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河南新乡卫辉望京楼的由来传说

智鑫2023-10-04

河南新乡卫辉望京楼的由来传说

望京楼又名崇本书楼,位于新乡卫辉古城东北隅,为明潞简王(朱翊镠)思母所建。万历十九年(1591)冬动工,潞王府征调了十几个县数千的民工巧匠,连续两年施工,万历二十一年秋竣工。

建楼所用料石都来自太行山中。五百年前,在没有起吊机械设备的年代,勤劳智慧的人民为了把笨重的石料运到几十米的高空,使用”土围作胎”的方法,把建筑物体团团围囤起来,利用增高斜坡的笨方法,把石料一块块拉上楼顶。试想,这是多么笨重、多么艰辛的施工!

望京楼高达33米,宽30米,东西宽广32米,南北进深19米,平面呈长方形,坐北面南,砖石结构。共分两层,外壁用青条石砌筑,内壁用白石镶筑,外壁中间有白石腰檐。第一层东、西、北三面共有四窗,为券顶,青石窗棂残迹尚存。在东、西南角各辟一石券门,青石门框,由两门青石踏步可登至第一层楼。第一层东、西、南、北四方通透相连的圆拱门洞交叉到中央处,形成十字券顶。站在中央处景观四方,高大宽敞,可容纳数百人相聚。夏季时节,微风洞穿,凉爽之至,使人无比惬意。每券门上有两道木栏杆槽,下有一道石栏杆(50公分) 槽。北券有四门,均为青石门框。由东西两门沿青石踏步可登至第二层楼。望京楼设计构思科学合理,不但具有独特造型,也是我国保存规模最大,具有典型的官式建筑风格,极为罕见的无梁殿式明代建筑。

第二层原有五间歇山式大殿,名叫"崇本书楼",是潞王父子藏书和习书画的宫室。可惜在清朝初年被清兵拆毁了,大殿柱础尚存。依旧竖立在殿前由青石构成的“诚意坊”,仍显示着昔日的威仪。大殿前、左、右有回廊,殿后有两个小门。

大殿位于第三层,大殿正前方有石坊一座,名曰"诚意坊"。此坊平面呈一字形,为青石结构建筑,以四柱三楼四间顶的结构形式组成,每柱下前后以如意形抱鼓石围绕,抱鼓石下为须弥座,上有折枝花卉,上端雕一昂首挺胸、傲视一切蹲坐的石狮,造型逼真,雕琢精美(残五个,毁三个),四阿顶筒瓦瓦珑,清晰地延伸到飞檐的瓦当,下为仿木制结构的昂,昂与昂之间分别有三块镂孔石作装饰,下为"三龙戏珠"横额,正面横额有线雕呈现出阳文<诚意坊>三字,下为"童子拜寿"图,四柱分别有龙衔华表式挂轴对联。明间联:"雕檐接碧汉会合风云,画栋耸青霄依凭日月"。次间联:"云楼壮万国雄观,宝殿建千年胜概"。两边为"海兽人物"图,下为"鹤禄同春"图等。背面横额上为"三龙戏珠"图,下为"八仙庆寿"图。明间联"高阁端严沐九天雨露,崇台镇肃瞻万象光明"。次间联:"南联地脉嵩衡秀,北观天枢斗极辉"。两柱间横额均雕"二龙戏珠"图,左边为"迎宾"图,右边为"携子访友"图,石坊的左右两侧均雕有盆景牡丹作装饰。

次殿位于第二层。从一层上到二层,可见四面对称的拱形大厅,正对东西南北。宽敞明亮,异常壮观,顶是拱形,这种拱形圆顶非常坚固。充分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的智慧结晶。小潞王朱常淓曾在此处弹琴读书。

卫辉府,是古代对卫辉的简称,大约600年前由明朝所设,相当于今天的省辖市。明朝后期,潞简王朱翊镠,是大明王朝第十三代皇帝、神宗朱翊钧的同胞兄弟,2岁时便受封“潞王”。据说其因在朝中欺男霸女,而被贬至此。

他来到这里后劳民伤财大造王府,死后又模仿万历皇帝的定陵,仿造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墓穴。新乡人认为“坟”的分量比“墓”小得多,所以新乡人鄙视的称之为“潞王坟”。

关于“望京楼”的来历

据说潞王朱翊镠被贬至卫辉后,整天无所事事。一次到郊外去打猎,跑了一晌,人乏马困,躺在地上起不来,都以为是害了病。他的随从就赶紧在附近给他找了年糕吃。在那个年代,没有反季节水果,吃个年糕都不得了。潞王吃饱后来了精神头,说这年糕太好吃了,一定要送给他的母后尝尝。于是便写了一张告示,要求当地人每户在三天之内交纳年糕,一共筹集了十大船。潞王便派专差,把年糕从古城卫辉启程,由水路运往京城。

时值春天,从卫辉运到北京,已将近五月份,所运的年糕,全都变质发臭。潞王的母亲一看,大放悲声,我儿在卫辉过的真苦,吃的全是些臭气熏天的东西,她吩咐人装了满满十船金银财宝运往卫辉。潞王得到银两之后,思母更加心切,他要建一座很高很高的楼,在卫辉能望到北京。这就是我们今天还能看到的楼。

望京楼以其独特的建筑艺术,成为全国目前保存完整、规模最大、价值最高的建筑之一。1986年,被汲县(卫辉市的原县城名)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05月25日,作为全国最大的石构无梁殿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