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正定距北京258km,古代与北京、保定并称“北方三雄”。
正定古城有很多的名胜古迹,除隆兴寺和南城门外,有四座著名的宝塔分别是广惠寺的华塔,又名多宝塔、天宁寺的凌霄塔、开元寺的须弥塔、临济寺的澄灵塔。
华塔是正定广惠寺现存的主要建筑,据记载华塔始建于唐代。现存华塔为金大定年间重修后的重要遗存。明、清历代均有修葺。
关于广惠寺华塔的创建年代,现有资料记载多歧。从造型上来说,广惠寺华塔它属于花塔型,重要特征就是在塔身上半部分装饰有各种繁复的花饰,看上去好像巨大的花束,其上按八面八角的垂直线,刻塑出虎、狮、象、龙和佛、菩萨等形象。
这种塔形成于宋辽金时期,元朝后几乎绝迹,国内现存华塔总数也不过十几座,正定华塔是现存为数不多的华塔中造型最奇特、装饰最华美的一座,为海内孤例,其艺术价值以及在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已被古建筑界所公认。站在塔上能够看到古城全貌。
塔高33.35米,塔身四层,第一层四隅建有四座小塔,形状均为六角形亭状单层套室。主塔与小塔高低错落,栉比相依,布局新奇,实属罕见。塔身一层平面为八角形,四正面辟门,檐上为砖砌平座。二层正面置门,余面均设佛龛。三层塔身坐落于宽大的平座之上,因周无迴廊,骤然缩小。四正面留门,四侧面为斜方格假窗,其内为塔心室,室内供石质坐佛两尊,为唐代遗物。四层为塔之精华所在,塔身呈圆锥体,周身做壁塑,通体沿八角八面的布局交叉塑有力士、海兽、狮、象、佛、菩萨等,形象生动,排列有序,恰似一处五彩缤纷的小型雕塑艺术之宫。
始建于唐代,是八角九级的楼阁式塔,三层以下是砖砌,之上则是木构。
介绍上说,凌霄塔的下面三层都建有“冰盘式平座”,有利于稳定。另外一个很显著的特点是它里面的一根“塔心柱”,从塔的底部一直支撑,现残高32.76米,共九层,有砖阶可登至三层。四层以上设中心柱直通塔顶,各层楼梯改为木制,顺楼梯可攀至顶层。
塔身的下三层与以上各层结构迥然不同。下三层仅椽飞为木制,斗拱、角柱均为砖仿木构。四至九层似在下三层基础上再建,每面三开间,柱子、斗拱、椽飞皆用木制。塔身之上为刹座、覆钵、仰叶、相轮、宝盖和宝珠组成的塔刹。整个塔形外观宏伟,而又显得轻盈挺秀。现存塔身,基本保持金代建筑风格,其独特的结构形式,在中国古代佛塔建筑中是少见的。
塔身一至三层为砖仿木结构,四层以上均为木结构,俗称“木塔”。据文献记载,木制楼阁式塔盛行于汉末,由于木材易于起火焚毁,所以木塔在我国现存古塔中为数甚少。半木构塔仅有甘肃张掖木塔和正定天宁寺凌霄塔,而凌霄塔的建筑年代比张掖木塔早近千年。凌霄塔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塔心柱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对稳定塔身极为有利,即一根木柱从塔底一直贯穿至塔顶,自北塔门沿盘旋梯可达顶层,眺望滹(hu)沱河。塔心柱结构形式的塔在早期木塔中屡见不鲜,但现存实例仅此一例。
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砖木结构古塔之一。宋真宗咸平四年建成。塔全部为砖木结构,平面八角形,十一层,高84.2米,平面由两个正方形交错而成。比例匀称,外观秀丽。塔有四个正面辟券门,其余四面设假窗,雕几何形窗棂;塔内每层均有梯级,两层之间形成八角形回廊。塔内有佛龛、彩绘。
开元寺与临济寺建于同一年,距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唐开元年间玄宗诏令天下州郡各建一大寺,以纪年为寺号,更名为开元寺。据寺内碑文记载,寺院在鼎盛时期的建筑有三门楼、天王殿、伽蓝殿、给孤堂、毗卢殿、韦驮殿、钟楼、须弥塔和法船正殿。寺内现存主要建筑为三门楼、天王殿、须弥塔、钟楼和法船殿遗址。其主殿在后,钟楼、须弥塔于殿前左右对峙的布局则是唐代佛教寺院建筑布局的典型实例,在我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须弥塔俗称砖塔,为砖石结构九级密檐式方塔,始建于唐贞观十年(636年),虽为中空,但不可攀登。其外观简洁舒朗,古朴无华,端庄大气。与西安大小雁塔外形相似,所以有“正定雁塔”之称。比大雁塔早了10多年。高16丈(约53米),分九级,下面为石砌方座,底层四角有八尊石雕力士像。正面有一拱门,塔内为中空筒状上下敞通,无台阶登攀。各层正面有方门,四角悬挂风铎,顶部有葫芦形的塔刹。砖塔造型古朴、端庄,呈现出比较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
钟楼始建于唐,修于明清,是一座平面呈正方形,单层歇山顶式二层楼阁,也是国内现存唯一的唐代钟楼实例。
