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文化在中国大地分布十分广泛,而长白山的石文化更是绚丽多姿。
石,既壮美了长白山景观,又赋予这座名山丰富的文化色彩,如避风石、洗儿石、濯足石、补天石等,这是一组环绕天池、有着丰富传说的名石。
避风石在汩石坡上。长白山上风大气温低,登山观天池者如遇寒风,常借此石避之,故名避风石。昔年刘建封(号“天池钓叟”,清末奉天候补知县,曾奉命勘察长白山,著有《长白山江岗志略》)曾三至石前,坐下休息,并在石上刻下“天池钓叟到此”。《白山纪咏》有云:“石边镂字者,也是避风人。”
洗儿石在石虎滩下,迎临天池,高七尺余。传说七月七日,有天女抱儿洗于石上。后来有人在石旁拾到小儿衣物一件,“领袖如恒,惟无缝,淡黄色,软如绵,疏如葛。入水不染,入火不燃,有异香,终日不散。知非人间物什,袭藏之,经月余失所在,始终未获”。这块石头便依传说被命名为洗儿石。
补天石是天池景观一绝,它位于天池出水口闼门西侧,是一块长约50米的弧形石,形如“天”字的一捺,故名补天石。补天石表面光滑平坦,在其邻近乘槎河一侧还有若干块巨石,传说这些巨石是远古时代女娲补天所遗弃的石头,为长白山文化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濯足石在金钱泉下,昔年桦皮河猎人刘翔,常见一位僧人濯足石上,故名濯足石。
星星石在避风石南,石形圆大,相传夜有异光,故名星星石。
瑰丽多彩的石头,还为长白山开拓了广阔的经济空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松花石、浮石等。
松花石,吉林省特产。由这种石材制成的松花砚,为清代中国四大名砚之一。据《吉林通志》记载:“松花玉,亦曰松花石,出混同江边砥石山,玉色净缘,光润细腻,可充砚材,品埒端歙。”意思是说,松花江边出产的松花砚,质量可与端砚、歙砚等传统名砚相媲美。
松花砚温润如玉,绀绿无瑕,质坚而细,色嫩而纯,滑不拒墨,涩不滞笔,能使松烟浮艳,毫颖增辉。乾隆皇帝曾御制砚铭曰:“出天汉,胜玉英。琢为砚,纯粹精。”这里的“天汉”,即指松花江。乾隆又在御制诗中说:“混同江产松花玉,色净绿,细腻温润,可作砚材,发墨与端溪(广东出端砚处)同,品在歙坑(安徽出歙砚处)之右。”
松花砚早在明代已有少量生产,到清代经吉林将军进贡皇室,成为“御砚”。长白山地区为清始祖发祥之地,长期实行封禁政策,因此来自“龙兴之地”的松花砚便成为清代皇室的御用珍品,砚石采坑鲜为人知。但是封禁并未将其埋没,近年来松花砚以其独特的风采重新获得世人的关注。松花砚具有质地坚实、温润如玉、发墨益锋、贮墨不涸等优点。与其他名砚相比,松花砚的独到之处有四:一是声音清脆,扣之如铜。有的名砚扣之如木。二是色彩丰富,点线兼而有之。一般名砚颜色不超过两种,松花砚兼有翠绿、绛紫等不同色调。三是石品众多,独显风采。依松花石天然生成的纹理、图像,可划分为“松花静水”“松江荡水”“赤柏纹”“紫袍绿带”“金镶玉”“龙眼”“静绿”等十余种。四是以石(玉)制盒,独树一帜。端、歙、洮等名砚皆以木盒套砚,唯松花砚受清朝皇帝青睐,多以叶腊石、软玉等雕盒套砚,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松花砚即为这种款式。
浮石,亦称“磨刀石”“江石沫子”,多孔而质轻。据《长白风物》记载,浮石大约形成于一万二千年前的长白山火山喷发时期。浮石用途很广,《本草纲目》将浮石列为中药,称其“状如水沫及钟乳石,有细孔如虫巢,白色虚体,入水即浮。性味咸寒,润下降火”。山区多用浮石磨刀、斧等工具,除锈快,效果好。浮石可作为混凝土构件、轻质骨料,还可用做化工领域的过滤剂、干燥剂、催化剂和耐火碳,也可作为水洗服的磨料。
长白山石美丽而又神秘,其中有一些石头承载着历史或自然的信息,或在地方史籍中留下身影,或遗留到今天,成为学者们研究历史的突破口,比如渤海国江东二十四块石、古伊通州七星石等等。
敦化市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至今,城内仍留有许多历史文化遗迹,也有许多不解之谜,其中闻名遐迩的江东二十四块石当数“谜中之谜”。传说二十四块石源于渤海国时代,在敦化市境内就有江东、官地、海青、腰甸四处。石分为三行,南北排列,行距和间距基本相同,每块石头约有一立方米。二十四块石因何而设,史料中并无记载,古往今来,众说纷纭,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说法:一为停灵说;二为渤海王室纪念性建筑说;三为祭天与观星坛遗址说。二十四块石的存在,为研究渤海国早期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伊通县有七座火山,形似北斗七星,伊通河从中穿过,故有“七星落地”之美誉。据《伊通县乡土志》记载,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伊通州在修建城隍庙时,挖出一块七星巨石。巨石上面带有霞纹和斑点,与伊通的山水地貌十分相似,另有一道蛇形纹蜿蜒其间,酷似奔腾的伊通河,整个画面俨然一幅“七星落地”图。州官急令人摆香案,祭神灵,并题联于其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
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外出旅行充满畏惧。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百姓,外出旅行之前一定要占卜,挑选吉日出行。天子即位、帝王出行、军队出征这样的国家大事,也会事先占卜,以测吉凶。比如汉文帝在即位之前犹豫...
需要防弹专座的人,非富即贵,一般都是有名的富豪或是国家领导人。大权在握或是富可敌国,都需要时刻提防遭人毒手,暗中不知道有多少枪口正对准着他们。十大世界上最贵的防弹车基本都是在原版豪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
郎德上寨,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是一个有百户人家的苗族村寨,距凯里市区29公里,距县政府雷山15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游的重点村寨之一。朗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
兰亭寺是一座千年古寺,始建于宋代哲宗元祐年(公元1086-1094年),是“院宇弘深的大寺,皇帝赐名为“兰亭禅院”(意为拜佛求学圣地),位于现在宝应县兰亭村内,兰亭村之前原为一座繁华的城镇,后由于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