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道武帝拓跋珪(371-409),又名涉珪、什翼圭,北魏开国皇帝(386年-409年在位),拓跋鲜卑族人。拓跋珪出生于凉城郡参合陂北部(据史料考证,为今凉城县榆树坡村)。
相传他出生时,其母亲梦见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醒来后,只见满屋红光,于是就生下了拓跋珪。他是拓跋什翼犍的孙子,献明帝拓跋寔的儿子(一说为什翼犍的儿子),太武帝拓跋焘的爷爷。376年,秦灭代国,拓跋珪被其母亲贺兰氏携走出逃。10年后即385年,15岁的拓跋珪趁前秦灭亡、北方混乱的机会重兴代国,在盛乐即位为王。又在次年即386年改国号“魏”,是为北魏,改元“登国”,建立了北方少数民族执政的第一政权。398年,他将国都从盛乐迁到大同,并自称皇帝。他即位初年,积极扩张疆土,励精图治,加速了鲜卑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在广袤的乌兰察布大草原上,曾经繁衍生息了多个游牧民族,上演了一幕幕历史悲喜剧。这里是草原文化、黄河文化的碰撞地之一,北魏王国就是碰撞中产生的一颗珍珠,在历史的长河中闪闪发光。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民族大融合时期,氐人苻坚立国前秦,羌人姚苌立国后秦,羯人石勒建赵,鲜卑慕容建燕,零零总总有几十国,其中尤以鲜卑拓跋部创建的魏最为杰出。公元386年,拓跋珪在牛川起事复代,后改国号为魏,到公元534年孝武帝止,前后历时近150年,史称北魏。
创建北魏的北部鲜卑拓跋部的始祖发祥地为大兴安岭的嘎仙洞。大约在公元90年前后,北部鲜卑人进入了匈奴人的故地,即今乌兰察布与锡林郭勒草原交界地,“拓跋”二字的含义就是鲜卑父、匈奴母的意思。经过几十代人的努力,到檀石槐时代“尽有匈奴故地”(《魏书》),建立起了一个强盛的部落大联盟,今天的商都县成为了当时联盟的大本营。拓跋部到了力微时,开始了第二次迁徙。力微在长川(今乌兰察布市东部)经营了10多年,控制了窦宾部,“控弦之士达20多万”,然后又西迁,在定襄盛乐(今和林格尔县)设大本营,乌兰察布大草原几乎全部归属于他。
有资料证实,这时鲜卑拓跋族以盛乐为中心,在东部地区设郡,郡守所在地就在现在的凉城县三苏木榆树坡,所辖不仅有沃阳、参合两县,而且还包括现在丰镇、兴和以东地区。凉城这个名字与鲜卑拓跋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当年拓跋鲜卑部的关键人物猗狏统领代郡的参合陂以北一带,就在今凉城境内。1956年凉城县东十号乡小坝滩村出土了一批文物,有兽纹的金饰牌、镶嵌宝石的兽形金饰、兽首金戒指、金耳坠等。一件四兽金饰的背面,刻有“猗狏金”三字,猗狏即是西晋中后期鲜卑首领拓跋猗狏。“惠帝之七年,索头猗狏西略诸夷三十余国,拓跋氏入主中国之始基也”,这是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对猗狏的评述,他认为“猗狏之裔,乃养其锐于西北,徐起而收之,奄有群胡之所有,而享国以长,必然之势也”。通过这些话,我们不难领略到猗狏在鲜卑民族历史上的位置。
作为拓跋珪祖父的什翼健又是一个拓跋鲜卑历史上的关键人物。游牧民族的拓跋人,在什翼健时有了农业,与周边国家部族进行商贸交易,开始实现经济方式的多元化,他娶慕容垂的妹妹,让嫡长子拓跋寔(珪之父)娶贺兰部大头领贺野干女儿,将女儿嫁与独孤部首领刘库仁。通过联姻的手段,什翼健与慕容部、贺兰部、独孤部等族部结成同盟,这也为拓跋珪建魏打下了基础。
公元371年七月初七,诞生了北魏开国皇帝拓跋涉圭(后改为珪),在参合陂,拓跋珪度过了他的童年时代。376年苻坚灭代,拓跋珪随母亲开始了长达近10年的流亡生活,在流亡中,他像滚雪球一样,收复了代地的一些残余力量,将自己的势力渐渐扩大。
