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广平故居位于广州市北京路高第街内许地(33号、34号),面积约100平方米,为两层建筑,是广州市为数不多的名人故居中唯一以妇女为代表的故居,1994年已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故居是颇具岭南特色的两房合院,由许广平的侄子及后代居住。许广平属许家的第七房,她的故居历经160多年,全是砖木式结构。原来的大宅院被分隔成各家各户。两边厅房外的四扇木雕门上的镂刻、浮雕装饰已色彩斑驳。小天井目前被三间违章搭建的厨房占领着。因年久失修现在仅可隐约看到两边厅房外立的四扇色彩斑驳的木雕门,木结构的支撑大多已剥落残裂。仅可从青砖大屋屋脊的垂兽装饰隐约看出当年许氏家族的辉煌。
许广平(1898-1968),笔名景宋,广东番禺人。1898年2月12日出生在广州一个败落的官僚家庭里。
1918年,许广平入读天津直隶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本科,1919年,许广平投身五四运动,任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会刊《醒世周刊》编辑,曾发表许多关于妇女问题的文章。1923年考入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在鲁迅的教育和启发下,她的思想不断提高。她以学生会总干事的身份,成为女师大学生运动的骨干,曾与刘和珍等携手并肩战斗,并写下了大量揭露和批判段祺瑞政府黑暗统治的战斗檄文。这时,许广平还热忱支持鲁迅的创作和研究工作,经常帮助鲁迅校对和抄写稿件,并积极为鲁迅创办的《莽原》周刊撰稿。
1925年10月12日,许广平以“平林”笔名,在鲁迅主编的《国民新报》副刊乙刊上,发表了《同行者》一文,歌颂鲁迅“以热烈的爱、伟大的工作给人类以光和力”,使“将来的世界璀璨而辉煌”,并表示她将不畏惧人世间的冷漠、压迫,不畏惧旧社会卫道者的猛烈袭击,与鲁迅携手同行,一心一意地向着爱的方向奔驰。
1926年8月,鲁迅离开北京赴厦门大学任教,许广平同车南下,到广州的广东省立女子师范学校任训育主任。1927年1月,鲁迅也到了广州,担任广州中山大学教务主任兼文学系主任,许广平任他的助教。4月15日,广州的反动派进行了反革命大屠杀。腥风血雨笼罩了广州城。鲁迅愤而辞去了中山大学的职务,10月3日,与许广平抵达上海,专心从事写作,为了支持和帮助鲁迅,许广平毅然决定不出去工作。此后,她不但悉心照料鲁迅的饮食起居,还要替鲁迅查找有关资料,抄写稿件,与鲁迅共同校对译著等。
由于得到许广平的支持,鲁迅后期十年的著作成绩,超过了以前的二十年。为了纪念许广平付出的默默无闻的辛勤劳动,鲁迅发表自己的译作时,有时特意用“许霞”、“许遐”的笔名。1930年,鲁迅因发起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和参加“左联”成立大会,被国民党浙江省党部呈请通缉。许广平曾多次陪同鲁迅外出避难。1936年10月19日,鲁迅不幸与世长辞。
许广平决心完成鲁迅的未竟事业。她将鲁迅1934年至1936年的杂文十三篇编成《夜记》,于1937年4月出版。又以“三闲书屋”名义自费出版了《鲁迅书简》的影印本及《且介亭杂文末编》等书。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许广平为了保护鲁迅的全部遗稿及其他遗物,留在上海未走。1938年4月,她编成了《集外集拾遗》。同年8月,由胡愈之发起,许广平、郑振铎等二十人组成“复社”,以“鲁迅纪念委员会”的名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资助下,编辑出版了六百万字的《鲁迅全集》(二十卷本)。
同时,许广平大无畏地投入了抗日斗争。她积极为抗日将士募捐日用品、药物和其他慰劳品,许广平为《上海妇女》、《妇女界》、《上海周报》、《申报》副刊《自由谈》、《文汇报》副刊《世纪风》等报刊杂志撰稿,并发表了大量纪念鲁迅的文章,以打破日本帝国主义的奴化宣传。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了上海租界。为了寻找上海抗日知识分子和出版界的线索,日本宪兵于12月15日清晨逮捕了许广平,对她严刑逼供,但一无所获,1942年3月1日不得不将许广平释放。许广平遭此迫害,双腿已行动不便,头发白了许多。
