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烈士庙坐落于福建省惠安县崇武镇的西沙湾东头,占地六千多平方米,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庙”,里面供奉着27位解放军烈士塑像。这是一座专门为牺牲的军人建造的庙宇,始于1949年秋,建成于1996年秋。庙宇独特,气势恢宏,地处滨海,风景秀丽,故游客众多,香火旺盛。
远远眺望,“解放军烈士庙”、“烈士纪念碑”和“烈士纪念馆”面向大海,坐北朝南,浑然一体,巍然屹立在西沙湾畔。庙宇建筑由山门、正殿、烈士纪念馆、烈士纪念碑、烈士亭等部分组成,均采用崇武石雕工艺,形成具有闽南风格的仿古建筑群。
山门门顶有一颗竖写着“八一”两字的红五星雕塑,两边各有三面红旗,暗红色的4支门柱上有两副行书楹联,内联为:“捐躯为人民千秋功德,军魂照海疆万世颂扬”;外联为:“百姓有情万民敬英烈,军魂永在千秋镇海疆。”
正殿门楣上悬挂着黑底金字大横匾“天下第一庙”。该横匾为烈士生前所在的32343部队赠送。大门两侧的石刻楹联为“殷殷碧血沃西沙宝地,浩浩雄风催东海征帆”。大门边竖立着几方石碑,其中一方为《二十七烈士碑记》,记载着解放军战士为解救百姓而壮烈牺牲的感人事迹。这方碑是此地民众祭祀解放军烈士的重要史料。
步入正殿,庙堂正中处,用玻璃护罩制作的神龛里,上方横幅悬挂着一块“英烈廿七君”的牌匾。中间竖幅耸立着“解放军烈士”的牌匾;下方分两排供奉着27尊用泥土雕塑的缩小型解放军官兵彩色塑像,塑像为解放战争时期的战士形象,着绿色军装,戴红五星军帽,佩红色领章,腰挎手枪,神采奕奕。塑像的前面还摆放着军舰、坦克、机枪等武器装备的模型;长条的供桌上,供奉着十里八乡的乡亲们前来祭拜时留下的水果、糕点、鲜花等祭品。两侧楹联为:“名垂千年共仰芳型,功及万世自昭正气”;“灵光不减万代虔诚心,烈士永垂千秋迥浩气”。宫内匾额碑铭多方,有“千秋浩气”,“万古英灵”,“海天一绝”等。
烈士纪念馆位于正殿左边。纪念馆上方五角星两旁亮着八个大字:“战士壮烈,惠女虔诚”,也是烈士生前所在的部队赠送。门前大立柱上有“民族正气山川增色,烈士报国门第生辉”、“民拥军意比泰山重,军爱民情似东海深”等楹联。大厅内陈列的展品琳琅满目,都是全国各界民众瞻仰英烈时的留影和题词。其中有原28军政委王直将军题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原28军副军长、陕西军区原副司令员杜东海将军题写的“纪念廿七烈士英灵,发扬革命光荣传统”等条幅。最引人注目的是,烈士生前所在的第十兵团司令叶飞将军的题词“为了人民,死的光荣”。女作家北北的长篇报道《一曲绝唱》,曾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被全文雕刻在青石板上。同时展出的有《人民日报》、《中国国防报》、《解放军画报》、《福建日报》、《泉州晚报》、《台湾日报》等报刊的文章。
烈士纪念碑通高8.1米,象征含义不言而喻。底座上面四周围以石栏,四面共有4组石阶。“烈士纪念碑”5个大字由28军老战士所书,背面为叶飞将军亲笔题词:“为了人民,死的光荣”。碑顶挺立着一尊解放军战士的雕像,手握钢枪,面向大海,披星戴月,为人民站岗放哨。
纪念碑上镌刻着这样一篇碑文:1949年9月17日,我中国人民解放军叶飞部第十兵团28军84师251团奉命解放金门,调兵至平潭集结崇武,兵船方抵崇武镇西沙湾即遇敌机空袭,时逢渔镇集市,疏散未及,劫难将临。解放军指战员当机立断依船体或卧沙坑对空御敌转移目标,终以27位官兵牺牲的巨大代价拯救满城生灵于血火之中。而今国家昌盛,人民安乐,昔日西沙滩已辟为旅游胜地。为缅怀英烈,激励后人,特于27烈士殉难处勒石树碑永志不忘。
烈士亭位于纪念碑前方,柱联“海韵千秋回壮曲,心香一瓣谒忠魂”。亭前是宽阔的沙滩,也是当年27位烈士牺牲的地方,联合国和平使者2005年前来参观军庙时,感慨万千,当即挥写“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世界和平卫士”和“军魂”二字,皆刻于青石碑前后。与解放军烈士庙毗邻的建筑物有:“和寮公”(又称“湖寮公”)庙、观潮亭、望海亭等。这些建筑与解放军烈士庙共同组成了一组建筑群。
