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杨柳、美酒、南浦等字眼在送别诗词中是经常出现的,已经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都是送别诗词中最具代表性和象征性的文字符号。“送君十里长亭,折支灞桥垂柳”乃是古人送别的经典场面。
宋朝苏轼《送孔郎中赴陕郊》诗∶“十里长亭闻鼓角,一川秀色明花柳。“及《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许晏、许普谢恩辞朝,公卿俱出郭,到十里长亭,相饯而别。“这里所提到的“十里长亭“,都是指送别的地方。
那么,为什么古人把“十里长亭“泛指送别的地方呢?
亭存在的历史久远,早期的亭并非供观赏用。周朝时,亭是设在边塞观察敌情的处所,如《墨子》上载∶“百步一亭,高垣丈四尺,厚四尺,为闺门两扇。“到秦汉时期,亭成为各地方的治安机构,如《后汉·百官志》载有∶“十里一亭,十亭一乡。有亭长持更板以劾贼,索绳以执贼。亭长旧名负弩,改为亭长。或为亭父。“
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驿逐渐取代亭制,但之后亭、驿也废弃不用。慢慢的,亭发展为筑在路旁的公家房舍,供旅客投宿休息。如《说文解字》上载 ∶“亭,人所安定也。“及《释名·释宫释》∶“亭,停也,道路所舍,人停集也。“又《风俗通》∶“亭,留也,行旅宿会之所馆也。“同时,有的人也用来作为迎宾送客的场所。
当时,道路每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提供行旅憩息之用。如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毒秦泾,山高赵陉;十里五里,长亭短亭。“倪璠·注:“《白孔六帖》云:‘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因此,长亭又称为“十里长亭“,而近城的十里长亭经常是人们送别的地方。
后来,亭开始出现在中国园林中,成为不可或缺的建筑物。亭有顶无墙,是供人憩息、观赏的建筑物,多筑在花园或路旁。如凉亭、茅亭…等。到隋唐时期,园林庭院中筑亭已经很普及,唐朝宫殿中也大量出现亭的建筑物。宋朝时,亭的建筑多也更精巧。
唐朝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词∶“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及宋朝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词:“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词中的“长亭“,是指古代供行旅休憩的驿站,也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常用词。
在古代送别诗词中,“十里长亭“不断出现,蕴含着离情依依的惜别情愫,颇具意境。这种伤感随着文人墨客的传承与借鉴发扬,久而久之,“十里长亭“就被用来泛指送别的地方。
玻璃银光刻是在制镜基础上进行的美术创作,即在玻璃上作画,故而又称“镜画”。又因其在镜画中的线条都是银色的,所以通称“玻璃银光刻”。约在民国初期,上海市场的衣柜门上出现了一种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的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
孟加拉国人以米饭为主食,也喜欢各种各样的甜食。他们对中餐倍加喜欢。当地人除了在高级饭馆或正式社交场合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用右手抓食取饭。男子和妇女通常是分开就餐。家中妇女常在男子吃过饭之后才用餐。在吃...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民间音乐主要包涵在传统的春节社火、木偶戏、锁呐和南北山区山民们哼唱的山歌,目前已濒临失传。传统社火曲传统社火主要有步社火、夜社火等形式。其中主要传唱的社火曲普遍为《渡船曲》,小曲有《十...
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服饰的款式略异,但基本构件一致。男痕迹由对襟白衬衫、黑领褂、大筒裤、剪口布鞋等件组成。女装由蓝、白、雅布(淡蓝)等色布制成的右衽大襟衬衫、领褂、围腰(围裙)、飘带、...
竹板书形成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竹板书的表演方式为一个人右手持大板、左手持节子板站唱。竹板书老艺人口头传说:嘉庆年间,皇太后寿终,上谕京师百日之内禁止动用管弦乐器,致使北京许多艺人难以...
秦皇岛,是渤海湾西北岸一片普通而又神奇的土地,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活剧。秦皇岛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因公元前215...
人有生就有死,谁也逃避不了。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丧葬习俗,从古至今流传了几千年中国文化文明历史,它涵盖了儒、道、佛三教派思想理念。在湖南省郴州市最南边陲的桂东县,淳朴的祖祖辈辈对丧葬习俗历来非常重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