395年,决定拓跋珪生死的关键时候来到了。燕帝慕容垂对拓跋珪的势力大涨感到了威胁,调集燕精骑近10万众,以太子慕容宝挂帅,慕容农、慕容麟、慕容绍及慕容德等久战名将随军出征,欲一鼓作气使魏臣服。但拓跋珪再次采用诱敌深入、消耗敌人的办法,经过半年的征战,于参合陂大胜敌军,在参合陂谷中坑燕降卒四五万人。这场大战,奠定了北魏在黄河以北诸国的霸主地位,为北魏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
挟着得胜的威势,拓跋珪拉开了统一北方的序幕。396年8月,他率部40万众出马邑进军后燕,397年冬占领燕都中山。他将燕赵之地的民众大量迁到代地,今察右中旗、凉城、和林格尔、山西左云以及右玉等地都迁来了大批燕地的能工巧匠,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398年7月,拓跋珪迁都平城,12月正式称帝。
或许因为乌兰察布草原是北魏立国的根据地,是开国皇帝的诞生地,北魏后几代皇帝对这个地方十分钟情与留恋。409年,拓跋珪的嫡长子拓跋嗣继位。第二年5月,拓跋嗣亲自率军到牛川击溃柔然人的侵略,“车驾还幸参合陂。秋七月丁巳,立马射台于陂西,仍讲武教战。”415年“五月丁亥,次于参合,”423年6月“北巡,至于参合陂,游于蟠羊山。”他继承父亲未完的事业,继续修筑豺山宫。据考证,这豺山宫在乌兰察布南部的丰镇市、凉城县交界处的马头山巅。《魏书》对拓跋珪与嗣父子两人“幸豺山宫”的记载有十几处。每次“幸豺山宫”后,便入参合陂,观盐池,临段繁水(察右中旗境内)观看九十九泉(今辉腾锡勒)。然后,折而向西到牛川狩猎,归于故都盛乐。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
郎德上寨,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是一个有百户人家的苗族村寨,距凯里市区29公里,距县政府雷山15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游的重点村寨之一。朗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
兰亭寺是一座千年古寺,始建于宋代哲宗元祐年(公元1086-1094年),是“院宇弘深的大寺,皇帝赐名为“兰亭禅院”(意为拜佛求学圣地),位于现在宝应县兰亭村内,兰亭村之前原为一座繁华的城镇,后由于发生...
现如今小青年们闪婚的现象非常普遍,当然离婚的现象也是不在少数,当然要离婚也要找一个可以离婚的理由,本站就来为你盘点中国之最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第十位:婚后还要AA制,离婚...
居住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往往体现出当地人民在长期与自然抗争中产生出的避邪、求吉、审美、实用的复杂心理意象与价值观念。甘肃民居大多也表现了劳动人民普遍的讲实际、重伦理、求功利及尊神灵的传统民俗结构...
哈达,是蒙古族人民用来表示敬意的一种礼品。献哈达,是蒙古族人民最高的礼节。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巾。颜色很多,一般多用白色、蓝色和黄色。长度通常为1.5米,最长的有4米。宽度不等。两端有穗,约6厘米。哈达...
西马村,是明代雁门关所辖的古堡之一,旧称永和堡,现在该村东堡门上方的明代石雕门额依稀可辨,永和堡等三十九堡军事防御遗迹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村距鹿蹄涧村约5公里,现居人口中百分之七八十为杨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