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一个个老地名的背后,是传说,是故事,是历史,更是文化。那些老地名,“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或因人命名,或因事命名,或因景命名,或因物命名,就那样静静躺在地方志册页上。
对珠海而言,自1980年成为特区,至今三十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可要说珠海人的存在,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已有原始先民在这里栖息,繁衍后代,生生不息。在这长达四五千年的变化过程,珠海老地名见证了这其间的所有印记,极其弥足珍贵。
随着珠海城市化的进程,让许多珠海的老地名成为了“历史”,例如长沙圩现在叫棕榈假日,华子石现在叫华南名宇,北岭现在叫岭秀城,大姑乸现在叫怡景街,菱角咀现在叫海滨泳场,白石村现在叫银石雅园了,珠海还有很多老地名,渐近遗忘。
明代这里本叫吉岭村。村中有个打鱼人晚归时为了祈求路上平安,便在灯笼纸上写着“大吉”二字。当地人戏称他为“吉大人”,后来连村子都变成“吉大人村”,简称“吉大”了。
水拥坑也叫“水翁坑”,在《广东省珠海市地名志》中是“水雍坑”,清代建村,原称军冲,后因村前的山坑水沟边长有茂密的水蓊树改名“水蓊坑”。变成“水翁”,显然是为了书写方便,而“水雍”据推断应该是由“水翁”的粤语发音沿用而来。
明末时期,北面村头有一块很像耙齿的石头,所以叫“耙齿石”,到了清末才改成现在的名字。
唐家湾,她有一个古老的地理名字——釜涌境。
即流传的“先有釜涌,后有唐家”。据考古发现,唐家在三千年前就有人类活动,进入阶级社会后,逐渐聚居成村。最早居住的是江、程、冯三姓人家,初名“三家村”。唐宋以后,改名为“釜涌境”。而有文字资料记载的釜涌境,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据《广州府志》记载“北宋朝,府南百余里之釜涌境,海隅有银矿,庶民争赴开采,至有举家迁徙者……”。后因村子的地形像一口鱼塘,就被称之为“塘家村”了。
广东味十足的契爷岭,是由后面的“契爷山”得名,至于“契爷”的出处,就无从考究了,但字面上确实透着实实在在的广东味。(注:广东人称“干爹”为“契爷”)
位于香洲区西部约8公里,北邻造贝村。以福善围和石鸡潭各取一字得名。聚落在福善围坐北向南呈带状分布。原有耕地539亩,以种植水稻、蔬菜为主,1985年因特区建设需要,国家征用土地,村民转而从事工副业生产。
位于香洲区西南面约7公里处,东北与石矿场相连,东南与拱北相邻。清朝时曾有军队在此训练,故有教场埔之称。清咸丰年间建村。后因此地兰花甚多,芬芳吐艳,清光绪年间改名为兰埔。
位于香洲区西南部,与兰埔村相邻。北邻前山镇,南距澳门3公里。清朝嘉庆年间,宋、夏两姓人家分别在三台石山脚下僻村,有上、下村之称,宋氏为上村。夏氏为下村。后来宋氏全部搬到下村同住。因“下”字不吉利,后以夏氏比宋氏人多。故得名夏村。
位于香洲西南部,西邻造贝,东南面邻前山。清代嘉庆年间建村。该村因坐落在密林中的一块低洼地带,坑水清澈,环境形似塘中的莲藕,故名藕塘坑。村人认为此名不雅,改称莲塘。过去以种植水稻、蔬菜为主。
在香洲区西北部14公里,与那洲林场相邻。清代建村,因该村建在遍长竹林的荒埔上而得名。
在香洲区西北部11公里,东面靠山,南邻白叶林村。1836年,有姓莫、鲍、欧阳三家人约定于某月某日某时自不同地方会同一起到该地建村,建村后起名为会同,沿用至今。村内有“楼霞仙馆”古迹。
位于香洲区西南面,东南与北岭村相邻,北面靠近九州大道,西面近粤海西路。建于清朝雍正年间,由钟、汪、李、唐四姓开村,因地处板障山脚下的白石头坑附近而得名。过去以种植蔬菜为主。
不是那里的鸡很出名,而是位于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南侧,东临大海。元代建村,在清朝时称鸡柏村,建国后改为鸡山村,因村后山形似鸡而得名(我只能说先人们你们太有才了)。背山面海,聚落在鸡山向东南方向呈块状分布。抗日战争时期,该村是革命根据地之一。
南宋咸淳九年(1273)建村,原称香山场,据同治十二年《香山县志》记载,该村在凤凰山南麓石溪坑山脚的丘陵谷地,坐北朝南,呈棱状分布,山上遍长山花.芬芳吐艳,故称香山场,新中国成立后简称山场。
