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九流渡添仓会由新镇镇和小河镇的南雷村、郝村、蒋村、牛村等9个村轮流主办,这9个村因都在河边,被形象地称为九流渡”。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气势恢宏,庄严神圣。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承载老百姓年年添仓的良好祝愿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九流渡添仓会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已先后被列入县、市、省三级非遗保护名录。每年正月十八到正月二十,浚县九流渡添仓会就会跟大家见面,承载着老百姓年年添仓的良好祝愿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九流渡添仓会有浚县第二大庙会之称,又叫“浚县添仓会”。
浚县九流渡添仓会是一场有着众多特色的民俗活动,每年正月十九的正会都有热闹的社火表演。其中两位扮演门神的演员在社火表演开始前就站在九流渡添仓会的棚前,直到8个多小时后所有表演结束。
门神,即司门守卫之神。据史料记载,周代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祀门”的活动,而且是极为重要的一项典礼。宋元明以后,以秦琼、尉迟恭为代表的武将门神日益盛行。
每年的九流渡添仓会社火表演中,“门神”是彭村特有的社火节目,排在整个社火表演队伍的第一道。门神要走在最前面,进场后就分别站在会场棚子的两侧,一直到所有的队伍表演完。
扮演门神的人得会踩高跷。不会踩高跷是扮不了“门神”。社火表演队伍在进行游街表演的时候,两位“门神”踩着高跷跟着前进,一直到表演结束。
浚县九流渡添仓会属于浚县第二大庙会,在豫北有“乡村狂欢节”之称的美誉。2011年12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浚县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位处豫北,属鹤壁市管辖。黄河、大运河、御河,卫河分别在不同历史时期流经于此,从而孕育了众多的历史文化品类。浚县九流渡添仓会祭祀活动以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气势恢宏,庄严神圣闻名于三市五县。据《浚县志》、《玄帝庙建立碑记》记载,九流渡添仓会祭祀活动已有600年的历史了。其分布区域涵盖浚县、滑县、淇县、卫辉、延津五县、影响鹤壁、新乡、安阳等市。
添仓会祭祀活动始于农耕文化的鼎盛时期,当地民众苦于对水、火等自然现象的蒙昧无知,转而祈求水神、火神赐福,保佑一方年丰添仓。因其承载着当地民众年年添仓的期盼,又显得格外肃穆庄重。从神棚美仑美奂的搭建,龙辇的精美雕刻,钟鼓齐鸣的号令,神棚前的礼仪祭典;到社火仪仗排道,探马冲路,门神护卫,出跸廻銮,社火酬神,戏曲献艺无不严谨有序,井井有条。夜幕降临,烟火升腾,华灯初放,龙灯、宫灯、纱灯、吉祥灯、千年灯、庆丰灯、灯灯闪亮,处处辉煌。午夜时分,百米长鞭缠绕白杨,若九曲盘龙昂首向上,令下鞭响,九村廻荡。“长鞭”给人们留下无限希望,来年的“场边”又是堆堆金色食粮,九流渡家家户户又要添仓。
从九流渡添仓会祭祀活动的流变史看,她完整的保留了各个时期的原始风貌,承载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为今人解读民族民俗文化历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历史依据,已具有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相融合的文化特质。600年来,起到了与人民大众忧喜相关的不可替代的生活、精神和文化认知作用。从而确立了她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目前,九流渡添仓会祭祀活动赖以传承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巨变,工业文明的到来使民众由祈求水、火,逐渐转向对科学技术的向往,纷纷走出土地转进工业化生产。导致民众参与热情骤减,资金筹集困难,祭祀活动也相继乏人,举步维艰,难以为继。
据《浚县志》记载:“浚县添仓会兴起于明,清末至民国年间颇盛。”又据《万历九年拾月二十二日玄帝庙建立碑记》记载:“黎阳(浚县)以南四十里,渭水(卫河)之西刘家渡(现名牛村)东,旧有祖师行祠,前修百有余年矣。”祭祀立庙,会依庙兴,据此可知添仓会祭祀活动的兴起当在大明永乐年间,距今已有600年的历史了。
浚县添仓会即浚县九流渡添仓会。九流渡是以蒋村为首,彭村、赵村、官庄、牛村、雷村、郝村、侯村、高村、姜村(嘉庆年间郝村与官庄为一村)。因九村东临卫河,“元代即设渡口”,渡船船主姓刘,始名刘家渡。后移民渐多,遂成九村,刘、流谐音,刘家渡也就成为九流渡。
《浚县志》载:“添仓会,又叫火神会,长鞭会,意在祈祝风调雨顺,人寿年丰。”“火神会”是清末民初,赵村首富总觉得水、火都关联民生,于是到滑县柳圈请来火神,先在家中辟一舍安放其位。后觉终非长久,就在玄帝庙东廊房后建庙一间,火神得居偏位(现存建筑可作佐证)。
又因赵家财大势大,添仓会期间捐资较多,左右了村民意愿,轮会时各村搭建神棚只请火神就沿习下来,故添仓会又叫“火神会”一说也就流传乡里。
近年,村民对此正本清源,又请出玄帝,神棚内水、火二神就各居其位。在龙辇出跸廻銮仪仗排列时,就依《礼记·曲礼》:“行前朱鸟而后玄武”按排火神在前,水神居后,形成今天的祭祀程序;“长鞭会”则是“添仓会有一大奇观,即点放火鞭。火鞭长百米有余,用马车运载,纵横高树或横排高墙,连响二小时以上”而来。“长鞭会”群众又称“场边会”,蕴含在打粮的场边喜看来年丰收的寓意。由于添仓会祭祀活动始于农耕文明时期,民众苦于对水、火等自然现象的不可解释,转求水神、火神赐福,进而形成了一年一度的添仓会祭祀活动。
