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欢聚共祭黄三公,一台戏曲同歌清官颂。寿宁县托溪乡举行的黄三公信俗文化节,每界都会有近万名群众云集而来,共同祭祀“地方保护神”黄三公,欣赏北路戏,同食百家宴,度过一个心满意足、意犹未尽的重阳节。作为黄三公遁隐处的托溪乡群众对黄三公更是深怀浓厚的情感,800多年前,托溪群众将黄槐修建的私塾改建成黄三公庙。
每逢节假日及黄槐得道成仙之日的农历九月初九,闽东北、浙西南等地信众成群结队到黄山仙岩及黄槐墓前虔诚祭祀。而托溪、洋尾、溪坪等村的群众每年农历九月初八开始就举办黄三公起驾进村巡游民俗活动,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给群众带来平安和好运。
当天一大早,托溪乡的群众身穿着鲜艳服装开始了黄三公神像的巡游,一路敲锣打鼓、鞭炮声声、彩旗飘扬,吸引了许多群众前来围观,热闹非凡。巡游结束后,远近信众们纷纷对着黄三公神像点香祭祀、祈愿。上万的群众观看了北路戏《小放牛》,托溪民俗竹子舞《黄三公颂歌》及新编北路戏《黄槐赈灾》,该剧是今年寿宁县特意为文化节编排的新剧目,表演现场,县北路戏传承中心的新老演员们粉墨登场,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精美的唱腔、厚重的情感表演,向上万观众展现了黄槐为救黎民百姓开仓放粮,自己却挂印弃官的故事。
千百年来,黄槐为民请命、积德行善的事迹,不仅感动了广大百姓,也影响着一位又一位为官者,其一便是曾任寿宁知县的大文学家冯梦龙。
明崇祯七年,61岁高龄的冯梦龙来到寿宁任知县。当时,清源乡韶托村是官道必经之地,冯梦龙上任途径韶托,发现韶托村内庙宇祭祀的是一位官员模样的神仙,大感惊奇。便询问村中老农,老农向冯梦龙介绍了黄山公为官清廉、勤政爱民的事迹。冯梦龙深记心中,此后,他为邑人减轻徭役、改革吏治、明断讼案、革除弊习、整顿学风,以让寿宁百姓安居乐业。
明崇祯十年春,冯梦龙因公前往建宁府,归来发现原本完好的韶托木拱廊桥已被夜宿桥内的乞丐不慎烧成一片灰烬。
廊桥为官道必经之地,桥毁后百姓生产生活十分不便。韶托还是弓兵屯驻之所,无桥过溪,突发军情难以快速出兵。
重建韶托廊桥刻不容缓,但县衙无建桥之资,如何是好?回城路上,冯梦龙一路都在谋划募集建桥之资。据传,当晚冯梦龙梦见一红袍玉带之官,自称是宋韶托人黄槐,愿为冯梦龙建桥助一臂之力。梦醒后,冯梦龙苦思冥想后恍然大悟——黄槐不就是寿宁人十分崇拜的黄山公吗?天亮后,冯梦龙带领全体生员一起前往韶托村的黄山公庙祈福。
众生员纷纷向黄山公祈求早登桂榜、功成名就。见状,冯梦龙对生员们说:“黄山公是从韶托村走出去的老前辈,因一心为百姓,一生行善事,而受万民敬仰。今天我们祈求神灵护佑,各位不仅要刻苦攻读,更要像先贤一样时时存行善之念,处处有行善之举。现廊桥被毁,我愿意捐一月俸银在原址重建,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在冯梦龙的带动下,生员们纷纷捐钱建桥。不久,韶托廊桥在原址重建,冯梦龙在廊桥正中塑黄槐神像祭祀之。
黄立云与黄山公结缘于2004年。当年,黄立云的妻子作为寿宁县实验小学的老师,带领学生到韶托秋游,黄立云随行。
在韶托水库桥头,一座小庙引起了黄立云的注意。黄立云走进庙中,只见小庙四壁密密麻麻挂满了“有求必应”的旗幡,足有几百幅,这让他大感惊奇。这么不起眼的小庙,为何会有那么多信众?不知庙里祭祀的是哪位神仙?
走出小庙,黄立云看到一位老农,便向老农打听庙里祭祀的是何方神仙。老农告诉黄立云,这是黄山公庙,祭祀的是韶托村走出去的一位爱民清官。
这座小庙,给黄立云留下了深刻印象。2005年,黄立云参与撰写《乡土寿宁》一书,到托溪一带开展田野调查,看到百姓对黄山公持续千年的虔诚礼敬,再次让他的心灵深感震撼。黄槐心系天下苍生,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怀,让黄立云由衷折服。自此,他开始查阅《福宁府志》《寿宁县志》《福建通志》等史书,寻访散布各地的黄山公庙,搜集各姓宗谱记载的有关黄山公的诗文,走上了漫长的“黄山公文化”的研究之旅。
后来,黄立云调任寿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任。任职期间,他主持编著了《寿宁乡贤》,书中首次提到黄山公文化;在其总纂的《寿宁寺庙志》中,则用专门章节介绍了黄山公文化。此后,黄立云继续对黄山公文化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并着手编撰《寿宁黄山公文化》一书。尽管在2013年5月,黄立云调离了县方志委,他还是坚持利用业余时间继续撰写这本书稿。2014年12月,《寿宁黄山公文化》初稿完成,并将于今年出版。
凭着一股锲而不舍的执着精神,黄立云以一己之力,用数年之功,挖掘整理了约20万字的黄槐珍贵资料。在其努力下,黄山公文化先后被列为寿宁县、宁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黄山公文化逐渐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近年来,当地政府着力打造黄三公勤廉文化,着力将托溪黄三公庙、溪州黄山仙岩和圈石黄槐陵墓规划为旅游线路,并利用每年黄三公进村巡游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进一步推介宣传,扩大影响,让黄三公“民本”思想进一步发扬光大。如今,黄三公民俗文化已被列入福建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同时还被省委宣传部列入闽文化精神力量代表人物。今年,为了让黄三公勤廉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我县将黄三公民俗与北路戏相结合,新编排了北路戏《黄槐赈灾》,并在文化节上首演。
达斡尔族是一个民族特点非常鲜明的少数民族。特别是达斡尔族长期以来的饮食文化方面表现出的爱吃“库木勒”,即柳蒿芽,后又成功地创办了“库木勒”节,把这种饮食文化现象转化为社会文化现象之举,就颇有自己的独到...
情人山头对唱歌(一)男:山歌没人起头我起头林光唱到西街头街上看看无限好 好比温州和杭州女:山歌很早妹起头天亮唱到没日头东边唱到水南户西边唱到张山沟男:唱起山歌没因由想妹和我同个枕头女:杜鹃开花红辣辣好...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
武当武术的发源地在湖北武当山,其创始人是元末明初的武当道人张三丰。张三丰将《易经》和《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重要养生健身价值,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体的武当武术。武当武术具...
人类和所有生物都需要空气生存,受过污染的空气对人体是有害的,好的空气质量能带给人更高的生活质量,大多人都在追求健康的生活。大家知道世界十大空气质量最好的国家吗,现在一起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世界十大空气...
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因县城襟带丹江、背依凤冠山而得名,属商洛市管辖。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河谷相间,呈“掌”状地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 的土石山区县。全县森林覆盖率70%,是...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