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道安(312----385),西晋长乐郡扶柳县人(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小寨乡扶柳村)。谓安平国或者常山,为误。
释道安是东晋时著名高僧、杰出翻译家。他致力于佛教中国化,被誉为中国“佛教领袖”。
西晋永嘉六年(312年),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原姓魏(一作卫),成名后自称释道安,简称道安。
东晋大兴元年(318年),他7岁(虚岁,下同),始上学。他学习儒家经典,书读两遍就能背诵,显现出超强的记忆力,乡邻们都感叹不已。
东晋(下略)太宁元年(323年),他12岁,出家为僧。因形貌非常丑陋,面黑,人称“漆道人”,而不被师父所看重,只能从事田间劳动等体力活,但吃苦耐劳,勤勤恳恳,毫无怨言,笃性精进,持斋戒精严。
咸和元年(326年),他15岁,初显其才。他求师借阅《辩意经》和《成具光明经》等,利用劳动休息时间就读,皆能过目成诵,师异其才。师父给他一卷《辩意经》,约有5千字。道安带着经书下地干活,利用休息时间读经。晚上回寺院后,将经书还给师父,并要求再换一部,师父说:“昨天给你的经书还没有读,怎么今天又要?”道安回答说:“昨天的那部经书我已经会背诵过了。”师父感到很惊讶,却并不相信。但还是给了他一卷《成具光明经》,有近1万字。道安又是带着经书下田干活,利用休息时间阅读,晚上回来时又还给师父,师父拿着经书,让他背诵,他竟然背得一字不差,师父大为惊叹,从此对他另眼相看。
师傅令他辅导经书,僧徒们见其貌不扬,故意提出质疑刁难他,他却都圆满给予解答。因而,赢得“漆道人惊四邻”的美誉。
咸和六年(331年),他20岁,受具足戒。得到师父同意,自由出外游学。332年起,去行脚游学。
咸和九年(334年),他23岁,在河内(今河南沁阳)始收徒。
咸康元年(335年),他24岁,游学至邺。他入中寺事佛图澄为师。
永和四年(348年),他37岁,因师傅佛图澄圆寂,离邺回冀州。
永和五年(349年),后赵境内佛教徒普遭厄运,许多僧人遭到迫害。于是,僧人们纷纷逃离邺地,成为难民。他预感“国运将危”,出走避难于濩泽(今山西阳城)。
永和六年(350年),他在濩泽给经书作序,有《阴持入经序》《道地经序》《十二门经序》《大十二门经序》。
永和八年(352年),他与僧辅、道护、竺法汰北上飞龙山(今河北元氏县与鹿泉县交界山,也称封龙山)。在飞龙山与道护等人讨论“格义”问题,指出“先旧格义,与理多违。”
永和九年(353年),他带领着僧人前往太行恒山(古北岳恒山,今河北阜平北),建寺立塔,大行弘化。
永和十年(354年),他在恒山立寺(五台山第一座寺院——恒山寺)传教,声名大振,随其受学、出家之人“中分河北”。在恒山时,跟随他的僧团,就已经达到500多人。
永和十二年(356年),受冀州武邑太守之邀,到武邑讲法。
是年,“复还冀部,住受都寺,徒众数百,常宣法化”。据襄阳胡中才先生、冀州王其谭先生考,“复还冀部”即复还冀州信都(今衡水市冀州区)。
升平元年(357年),他在冀州信都举行大规模法会。
升平四年(360年),他49岁,出走牵口山。
隆和元年(362年),他率慧远等数百僧众往王屋、女休山(今河南济源西北)。不久渡河入陆浑(今河南嵩县东北),以草木充饥,栖居修学。
此间,他在河北省涞水县扩建了庆华寺。庆华寺鼎盛时期,有上、中、下三院,占地近千亩,有树万余棵,殿宇上千间,僧众数百人,是北京地区第一大寺。
兴宁三年(365年),他54岁时,带着400多人的僧团南投襄阳,南下途中,在新野分张众徒,自己带领僧团大部到襄阳,后发展到600多僧人。他在襄阳约15年,讲经、注解、整理经典,确定戒律,不遗馀力。
宁康元年(373年),他在襄阳兴建檀溪寺。檀溪寺有一座五层的佛塔,400间房屋。大佛塔,形制宏伟,令人赞叹。这五重塔绝非一般建筑:“最下为雁形,第二层作狮子形,第三层作马形,第四层作牛形,第五层作鸽形,名为波风越。”