塔高14米,砖木结构,一层四周为砖墙,门向西开。重檐歇山顶,平面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三间,由上下2个单独的结构层组成,总面积 170平方米。屋内正中有圆井,与二楼悬挂的钟口相对,大概起共鸣作用。顺北墙有楼梯直通二楼。二楼为木结构,四面各有门与四周木栏环台相通,楼上通风透光,遮阳避雨,大概这就保证了铜钟不锈、木架不朽。铜钟悬挂于楼中心粗大木架上,钟高2.9米,口径1.56米,钟口厚15.5厘米。钟身无铭文,造型古朴。钟楼的钟与楼一体,重心在钟上,钟落则楼毁。偌大一口铜钟,悬挂在一座不起眼的钟楼上,千年不坠,可谓世界奇观。
。澄灵塔是临济宗创始人义玄禅师的舍利塔,始建于唐,是一座八角九级密檐式塔,高30.47米。古塔造型挺拔峻秀,雕饰华丽,梁思成先生赞誉为“清晰秀丽,塔中之上品”。
临济寺是佛教临济宗发祥地,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540年)。唐大中八年(854年),山东曹州(今菏泽一带)人义玄来河北弘扬佛法,到正定临济寺作主持并创立了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的临济宗。唐咸通八年(867年)四月十日,义玄禅师端然圆寂,其弟子遂将他的衣钵于城内建塔安葬,临济寺也随之移到正定城内。唐懿宗久闻义玄大名,甚为敬慕,赐谥“慧照禅师”,所建之塔命名为“澄灵塔”,也称衣钵塔。
澄灵塔高30.47米,为八角九级砖仿木构密檐式塔,建在八角形砖砌台基上,台上为石砌基座,再上为砖砌须弥座,束腰正面镶嵌清雍正皇帝谕旨石刻,其余各面均有二壶门花饰。须弥座上是由勾栏、斗拱组成的一围平座,平座上以三层仰莲承托塔身。第一层四正面做砖雕拱形假门,四侧面饰方形假窗,正面圆形假门上端嵌“唐临济慧照澄灵塔”石匾。第二层向上,层高骤减,密檐相接,形成柔和协调的轮廓线。塔顶覆绿琉璃瓦,塔刹由仰莲、宝瓶、相轮、圆光、宝盖、仰月、宝珠等组成。塔身镶嵌有唐朝、明朝、清朝三通卧碑,连同澄灵塔称为镇寺之宝。
宋金时期,临济宗传入日本及东南亚地区。近年来,日本佛教界多次派遣代表团前来参拜祖塔。
玻璃银光刻是在制镜基础上进行的美术创作,即在玻璃上作画,故而又称“镜画”。又因其在镜画中的线条都是银色的,所以通称“玻璃银光刻”。约在民国初期,上海市场的衣柜门上出现了一种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的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
孟加拉国人以米饭为主食,也喜欢各种各样的甜食。他们对中餐倍加喜欢。当地人除了在高级饭馆或正式社交场合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用右手抓食取饭。男子和妇女通常是分开就餐。家中妇女常在男子吃过饭之后才用餐。在吃...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民间音乐主要包涵在传统的春节社火、木偶戏、锁呐和南北山区山民们哼唱的山歌,目前已濒临失传。传统社火曲传统社火主要有步社火、夜社火等形式。其中主要传唱的社火曲普遍为《渡船曲》,小曲有《十...
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服饰的款式略异,但基本构件一致。男痕迹由对襟白衬衫、黑领褂、大筒裤、剪口布鞋等件组成。女装由蓝、白、雅布(淡蓝)等色布制成的右衽大襟衬衫、领褂、围腰(围裙)、飘带、...
竹板书形成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竹板书的表演方式为一个人右手持大板、左手持节子板站唱。竹板书老艺人口头传说:嘉庆年间,皇太后寿终,上谕京师百日之内禁止动用管弦乐器,致使北京许多艺人难以...
秦皇岛,是渤海湾西北岸一片普通而又神奇的土地,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活剧。秦皇岛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因公元前215...
人有生就有死,谁也逃避不了。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丧葬习俗,从古至今流传了几千年中国文化文明历史,它涵盖了儒、道、佛三教派思想理念。在湖南省郴州市最南边陲的桂东县,淳朴的祖祖辈辈对丧葬习俗历来非常重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