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河北文安丧葬习俗(2)

香灵2023-04-27

四、陪灵吊孝

1、陪灵

(伴宿),孝子于尸(棺)侧,无枕寝卧,寸步不离,谓陪灵。包括两个阶段:

a、小殓辞灵。逝者倒头后,孝子及嫡系亲属要日夜陪守在逝者两旁。乡邻或近亲属都应在此时前来吊孝,以告慰逝者与安慰逝者的家人,称辞灵。孝子们要给每位前来辞灵者叩头谢孝。此陪灵时间多为一至两天。除亲情难舍外,更主要的是给忙事人就此丧事工作留出妥善安排的时间。

b、入殓安灵后,正孝子卧棺头,众孝子(过去包括未出五服的直系家人及亲属,现有简化,一般只有弟、弟媳、子孙、侄孙、子孙媳、侄孙媳、外甥、外甥媳、娘侄、娘侄媳、姑太太等)按辈份、长幼,男左女右分列两旁至灵堂口,例行辞灵时的一切礼节。禁忌很多:正孝子不出灵堂,非丧不谈;发不梳;面不洗等(有丑孝不笑的说法),还要食简从淡,并站立进餐,以示寝食难安。

陪灵时,最应注意的是,防止四条腿的动物从停尸床或棺材下走过,有令逝者诈尸的传说。其实是对不孝子们的一种警示,告诫孝子们逝者尸骨未寒应尽孝始终。因此,守灵是必须的。

出殡前一天夜里,全家及挚友守灵不睡,谓之“伴宿”,即守灵。夜间不能睡觉,感到困乏就在灵前烧些纸钱。

2、吊孝

安灵后,亲友先在账房领取孝服,可单独行礼,也可按辈份排列或长者前,幼者后结队集体行礼,称吊孝。吊孝,是对逝者做最后的告慰和惜别。孝子们要在灵旁跪叩陪祭,女儿、儿媳往往嚎哭且哭中有词,节奏分明,悲痛欲绝。

亲友吊孝,一般按旧俗行跪礼哭后磕头,吊孝者是逝者晚辈的,须向逝者磕三个头后起立,再跪下磕一个头(共四个头),然后,再跪下朝向孝子们左右各磕一头,一示安慰之意。孝子们除跪卧陪哭外,还要伴随前来吊孝的亲友磕祭头。待吊孝者礼毕后,孝子们要上前再磕头谢孝,称“孝子谢”。

过去,到官宦人家吊孝,讲究要在灵堂口,先正冠掸尘后才能步入灵堂凭吊。吊孝者与逝者平辈的,向逝者磕四个头后可起身站立,待孝子们爬到脚下磕头谢孝,要回敬大躬施抱拳礼,再退出灵堂。过去当岳父岳母去世后,姑爷前来吊孝要行三拜九叩之礼后,再还礼谢孝。丧事看热闹,这是一景,是最难为姑爷的。

机关单位的友人可行鞠躬礼。

五、送路

送路这种祭奠形式,在过去官宦人家送路,是在安灵的当天晚饭后十二点以前,前导是旗锣伞扇或半朝銮驾还有死者官衔板,继之是吹鼓手、和尚或道士,由茶房(知客茶房)手提马灯引导前行,孝子由两名晚辈架着,手托纸制令牌,后边是本族直系亲属。外姓亲属顺序跟随,走到空旷地方,搭一个起脊穿堂路祭棚,行列停棚前,将逝者令牌。官衔板和遗像供桌上,并摆祭席一座。孝子们男左女右两边排列跪陪行礼,茶房按亲戚远近依次宣唱,被叫到的亲戚要前来叩头,每叫到一家亲戚,吹鼓手吹打一通,最后和尚或道士诵经超度,完毕后,孝子叩头谢客,客散。仪式结束。

而今仍然存在,只是形式较简单,时间上有所变化。一般是在入殓后的当天傍晚,由引送提点燃的马灯或打开手电筒前导,后面请人抬着两只“钱箱”,孝子端令牌,后边是本族直系亲属.外姓亲属顺序跟随,绕街行走,一路鞭炮不断,吹鼓手一路吹打,走到村西口,摆供桌将逝者令牌安放,孝子们男左女右两边排列,由提调按亲戚远近单子(路祭单.叫戚单)依次宣唱。在宣唱之前要代表事主向各门亲戚客套一番,以期谅解。然后仪式开始。

