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槐堂位于休宁县城南8公里处的海阳镇溪头村中心,据休宁县志载,三槐堂,又称王家大厅,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由曾任河北栾成知县的王经天倡导建造,具有浓郁的徽州古建筑特色和历史文化、艺术考察价值,被誉为民间“金銮殿”。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门包以铁皮、门钉,铺着皆为铁制;原为前、中、后三进,共约1500平方米;白墙黑瓦,庄重大方……这就是位于休宁县海阳镇的三槐堂。据当地老人介绍,三槐堂原由门前广场、门屋、享堂、寝殿组成,只不过后来寝殿已毁,现仅存门屋和享堂了。可别小看了三槐堂,在上世纪60年代初,三槐堂大厅图片曾在北京举办的全国古代建筑资料图片展中亮相了。
我们看到,整个三槐堂内部雕刻工艺精湛,技法细腻,尤以木雕著称,它将各种不同功能的房屋组合在一组建筑之中,但主次分明,均衡有序,二进间有大天井,四周有回廊;两侧配厅各有小天井,每个单元都以天井通风采光,既互相联系又相对独立,开间虽多,进深虽深,但大厅内依然空气流畅、采光充分,大厅内的屋柱为珍稀的白果树制作,雕梁画栋的大厅和飞檐翘角间找不到一丝蜘蛛网,实属罕见。
置身三槐堂,谁都会为这座集木雕、砖雕、石雕及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古徽州建筑赞叹不已,怀旧情结也会油然而生。铁皮包裹的大宅门,依然透露出贵族者的威严。厅正中悬挂的“龙章宠锡”巨额牌匾,仿佛诉说着主人曾经有过的辉煌。“三槐堂气势宏伟,其平面布局之复杂,为徽派祠堂建筑所少见,故在民间又被称作‘金銮殿’。其在建筑形制、平面布局,内外部装饰等多方面都反映了明代中期徽派祠堂建筑的特点,是研究当时徽派建筑风格、‘三雕’工艺以及当地宗法制度的重要实物史料,堪称徽州祠堂建筑瑰宝。”休宁县文物局工作人员说。
这样一座民间“金銮殿”,到底是什么人建造的呢?这其中又有什么故事呢?
三槐堂的建造者是曾任河北栾成知县的王经天。据说宅主王经天在京城做大官,留下瞎眼老母寓居老家。王经天极孝,得知老母想摸摸京城金銮殿,便雇请工匠,在家乡大兴土木,仿照金銮殿兴建了王家大厅给老母住,了却老母心愿。
但这座“金銮殿”因超越了规格,曾惊动朝廷派钦差前来察看。钦差大臣带了一帮随员刚到徽州府,王氏族人就得到消息,准备动手把它拆掉,三槐堂一位勤杂工却插嘴道:没关系,尽管放心让钦差来看。他如此这般一说,众人依计而行。这天钦差大臣在府、县太爷陪同下乘大轿前呼后拥地来了,刚到三槐堂门口,就闻到一股扑鼻的粪臭味。原来是这位勤杂工和其他几个人正在西边厕所淘粪,大臣闻到此味一脸不快,这第一印象就很不好,进大厅后,见地面零乱,更不是滋味,但又觉得这房子厅堂之多,气魄倒不小,于是随口问这叫什么屋子,族长忙回答:“茅事厅!”大臣起初还没听清楚,待弄明白后,差一点笑出来,说:“难怪呢一股粪臭味!”族长说:“回禀大人,没想到大人来得这么神速,正准备打扫干净,恭候大驾,只是……实在罪过。”大臣回头瞪了他一眼,说:“你们这些徽商真会享受,茅事盖得比住房还大,比我们这些朝廷大员还阔气……”于是着人去西边厕所察看,果然属实。回京后即向皇上禀报,就自己目睹和感受,把三槐堂取笑了一番,三槐堂和王氏族人这才躲过一劫。
虽说是民间传说,似乎有些滑稽。但足以说明三槐堂之大,气宇之不凡,早已引人注目了。
“三槐堂王氏,是当今王氏中最大的一支。在《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王氏家谱目录中,冠以‘三槐堂’堂号的家谱目录,占有堂号的王氏家谱总数的40%左右。其始祖为王祜(亦名王佑)。”对徽州文书祖谱有一定研究的黄山市和谐徽州文化交流中心负责人吴琳说。