位于老香洲南侧海湾沿岸。北起海燕路,南至东风路东段,东起海边,西至风凰南路中段。原是海湾沿岸的一片沙滩地。1840年以后,由海浪冲积渐成湾形的沙滩,故名。1980年前这里居民大部分都是渔民。
凉粉桥的典故,是大家极其引为乐谈的事情。
据说,这名字的背后有一个故事。在很久以前,珠海有一家餐馆以做凉粉出名,赌徒吃了就会逢赌必赢。
可是老板得了怪病,他临死时说想建一个桥在餐馆边上,一是为了给村子带来方便,二是为了给自己后人在生意上能起到辅助的作用。
可是还没说过桥的名称就断气了。
于是,后人就建了一座桥,为了记念他,而名作凉粉桥。后来桥要改建名字也被保留下来。虽说是传说,可也恰恰反映了珠海人的民风十分淳朴。
位于香洲区东北面5公里处。明代建村,初称银溪,后称银坑,因村口有一条山坑而得名。村庄背山面海,风景秀丽,海区盛产牡蛎(蚝)。1956年建立国营银坑养殖场,村民转为养殖场职工。
位于香洲区西南部10公里,与澳门只有一河之隔。是镇政府所在地。明代嘉靖十四年(1553)有斗门人到此建村,那时这里有一块大沙滩连着数个小沙湾,人们因此称为“湾仔沙”,后简称为湾仔。聚落在嘉林山麓,依山傍水,坐北朝南呈混合状分布。是珠海市鲜花、蔬菜出口的主要基地。
位于香洲区西南部13公里,与双石相邻。明末建村,因村前过去是蚝田,多堆积蚝壳,原叫蚝排仔。后以谐音称河排。
位于香洲区西南部约7公里,东邻山场村,西邻造贝村,北邻上涌村。宋代末期建村,原称翠环,后在清康熙年间村人郭以治中科举,回乡题词一首,词中有“苍苍横翠微”,村人便以翠微取名。该村南洋庙付屋,是大革命时期农民协会址,吴治山祠是省港大罢工时期翠微工人协会会址。
位于香洲区西南部8公里,东邻翠微,南至南屏码头,西至中山沙角环。明代建村,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因其地处海边,贝壳比较多,人们就筑造大炉灶作烧壳灰之用,故名灶贝,因灶与造同音,后改为造贝。1939年,该村成为当时中山县抗日游击队的联络点一。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
郎德上寨,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是一个有百户人家的苗族村寨,距凯里市区29公里,距县政府雷山15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游的重点村寨之一。朗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
兰亭寺是一座千年古寺,始建于宋代哲宗元祐年(公元1086-1094年),是“院宇弘深的大寺,皇帝赐名为“兰亭禅院”(意为拜佛求学圣地),位于现在宝应县兰亭村内,兰亭村之前原为一座繁华的城镇,后由于发生...
现如今小青年们闪婚的现象非常普遍,当然离婚的现象也是不在少数,当然要离婚也要找一个可以离婚的理由,本站就来为你盘点中国之最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第十位:婚后还要AA制,离婚...
居住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往往体现出当地人民在长期与自然抗争中产生出的避邪、求吉、审美、实用的复杂心理意象与价值观念。甘肃民居大多也表现了劳动人民普遍的讲实际、重伦理、求功利及尊神灵的传统民俗结构...
哈达,是蒙古族人民用来表示敬意的一种礼品。献哈达,是蒙古族人民最高的礼节。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巾。颜色很多,一般多用白色、蓝色和黄色。长度通常为1.5米,最长的有4米。宽度不等。两端有穗,约6厘米。哈达...
西马村,是明代雁门关所辖的古堡之一,旧称永和堡,现在该村东堡门上方的明代石雕门额依稀可辨,永和堡等三十九堡军事防御遗迹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村距鹿蹄涧村约5公里,现居人口中百分之七八十为杨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