华贵,他的嗓音圆润,唱腔委婉,功底深厚,擅演青衣、花旦、刀马旦的各种角色,并把三者的表演艺术特点溶为一体,形成花衫行当。他对京剧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等各方面都有所创造和发展,并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
在5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梅兰芳饰演了一百多种角色,既有后宫嫔妃,也有贵族小姐,既有威风的女将军,还有天上的仙女。梅兰芳塑造的舞台形象,将人物的个性和丰富的思想内涵,融于美的形象之中,给观众以心灵的净化和美的享受。梅兰芳在促进中国与国际的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是中国向海外传播京剧艺术的先驱。他的这些活动不仅增进了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使中国的京剧艺术跻入了世界戏剧艺术之林。
《霸王别姬》、《贵妃醉酒》、《洛神》、《凤还巢》、《穆桂英挂帅》
魏莲芳、李斐叔、李世芳、张君秋、言慧珠、杜近芳、丁至云、罗蕙兰、杨荣环等,梅兰芳子葆玖,是梅派目前的领军人物。
尚小云(1899-1976),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尚小云的祖父尚志铨曾任清远县令。父尚元照,在光绪年间充那王府总管。1905年其父病故,他与三弟尚富霞同投李春福门下学戏,工京剧老生,后入三乐班坐科。尚小云在三乐班先习武工,后因伴相俊美,嗓音畅朗而改从孙怡云学习青衣,他最初青衣开蒙老师是吴顺林。1912年春他在北京汾阳会馆和广德楼出台成为当时青衣行年轻的佼佼者。1914年孙菊仙主动提出与尚小云配戏四日,使他名声大噪,人人称道。
1916年尚小云搭入俞振庭组织的春合社,开始在班里崭露头角,他还与杨小楼、王瑶卿、龚云甫、高庆奎、白牡丹同台献艺。此时他的演唱、表演、武功及舞台技巧达到了成熟的地步,在他的京剧艺术生涯中是一个关键时期。
此后,他又向王瑶卿学戏深造(同时搭班演戏)。王派艺术的爽朗明快,洒脱大方,对尚小云感染极深,他向王瑶卿学习各种舞台身段、水袖舞蹈动作及唱腔技巧,使自己的表演风格得到了很大的充实,在艺术上具备了独挡一面的能力。
1927年秋,他组成了自己的协庆社,排演的新剧目很多,以青衣剧目为主。
尚小云在“四大名旦”中是继承传统较多的艺人,他坚持把传统和创新有机结合,大受欢迎,截止到三十年代末,尚小云新编、改编的剧目就有三十余部之多。
尚小云其中主要有《雷峰塔》、《汉明妃》、《詹淑娟》、《林四娘》、《珍珠扇》、《卓文君》、《峨嵋剑》、《花蕊夫人》、《千里驹》、《鞭打芦花》。
1966年“文革”开始,受到迫害冲击。1976年4月19日在西安逝世(逝世于西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享年76岁。
程砚秋(1904-1958)原名承麟,后改为汉姓程,初名菊农,后改艳秋,字玉霜。1932年起更名砚秋,改字御霜,四大名旦之一。
程砚秋生于北京,满族人。幼年家道中落,六岁投荣蝶仙门下,从荣蝶仙、荣春亮学武生,因扮相秀丽,不久改习花旦,因嗓音极佳,又学青衣。11岁登台,初演于丹桂茶园(原东安市场内),与芙蓉草、刘鸿升、孙菊仙等合作演出《桑园寄子》、《辕门斩子》、《朱砂痣》等戏。
1917年因嗓子倒仓不便演出,罗瘿公筹款将其赎出师门,令其学习绘画书法、文史诗词,观摩电影戏剧,大大提高了他的艺术修养和美学情趣,为日后的艺术创作做了充分的准备。这期间他又拜梅兰芳为师,更受王瑶卿的教导和点拨,并在罗瘿公的指导下,广泛涉猎文学作品和多种艺术。1922年他首次到上海演出,引起轰动,1923年再次到上海,使上海观众欣喜若狂,艺术也逐步趋于成熟。
从1925-1938年,程砚秋步入他风华正茂的黄金时期和“程派”艺术的成熟期,此时程砚秋已经集创作、演出、导演三者于一身,成为较具实力的艺术家这一时期后他着力于悲剧的表演,继《青霜剑》、《窦娥冤》之后又有《碧玉簪》、《梅妃》等一系列悲剧作品的上演,成功的塑造了一批悲剧人物形象,他从此也以擅演悲剧著称。
当然,程砚秋也不全演悲剧,《锁麟囊》就是他另一类型的代表作。程砚秋在艺术创作上,勇于革新创造,根据自己独有的嗓音特点,创造出了一种幽咽婉转、若断若续的唱腔风格,形成独有的特点。他创作的角色,典雅娴静,恰如霜天白菊,有一种清峻之美,后成为“四大名旦”之一。
