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湖南韶山风俗文化(2)

正初酱2023-08-02

湘潭民俗之打山歌听盘歌

农民唱山歌,出工收工路上唱,劳动中唱,在家中则小唱。歌词靠剽学,唱多了就能自编自唱;多为七言五句,短小精悍,内容广泛。有独唱、对唱、多人轮回唱。

歌手以声音嘹亮,吐字清晰,音调优美者为上。抒情山歌音调多由高亢变柔和,对唱时则因受好胜心驱使,情绪激昂。对唱大多是即兴编歌,多属于盘歌。

盘歌是人们最爱听的一种山歌艺术,如:甲问:“三根丝线两根白,打只盘歌给你盘一盘,你晓得什么过河抬头望,什么过河三个浪?什么过河伴泥擦?什么过河打哈哈?”乙答:“三根丝线两根青,你打盘歌我知音,水蛇子过河抬头望,游鱼子过河三个浪,蚌壳子过河三个浪,蚌壳子过河伴泥擦,鸭婆子过河打哈哈”。

花鼓戏

花鼓戏源出于民歌,逐渐发展成为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戏初级形式。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刊行的《浏阳县志》谈及当地元宵节玩龙灯情况时说:“又以童子装丑旦剧唱,金鼓喧阗,自初旬起至是夜止”。说明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戏——地花鼓,最迟在清嘉庆年间已经形成。

又据杨恩寿《坦园日记》清同治元年(1862),杨恩寿在湖南永兴观看的“花鼓词”(即花鼓戏)中,已有书生、书童、柳莺、柳莺婢四个角色,而且情节与表演都较生动,说明这时的花鼓戏不但已发展成“三小”(小旦、小丑、小生)戏,而且演出形式也具有一定规模。

从声腔和剧目看,初期以民间小调和牌子曲演唱边歌边舞的生活小戏,如《打鸟》、《盘花》、《送表妹》、《看相》等。后来,“打锣腔”与“川调”传入,才逐渐出现故事性强的民间传说题材剧目。打锣腔主要剧目有《清风亭》、《芦林会》、《八百里洞庭》、《雪梅教子》等,川调主要剧目有《刘海戏蟾》、《鞭打芦花》、《张光达上寿》、《赶子上路》等。这样,便形成了艺术上比较完整的地方剧种。

早期的花鼓戏,只有半职业性班社在农村作季节性演出,农忙务农,农闲从艺。光绪以来,这种班社发展较快,仅宁乡、衡阳两县就有几十副“行箱”,艺人近200人。训练演员采取随班跟师方式,也有收徒传艺的,称“教场”或“教馆”,每场数十天,教三、四出戏。

过去,由于花鼓戏经常遭受歧视和禁演,各地花鼓戏班都曾兼演当地流行的大戏剧目以作掩护,这种戏班称“半台班”或“半戏半调”、“阴阳班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地分别成立专业剧团,进入城市剧场公演。据1981年统计,全省有花鼓戏剧团54个,并成立了湖南省花鼓戏剧院。1957年,湖南省戏曲学校成立,设有花鼓戏专科。传统剧目各地花鼓戏传统剧目,总计约400多个,以反映民间生活为主,多以生产劳动、男女爱情或家庭矛盾为题材,语言生动,乡土气息浓厚。

1949年后,花鼓戏艺术有较大发展,不但整理了如《刘海砍樵》、《打鸟》等传统戏,而且创作了《双送粮》、《姑嫂忙》、《三里湾》等不少现代戏。《打铜锣》、《补锅》、《送货路上》、《野鸭洲》等已摄制成影片。

花鼓戏的音乐曲调约300余支,基本上是曲牌联缀结构体,辅以板式变化,根据曲调结构、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可分为4类:川调。或称正宫调,即弦子调,大筒、唢呐伴奏,曲调由过门乐句与唱腔乐句组成,调式、旋律变化丰富,是花鼓戏的主要唱腔。打锣腔。又称锣腔,曲牌联缀结构,“腔”、“流”(数板)结合,不托管弦,一人启口众人帮和,有如高腔,是长沙、岳阳、常德花鼓戏主要唱腔之一。

韶乐

韶乐是上古舜帝之乐,是远古的宫廷雅乐,具有礼乐、教化、祭祀神等功能,也是王公贵族享用的高雅精神产品,可惜后来失传。经国内外30多名音乐、舞蹈、文学、史学专家历经10多年的挖掘研究,2003年12月23日,在韶山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活动高潮迭起的浓浓氛围中,在新落成的古朴典雅的韶乐宫里,首次公演了空灵婉转、如丝如缕的瑰丽古乐——韶乐。

今日的韶乐,是在浏阳古乐、韶山山歌和宋代琴谱等基础上进行研究、整理和开发出来的一部集诗、乐、舞为一体的史诗性乐舞。它由祭司、部落战争、箫韶九成、南风歌、关雎、湘夫人、缶韵、潇湘水云、中和韶乐九部分组成。

总长90分钟,由50多人同台演奏,使用的乐器有36种200多件,有编钟、磬、足鼓、箫、埙、琴、瑟等,可说是集夏商乐器之大成。舞蹈有干戚舞、羽舞等古代舞蹈。失传4000多年的韶乐重现人间,国内外100多家媒体竞相推介,来韶游客争相观赏,好评如潮。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