相距连千里之外的凉州刺史杨弘忠,听说释道安建寺院,向檀溪寺“送铜万斤,拟为承露盘”。遗憾的是,凉州距襄阳路途遥远,寺院建成,这位杨刺史的铜还没有运到。后道安用杨弘忠捐助的铜,在檀溪寺内铸造了一尊佛像。
宁康二年(374年),他撰写我国第一部佛经总目《综理众经目录》一卷,后散失。
宁康三年(375年),他开始铸佛像。这尊无量佛像,高达一丈六尺(约5.3米),栩栩如生,端详庄重。
太元元年(376年),他撰《合放光光赞略解》并序言,撰《淅备经十住梵名并书叙》。
太元二年(377年),晋孝武帝下诏供道安奉禄,等级与王公相同。前秦太史向苻坚上奏“有大德智人,入辅中国”,苻坚认为智人就是西城鸠摩罗什和襄阳沙门释道安。
太元三年(378年),二月,前秦苻坚命其子苻丕率步骑十万围攻襄阳。因秦军临城,道安乃分张徒众,各随所之。朱序挟持他于襄阳城内,“固守中城”。
太元四年(379年),他68岁时,被前秦苻丕将道安送往长安。苻坚甚悦。
在长安,他的僧团队伍十分繁盛,僧众人数多达数千人。
是年,他令昙摩侍(持)等译出《十诵比丘戒本》(或云《十诵大比丘戒》)一卷。道安写序,名《比丘大戒序》。
太元七年至太元九年(382~~384年),他组织僧人译经、自己作序。译出的有《鼻奈经》(亦作《鼻奈耶经》)十卷;《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五卷;《四阿含暮抄解》;《阿毗昙毗婆沙》(或作《鞞婆沙论》)十四卷;《阿毗昙八犍度论》(又名《迦旃延阿毗昙》)三十卷;《婆须蜜》、《僧伽罗刹所集经》、《中阿含经》及《增一阿含经》等,他一一为之作序。
太元十年(385年),他74岁,二月八日,在长安五重寺圆寂。
需要防弹专座的人,非富即贵,一般都是有名的富豪或是国家领导人。大权在握或是富可敌国,都需要时刻提防遭人毒手,暗中不知道有多少枪口正对准着他们。十大世界上最贵的防弹车基本都是在原版豪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
郎德上寨,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是一个有百户人家的苗族村寨,距凯里市区29公里,距县政府雷山15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游的重点村寨之一。朗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
兰亭寺是一座千年古寺,始建于宋代哲宗元祐年(公元1086-1094年),是“院宇弘深的大寺,皇帝赐名为“兰亭禅院”(意为拜佛求学圣地),位于现在宝应县兰亭村内,兰亭村之前原为一座繁华的城镇,后由于发生...
现如今小青年们闪婚的现象非常普遍,当然离婚的现象也是不在少数,当然要离婚也要找一个可以离婚的理由,本站就来为你盘点中国之最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第十位:婚后还要AA制,离婚...
居住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往往体现出当地人民在长期与自然抗争中产生出的避邪、求吉、审美、实用的复杂心理意象与价值观念。甘肃民居大多也表现了劳动人民普遍的讲实际、重伦理、求功利及尊神灵的传统民俗结构...
哈达,是蒙古族人民用来表示敬意的一种礼品。献哈达,是蒙古族人民最高的礼节。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巾。颜色很多,一般多用白色、蓝色和黄色。长度通常为1.5米,最长的有4米。宽度不等。两端有穗,约6厘米。哈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