毗邻正殿右侧的“和寮公”,其神龛中供奉着明代抗倭英烈,另也供奉着“临水夫人”和“四海龙王”,香火十分兴旺。“和寮公”内有泉州名士王爱琛先生所书额匾多方:“威镇海疆”、“湖寮胜景”、“西山古迹”、“保境安民”等。
宫前另有两亭,中亭曰“观潮亭”,亭额“海天幽雅”,柱联“蜂峰灵麓碧波朝圣庙,龟蛇雄踞蓝舸成奇观。”盖宫宇背依蜂峰山,前临大海,左有龟,其状若龟;右有白崎,其形似蛇。柱联概括了宫宇所处地理形胜。左亭曰”“望海亭”,柱联“望海峡思江山一统,登古城盼同胞团圆”。
惠安崇武历来是海防重地,自古就有祀奉守边固防、为国捐躯的英雄的习俗。当年明朝名将戚继光在此与倭寇激战,部分阵亡将士就安葬在西沙湾海岸边,当地村民为他们建了一座“和寮公”。供奉“27位解放军英烈灵位”的石屋就在“和寮公”旁边。
建造“解放军烈士庙”的发起人是一位新加坡归侨,她叫曾恨,1935年出生在新加坡。13岁那年,她的父亲和三个哥哥死于战乱,孤儿寡母只得回国寻亲。1949年9月17日,为了掩护群众,在崇武西沙湾共有24位解放军战士在国民党军机的扫射中牺牲。人们在附近沙地上挖一个大坑将牺牲的解放军战士安葬,然后按当地风俗在坟墓上搭建起一间12平方米的小房,小房正中摆放一块木板牌位,上写“廿四英烈之灵”。
“文革”期间,供有“24位解放军英烈灵位”的石屋和“和寮公”被造反派损毁破坏。
1980年,曾恨93岁高龄的母亲李面在去世前,仍念念不忘修建“解放军烈士庙”的夙愿。老人家将自己的手饰和财产交给曾恨,叮嘱她一定要为救命恩人建一座像样的庙宇,给解放军烈士们“遮风挡雨”。
1993年,曾恨卖掉了个人商店和金银首饰,筹集到了6万元钱。钱还是不够,她又出去“化缘”。她走街串巷,把自己建庙的想法说与镇里的父老乡亲,修建“解放军烈士庙”的消息一传开,大家纷纷响应,踊跃捐款。解放军烈士庙的兴建得到民政部门批准后,崇武镇政府无偿提供土地近千平方米,泉州民政局拨款2万元。各界人士集资时,叶飞将军也曾托女儿捐赠。仅半年,就募集到了60余万元。
1996年5月,解放军烈士庙顺利动工。建庙的那些日子里,曾恨不顾环境恶劣,日夜监工,晚上就住在工棚里看守建筑材料。当年秋,占地约400多平方米的“解放军烈士庙”、“烈士纪念馆”一并竣工。
解放军烈士庙建成后,曾恨把同一天在崇武海域牺牲的另外3位解放军英烈也“请”了进来,与西沙湾牺牲的24位烈士合并祭祀,更名为廿七君庙。经过三年时间,这座全国独一无二的“解放军烈士庙”终于建成了。
27位烈士所在部队已改了番号,1997年,时任团长来到这里悼念先烈,代表部队为解放军烈士庙赠送匾额,上书“战士英烈,惠女虔诚——天下第一庙”。
庙宇建成后,烈士纪念馆、纪念碑、纪念亭等建筑群,均由各界民众集资兴建。如:山门由泉州籍28军复原退伍官兵集资修建。
1997年,在崇武镇一位党总支书记倡导下集资修建了烈士纪念碑。开国上将叶飞听女儿叶艺华讲述老百姓自发修建解放军烈士庙的消息后,激动不已,当即挥毫题写碑铭:“为了人民,死得光荣”,并激动地说:“人民有情!”。纪念碑于1997年11月完工。
1998年初,又扩建了烈士纪念馆,完成了解放军烈士庙的配套工程。
“解放军烈士庙”建成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名声渐渐地远播出去,前来参拜的“善男信女”越来越多,有当地的,有外地的,也有港澳台的;有集体组织来的,也有结伴慕名来的,他们中间更多的是军人。这里“香火”最旺的时候是春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和“9·17”。百姓来解放军烈士庙敬拜,已不单纯是为了向解放军烈士感恩,还有为自己和家人祈福之意。解放军烈士庙已不只是一个单纯的祭拜解放军烈士的场所,其在老百姓的心目中,还是一座很“灵验”的庙,因此吸引了众多百姓来敬拜。
“香客”们来得多了,做“功德”的也多了。纪念碑下有一块功德牌,上面镌刻着捐资者的名字。这些功德钱全部用于庙宇的扩建,先后用于扩建正殿、山门、纪念馆、仰烈路等,还为“二十七君”建立了“训练场”、“会议室”。
