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章(1878年12月30日-1966年12月12日),原名永珊,字树人,四川荣县人;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历史学家和语言文字学家、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开拓者。
他于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命名组建时担任校长长达17年,直至1966年逝世,为人民大学的诞生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吴玉章先后在成都尊经书院、泸州川南经纬学堂和日本、法国的学校读书。他先是戊戌变法维新运动的拥护者和宣传者,后来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和辛亥革命。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南昌起义,派往过苏联、法国和西欧工作,参加过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等,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与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谢觉哉一起被誉为中国共产党著名的“延安五老”。
建国后吴玉章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兼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院长,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教育工会主席等职。
他领导全国的文字改革工作,制定并实施了《汉字简化方案》、《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和《汉语拼音方案》,推广普通话,是我国文字改革的先驱。
同时,他还是我国第一代优秀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他早在1933年就编写了中国最早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地研究中国通史的著作之一《中国历史教程》,后编写出版了《论辛亥革命》、《回忆辛亥革命》、《历史文集》、《吴玉章回忆录》等著作,并切实推动了历史学科的建设,为中国历史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吴玉章从参加同盟会到参加中国共产党,从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到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为社会进步、民族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党的事业奋斗一生,历经三个历史时期,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受到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敬重和爱戴。
毛泽东同志赞誉吴玉章:几十年如一日,一贯的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的有益于青年,一贯的有益于革命。邓小平同志高度评价吴玉章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历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
吴玉章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荣县双石桥蔡家堰。自小忠厚笃诚,坚韧沉毅,喜读史书,学识渊博,有“金玉文章”之誉。清末,1903年东渡日本,入东京成城学校,谋强国之策。接受民主革命思想。
1906年加入同盟会,任评议部评议员。在日八年,革命活动不断。
1911年4月革命党人在广州黄花岗起义,奉令购运军火。起义失败,返川领导保路运动。9月到荣县,助龙鸣剑、王天杰组织民军北上会攻成都,亲自训练民团,筹措粮饷,支援前线。民军挥师回荣,吴玉章不失时机,赵艺西、龙鸣剑等人积极配合,于9月25日宣布荣县独立,在全国率先脱离清王朝建立军政府。又赴内江,联络鄂军中党人处死清廷大臣端方,11月26日领导内江独立。后乘夜赴渝,清除内乱,巩固了蜀军政府。
民国初建,代表蜀军政府赴南京,出任参议院议员、大-秘书,助孙中山先生建政。袁世凯篡国,吴玉章参加二次革命,失败后到法国,在法组建华法教育会,为国培养人才。
1917年回国,在北京创办留法俭学预备学校,选送留法学生近两千人,周恩来、邓小平、王若飞、陈毅、聂荣臻、赵世炎、蔡和森、张申府等留法学生,都成为中国革命的栋梁。
五四运动时期,吴玉章接受科学社会主义思想。1922年到1924年任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四川大学前身)校长,传播新文化新思想 ,组织马克思主义团体。
1923年秋冬,刘伯承一直在成都治伤。困扰着他的不仅是身体的创痛,更多的是对前途的忧虑。当时,吴玉章任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校长,和恽代英、杨闇公等人创办《星期日》等刊物,宣扬新文化、新思想,热情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还派人深入到工人、农民中做宣传和组织工作,在当地具有较大的影响。
吴玉章深知刘伯承的为人,几乎每隔三五日就要到他的住处,一面探视病情,一面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后来,通过吴玉章的介绍,刘伯承结识了杨闇公。在吴玉章、杨闇公二人的影响下,他的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925年在北京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南充高中首任校长。奉党之命从事-工作并参加北伐。后参加南昌起义,任革命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大革命失败,遵党指示赴苏联,在苏联东方大学等校学习、任教,出席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世界和平会议。
1938年回国参加民族抗战,被选为第一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出任延安-促进会会长、鲁迅艺术学院院长、延安大学校长、边区政府文化委员会主任,以花甲之龄为国培养各类人才,被尊为延安五老之一。
1945年抗战胜利后,任中共代表赴渝出席政协会议。次年兼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为反对内战、争取和平民主建国,同反动势力作坚决斗争。
1948年任华北大学(今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1949年到北京,开国大典。
1903年吴玉章赴日本留学,进成城学校、冈山第六高等学校,参与同盟会创始活动。“二次革命”失败后,赴法国进巴黎法科大学学习。与蔡元培、李石曾等建立华法教育会。
1916年吴玉章回国,推动青年留法勤工俭学。
1922年到1924年任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校长。
1923年秋冬,吴玉章和恽代英、杨闇公等人创办《星期日》等刊物,宣传新文化、新思想。
吴玉章1925年在北京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创办重庆中法大学。后奉党之命从事-工作参加北伐。南昌起义任革命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大革命失败,赴苏联东方大学等校学习、任教,出席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
1927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任革命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后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毕业后,曾在海参威远东工人列宁主义学校、苏联科学研究院远东分院和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部任职,研究中国文字拼音化方案,一度被派到巴黎主办《救国时报》。
1938年吴玉章回国参加民族抗战,任第一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延安-促进会会长、鲁迅艺术学院院长和延安大学校长、陕甘边区政府文化委员会主任。
1940年1月15日,党中央为了表彰吴玉章的革命功绩,为他补行了六十寿辰(本是1938年12月30日)的庆祝大会。中共中央发了贺词,毛泽东亲临致祝词,称赞他:“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的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的有益于青年,一贯的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呵”。
1945年,任中共代表赴重庆出席政协会议,次年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
1948年任华北大学校长。
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筹建,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出席开国大典。
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对各种建设干部的需要,党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成立中国人民大学,《人民日报》称中国人民大学为“新中国的第一个新型正规大学”。鉴于中国人民大学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任务,经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名,1950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任命德高望重的吴玉章为第一任校长。吴玉章同志领导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创建和发展工作,直至1966年12月12日去世。
吴玉章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达17年之久,为中国人民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为中国人民大学确立了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和方针,奠定了优良的传统和独特的校风;使中国人民大学成为新中国高等教育,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
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外出旅行充满畏惧。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百姓,外出旅行之前一定要占卜,挑选吉日出行。天子即位、帝王出行、军队出征这样的国家大事,也会事先占卜,以测吉凶。比如汉文帝在即位之前犹豫...
需要防弹专座的人,非富即贵,一般都是有名的富豪或是国家领导人。大权在握或是富可敌国,都需要时刻提防遭人毒手,暗中不知道有多少枪口正对准着他们。十大世界上最贵的防弹车基本都是在原版豪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