六、出殡

出殡时间有早、晚两种。早殡,就是在天不亮时抬棺下葬,叫“起五更抬”,忙事人及亲朋从坟上回来后压桌坐席。晚殡,一般在午饭后起灵。

民国以前,有的地方大出殡讲究八大抬,即诰封亭(民国以后取消,成为七大抬)、铭旌、影亭、官轿、花亭、灯亭、灵亭(或家庙)、香炉。另有四张桌子,即香兽桌、朝服桌、古玩桌、鲜花桌,以及香谱、雪柳等各种执事一应俱全。这些均在赁货铺租赁。

出殡时抬棺及各仪仗执事之人,是在杠房雇佣的。棺木上方撑有高杆伞盖,外罩绣有海牙云浪.戏珠龙腾.牡丹凤翔等图案的棺罩。杠夫有8人、16人、32人、64人之分别。64人者称“六十四杠”。场面宏大。

现在已从简。但把起灵送葬依旧看作是丧俗中的大礼。起灵时,正孝子用菜刀将事先备好的瓦盆击碎,称“摔牢盆”。现今大多是将事先备好的瓦片摔碎,越碎越好。依然保留有“不怕玩命”和“过不下去了,不过了”,给不怀好意的人以震慑之意。杠头喊令:“出大殡了”,男孝子们每人各执一条“哭丧棒”在棺前边走边哭泣,女孝在棺后依次列队护送。还有许多仪式讲究:儿媳溜材.孝子们揣干粮.转棺.稳杠.转街亮杠.路祭(与送路仪式同)等等。

七、下葬

过去下葬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挖穴深埋,填土后堆成坟头,叫“下葬”。穴位按照立坟时既定的方位.深浅派人挖好坟坑,内铺黄缎子,安放由香斗抱来的福寿果,四角各置一钱,撒五谷杂粮,其中黑豆较多,据说可以驱邪。现在已简化。

另一种是棺材埋地下,上面四周扎苇把,外面随形培士,叫“浮厝”,也称“寄埋”,这种方式多用于一些客死他乡者,为便于以后迁回原籍,所以棺材大都较薄、较轻,材头探出很短,称为“行棺”。文安因洼内常年积水,多有不便入坟者,或等双亲一齐出殡,或待收成好的年头大操大办,多寻高阜之处、庙台旁边用砖砌成丘,存放起来,称““寄埋””,一般寄埋三年后或更长时间,另择日出殡。

棺材下穴位后,如逝者为女性,一定要征求其娘家人的意见。如果其丈夫先逝已埋,此时注重的是材头是否平齐,谓之“比肩”。如果其丈夫有两位妻子,正室可与丈夫比肩,侧室则稍错后一些。亲戚间和睦不挑剔,三棺平齐也无所谓。

棺材下葬后,把“香油罐”放在材头。男女孝子要把“耷拉孙”麻绳接下连同随身带来的“干粮”块一起扔入墓穴。然后,正孝子持锨按逆时针方向转着每个材角铲放一锨土,其他孝子依样而作。其后由忙事人掩埋。男女孝子跪卧一旁哭泣。正孝子把插在棺材顶的幡,拨三下。迷信说,这样后辈可升官发财。当坟头成形后,要在坟前将纸钱、扎彩一并焚烧。众孝子给忙事人磕头答谢。嫡亲孝子须将所穿孝服撕开一个口子,意为“活口”,以取吉利。其他人可将孝服孝帽拆开。正孝子折断魂幡取走,走出百步后丢掉,然后回家,一路见人不许讲话,不得回头。也有待三天圆坟时折幡的。

逝者儿媳们各自取一把开夼土,即开夼时的第一锨土,回到家后要放在炕席下。说日后有好日子过。此一是避免在坟地停留时间太长,一旦言差语错与姑太太们为言语闹矛盾;二是为了叫家人每当看到坟上的土就想到逝去的亲人。现在又在这把“土”上兴起一例儿——“儿媳比赛”,就是叫儿媳们比谁抓起这把土后第一个回到自己家中,谁到家快谁家就日后发财。因此而发生的笑话不胜枚举。一般都是提前安排各自娘家人,有摩托的准备摩托,有轿车的备轿车,就等抓起土后赛车而归。

事主从坟上回来后,到赈房接帐。赈房先生将收支情况列于账簿上,标明共收财.物多少?各项支出多少?净余多少?

总管安排盘子手“回碗”。回碗,就是给事上麻烦到的人家,每家一碗肉菜,四个馒头,以示谢意。现在也已少见。

忙事人从事主坟上回来后,便压桌吃饭,富有主家成席款待,贫穷事主招待好坏,也无人挑剔,大家是来“劳忙”的。事主及家口负责端菜侍候,还有给忙事人们磕头致谢。

忙事人饭后,总管将“逗”姑太太的写帐光的润笔钱及一些巧立名目获得的“喜钱”,集中买烟,人人有份。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