2002年8月,惠安县县委、县政府将“解放军烈士庙”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9月17日烈士牺牲这一天,当地军民都在庙里集会,举行纪念活动。每逢清明节、“八·一”建军节,当地驻军、干部群众、青少年学生集体前来缅怀英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有些单位还在纪念碑前举行入党、入团、入队的宣誓仪式。“解放军烈士庙”已成为一个军民共建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链接
解放军烈士庙位于泉州市惠安县崇武镇西沙湾。
1949年9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兵团司令员叶飞率领的28军84师251团的官兵分乘6艘木帆船从福建省平潭来到崇武镇的西沙湾,准备参加解放金门的战役。在进行战前练兵时,几架国民党飞机出现,准备向崇武渔市人群射击。为了保护群众,正在西沙湾练兵的解放军毅然用机枪对空射击,把飞机引向自己。
一个13岁的小女孩曾阿兴哭叫着妈妈奔跑在沙滩上,251团的5位解放军官兵不顾空中盘旋的飞机,从隐蔽的地方冲出来,用血肉之躯挡住了国民党的子弹,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保住了小女孩的生命。在这场扫射中,共有27位官兵光荣捐躯。被救的小女孩后来她改名叫曾恨,和她的母亲建起了这座“解放军庙”,供着251团的27位官兵,这庙也叫27君庙。
1998年,解放军某部队送来“天下第一庙”大横匾。半个多世纪以来,曾恨从小女孩到大人,从为人母到当了奶奶,77岁时的她直接搬到庙里居住,虔诚地祭奠英灵,成为名副其实的守庙人,向游客介绍当年解放军战士救她的故事,宣传军民鱼水一家亲。她说,她要把对解放军的感恩之情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达斡尔族是一个民族特点非常鲜明的少数民族。特别是达斡尔族长期以来的饮食文化方面表现出的爱吃“库木勒”,即柳蒿芽,后又成功地创办了“库木勒”节,把这种饮食文化现象转化为社会文化现象之举,就颇有自己的独到...
情人山头对唱歌(一)男:山歌没人起头我起头林光唱到西街头街上看看无限好 好比温州和杭州女:山歌很早妹起头天亮唱到没日头东边唱到水南户西边唱到张山沟男:唱起山歌没因由想妹和我同个枕头女:杜鹃开花红辣辣好...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
武当武术的发源地在湖北武当山,其创始人是元末明初的武当道人张三丰。张三丰将《易经》和《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重要养生健身价值,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体的武当武术。武当武术具...
人类和所有生物都需要空气生存,受过污染的空气对人体是有害的,好的空气质量能带给人更高的生活质量,大多人都在追求健康的生活。大家知道世界十大空气质量最好的国家吗,现在一起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世界十大空气...
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因县城襟带丹江、背依凤冠山而得名,属商洛市管辖。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河谷相间,呈“掌”状地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 的土石山区县。全县森林覆盖率70%,是...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