1946年秋,在中国共产党的关怀、资助下,许广平将已经征集到的鲁迅书信手稿和抄件800余封整理出版了《鲁迅书简》。接着许广平又秘密北上,整理鲁迅北平故居的手稿和藏书,并会见了中共驻北平办事处的叶剑英等人。1947年许广平担任上海妇女联谊会主席,积极为《民主》周刊等撰稿。这时,她与上海学联的中共地下党组织保持了密切的接触,不仅对学生们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运动表示道义上的声援,而且还多次慨然捐款。1948年10月,许广平在中共地下党的安排下,经香港秘密转入解放区。1949年9月,许广平当选为政协委员。10月19日,被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为政务院副秘书长。
从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来,她一直担任人大常委会委员。此外,她还担任全国妇联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委、妇委会主任、民主促进会副主席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不久,许广平把鲁迅著作的出版权上交给国家出版总署,还将鲁迅的全部书籍、手稿及其他遗物捐赠国家有关部门。1959年10月,她完成了将近十万字的《鲁迅回忆录》。1960年10月,许广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68年3月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生活中拥有许多潜在的危险,有可能随时会出现,尤其是无法阻挡的那种灾害,不仅仅是人类的死亡,还会给整个大自然带来难以磨灭的损伤。今天排行榜123小编就来为大家列出世界十大灾难,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什么是天才,天才就是在智慧上超乎常人的人,他们的事迹和成就都可以说能让人惊叹的,那么到底有哪几位天才是公认的呢?下面本站就整理了世界十大天才,一起来看看吧!一、牛顿在世界十大天才中牛顿是英国人,被评价...
迢迢牵牛星两汉 佚名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燕歌行二首·其一魏 曹丕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
根据美国CNN的研究,认为七种最让阿根廷人喜欢的食物如下:1、烤肉 Asado虽然这道菜在其他国家不过被称为“烧烤”,不过阿根廷的烧烤却是具有相当学问的,对于阿根廷人来说,没有什么比家庭烧烤或与朋友在...
春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节日,俗称“过年”。农历正月初一,即大年初一,也称“元日”或“元旦”。“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元是首的意思,“三元”就是一年的开始、四季的开始、12个月的开...
中国古代阅兵有数千年的历史,第一部编年史《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指国家的公祭仪式,“戎”是国家的军事行动或战争。阅兵仪式,既是“祀”,也是“戎”,是当之无愧的国家大事。孟津观兵伐纣...
在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广场的绿树鲜花中,一座标志性建筑巍然矗立,这就是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这座为纪念对日作战中英勇牺牲的23名苏联红军贝加尔湖方面军飞行员而修建的纪念塔,是当时苏军在东北各地所建纪念塔建筑...
“百鸟衣” 是苗家人不老的传说。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就流传着“百鸟衣节”这个古老的节日。在杆洞乡,苗家每年都会欢度这个盛会。苗家人无论男女老少,个个身穿节日盛装,精神饱满,围在村中的平地上。苗哥们兴高采...
“青砖碧瓦古民房,翘角雕檐图画廊。”好一幅炊烟袅袅、生活安详的民居图景,这就是广西灌阳县月岭村今天的写照。被称为桂北民居“神秘的大观园”的月岭村,以规划得体,施工精巧的古民居建筑而成名,现在是广西重点...
沈万三故居,位于周庄镇东垞。是周庄富贵园根据历史资料和历史原貌,在原址精心设计、精心修建、精心布置的仿明式建筑。故居参照沈万三致富的各种传说、经商的坎坷历史、一生的传奇经历和沈家生活起居的场景,通过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