《青霜剑》、《窦娥冤》、《碧玉簪》、《梅妃》、《锁麟囊》等。
1958年3月9日,他的心脏病又因突发性梗塞加剧,仅几分钟便夺去了这位艺术大师的生命,年仅54岁。
程砚秋弟子有荀令香、陈丽芳、赵荣琛、王吟秋、李丹林、新艳秋、侯玉兰、江新蓉、李世济、李蔷华等。
荀慧生(1900-1968)河北人,京剧四大名旦之一。
荀慧生善于塑造天真、活泼、势情的少女形象,具有柔媚娇婉的风格,在旦行中有很大的影响,世称“荀派”。
将河北梆子的唱腔、唱法、表演的精华溶入京剧的演唱之中,是他的艺术特色之一。
荀慧生幼年家贫无以生计。1907年随父母到天津谋生,父亲将他与兄慧荣卖予小桃红梆子戏班学戏。不久其兄不堪忍受打骂私自逃走,只剩慧生,后被卖给花旦为私房徒弟,自此,荀慧生沦为家奴,吃尽苦头,但他仍以巨大的耐力与毅力坚持每天练功。夏天穿棉袄,冬天穿单衣,头顶大碗,足履冰水,点香火头练转眼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苦功练出了硬本领,唱、念、做、打无一不精。
荀慧生以白牡丹艺名随师常在冀中、冀东一带农村市镇唱庙会和野台子戏。1910年荀慧生随师进京,先后搭庆寿和、义顺和、鸿顺和、天庆和等梆子班。
荀慧生的嗓音甜媚,用嗓有特殊的技巧,善于运用气口,以气息的顿挫抑扬造成唱腔的缠绵继续,在刻画人物的娇娜、表现人物的委屈、怨怼或痛不欲生的情感时,有很强的感染力。并将河北梆子旋律和唱法化入自己的唱腔,和谐而不显生硬,更使他的唱于轻盈脱俗中有通俗的成分。
1927年北京报界举办京剧旦行评选,他与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一起被誉为四大名旦,这也标志着他艺术走向成熟,得到社会肯定,赢得了观众的赞赏。
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在剧本、唱腔、表演、念白、到服饰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的实践与探索。他演出的剧目有三百多出。
荀慧生代表京剧曲目主要包括《红娘》、《红楼二尤》、《杜十娘》、《荀灌娘》、《钗头凤》、《十三妹》、《玉堂春》、《金玉奴》、《得意缘》、《卓文君》等。
学荀者极众,主要传人有毛世来、许翰英、李玉茹、吴素秋、童芷苓、赵燕侠、张正芳、曲素英、刘长瑜、孙毓敏、宋长荣等。
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外出旅行充满畏惧。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百姓,外出旅行之前一定要占卜,挑选吉日出行。天子即位、帝王出行、军队出征这样的国家大事,也会事先占卜,以测吉凶。比如汉文帝在即位之前犹豫...
需要防弹专座的人,非富即贵,一般都是有名的富豪或是国家领导人。大权在握或是富可敌国,都需要时刻提防遭人毒手,暗中不知道有多少枪口正对准着他们。十大世界上最贵的防弹车基本都是在原版豪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
郎德上寨,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是一个有百户人家的苗族村寨,距凯里市区29公里,距县政府雷山15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游的重点村寨之一。朗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
兰亭寺是一座千年古寺,始建于宋代哲宗元祐年(公元1086-1094年),是“院宇弘深的大寺,皇帝赐名为“兰亭禅院”(意为拜佛求学圣地),位于现在宝应县兰亭村内,兰亭村之前原为一座繁华的城镇,后由于发生...
现如今小青年们闪婚的现象非常普遍,当然离婚的现象也是不在少数,当然要离婚也要找一个可以离婚的理由,本站就来为你盘点中国之最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第十位:婚后还要AA制,离婚...
居住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往往体现出当地人民在长期与自然抗争中产生出的避邪、求吉、审美、实用的复杂心理意象与价值观念。甘肃民居大多也表现了劳动人民普遍的讲实际、重伦理、求功利及尊神灵的传统民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