添仓会祭祀活动历时三天。正月十八日上午,祭祀活动序幕拉开,烧茴香:道锣前导,龙旗舞动,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至玄帝庙礼请水、火,谓之请神。
祭祀活动正式开始,礼仪庄重肃穆,依次展开
一、水神、火神启跸。香火燎绕中,水神、火神移驾龙辇,銮驾启动,周游九村,驾临神棚。
二、水神、火神归大位。九村会首顶礼膜拜,安放二神于神棚中。
三、跑马匹祭祀神明。在祭司引导下,舞者着兽皮,戴假面,持刀、铲于神棚前起舞祭祀。
四、九村会首献贡。九村献出八仙、花草虫鱼、飞禽走兽各色面制贡品,争奇斗艳,竞献神明。
五、九村会首敬香。按照会规,九村会首依次上香。
六、总会首恭读祭文。由祭祀活动主办村总会首朗朗诵读,颂扬水、火为民造福的无量功德,读后焚烧祭文,以上达天庭。
七、九村会首跪拜祈福。祈求水、火来年薪火传承,风调雨顺,户户添仓。
八、九村社火祭神。十九日黎明,玄武庙洪钟大鼓轰鸣,声闻九村,30多家社火5000人众,闻声而动,依次入列,谓之排道。前有两人化妆骑马,手执令旗、令箭,冲路指挥,谓之探马。后随两尊门狮引路,秦琼、敬德长跷跟进,谓之门神护卫。社火鱼贯而行,水、火龙辇居中,巡游九村。之后,社火队齐集神棚,依次献技,上香叩拜,谓之谢神。夜幕降临,龙灯、宫灯、吉祥灯……华灯初放,烟火升腾,社火扎场表演,两台大戏开锣,谓之酬神。
九、燃放长鞭。午夜时,神棚前三丈多高的白杨树上缠绕着一挂长鞭,若九曲盘龙,昂首向上。令下鞭响,九村回荡,燃放两个多小时的“长鞭”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希望,今年的“场边”又是一堆一堆金色的食粮,九流渡家家户户又要“添仓”。
十、水神、火神回銮。二十日上午,九村会首集中神棚,礼请二神移驾龙辇,廻銮玄帝庙、火神庙,祭祀活动告成。
浚县九流渡添仓会祭祀活动经过600年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以下特征
一、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长达数千年的农耕文化现象大多表现出人们对众多自然现象的蒙昧无知,因此形成盲目崇拜,幻化出神的概念。这些神大都是历史上曾经对民众有过贡献的名人,从而构成了民族的人、神合一文化。添仓会祭祀活动敬奉的是水、火二神,寄托着人们朴素的祈求风调雨顺,人寿年丰的理念。特别是玄武大帝出跸廻銮的仪仗和祭祀的礼仪程序,更加彰显了其民族的民间民俗文化特征。
二、九流渡添仓会祭祀活动声势浩大,参与人员众多。玄武仪仗,社火执事,后勤杂务等动用5000人之多,均属自愿参与,不计报酬。活动总开支数万之巨,皆是九村民众慷慨解囊,充分体现了人民大众的参与热情和广泛自愿的特征。
三、到会参与观瞻的十万民众都是来自附近的三市五县,又构成其典型的民间区域性特征。
四、添仓会源于对水、火二神的祭祀,祭祀活动也因添仓会而逐年兴盛,薪火相传,历600年而不衰,从而形成其传承性延续性特征。
一、历史价值
从添仓会祭祀活动的流变史看,它完整的保留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原始风貌,承载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为今人解读民族民俗文化历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历史依据。就其目前的状况而言,已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与先进的现代文明相融合的民俗文化特质,是三市五县区域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遗存。
二、文化认识价值
从添仓会祭祀活动的祭典、礼仪、贡品、程序以及社火、戏曲、玄武出跸廻銮等表现形式看,充分体现了农耕文化的原始生态和传承、发展的基本风貌,为学术界提供了一个缩写了的社会大文化的研究空间,保留了一份农耕文明的活标本和资料库。
三、社会价值
600年来,添仓会祭祀活动伴随着历史的脚步,与人民大众同呼吸,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一路走来,起到了与人民忧喜相关的不可替代的精神作用。今后,还会是人民大众心中的向往,并对区域性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认知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
武当武术的发源地在湖北武当山,其创始人是元末明初的武当道人张三丰。张三丰将《易经》和《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重要养生健身价值,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体的武当武术。武当武术具...
人类和所有生物都需要空气生存,受过污染的空气对人体是有害的,好的空气质量能带给人更高的生活质量,大多人都在追求健康的生活。大家知道世界十大空气质量最好的国家吗,现在一起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世界十大空气...
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因县城襟带丹江、背依凤冠山而得名,属商洛市管辖。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河谷相间,呈“掌”状地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 的土石山区县。全县森林覆盖率70%,是...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