据吴琳介绍,王祜祖籍莘县(宋时属大名府,今属山东省),以文学见长。北宋建国后,宋太祖赵匡胤拜其为监察御史,颇得赏识,以尚书兵部侍郎知制诰。宋开宝二年(969年),有人密告魏州节度使符彦卿谋叛。魏州即大名。宋太祖乃派王祜去调查此事,并以相位相许。当然其真实用心在于除符,王祜心知肚明。但王祜至大名接任后,明察暗访,却查无实据。王祜直言禀报符彦卿无谋叛事实。太祖听后很不以为然,乃把王祜改派知襄州。如此一来,王祜升迁宰相的许诺当然是落空了。王祜赴襄州任前在其宅院内,手植槐树三棵,说:“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以我们现代人的思想揣度王祜当时的心情,很可能对自己当不成宰相有点生气,可能是“别看我不能位列三公,我的子孙一定有能担任宰相,位列三公的”气话。当然,也可以认为王祜这句话是他的自信或远见。但他以三槐比拟三公确是无疑的。
后来的事实果不出其所料,王祜的儿子王旦在宋真宗时做了宰相,使他的预言变成了现实。三槐堂不仅成了王祜一支的堂号,而且成为整个王氏大家族中很重要的一个分支——三槐王氏。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乡举王经天在休宁建宅,堂名取“三槐堂”,也是当时王氏族人聚族议事和举办喜事庆典之所。
“正因为如此,全国叫‘三槐堂’的王氏宗祠除了休宁外,还有开封三槐堂、衢州三槐堂等。”吴琳说。开封三槐堂始建于北宋初年,由兵部侍郎王祜所建,宋代大文豪苏轼曾经写过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三槐堂铭》,记述了三槐王氏祖先的忠义事迹。千百年来,海内外三槐王氏一直视开封三槐堂为“祖庭”。
虽然全国叫“三槐堂”的王氏宗祠有这些,但列入“全国文保单位”的只有休宁一处。不过前些年,“三槐堂”虽享有“国保”之誉,但长期以来受到冷落,其景甚是凄凉:一座铁门紧闭锈迹斑斑,山墙欲倒,岌岌可危的模样。“许多附近人都不知道休宁还有这样一座具有独特建筑和明代徽州‘三雕’艺术的瑰宝。”当地村民王玉昌说。
所幸的是自2007年开始,休宁县兴起了一场“拯救濒毁古建筑”行动,对境内古桥、古塔、古民居进行保护与维修,政府也筹得180多万元资金,对古建筑“三槐堂”进行了维修,重新焕发昔日的风采,永续辉煌灿烂。
玻璃银光刻是在制镜基础上进行的美术创作,即在玻璃上作画,故而又称“镜画”。又因其在镜画中的线条都是银色的,所以通称“玻璃银光刻”。约在民国初期,上海市场的衣柜门上出现了一种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的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
孟加拉国人以米饭为主食,也喜欢各种各样的甜食。他们对中餐倍加喜欢。当地人除了在高级饭馆或正式社交场合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用右手抓食取饭。男子和妇女通常是分开就餐。家中妇女常在男子吃过饭之后才用餐。在吃...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民间音乐主要包涵在传统的春节社火、木偶戏、锁呐和南北山区山民们哼唱的山歌,目前已濒临失传。传统社火曲传统社火主要有步社火、夜社火等形式。其中主要传唱的社火曲普遍为《渡船曲》,小曲有《十...
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服饰的款式略异,但基本构件一致。男痕迹由对襟白衬衫、黑领褂、大筒裤、剪口布鞋等件组成。女装由蓝、白、雅布(淡蓝)等色布制成的右衽大襟衬衫、领褂、围腰(围裙)、飘带、...
竹板书形成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竹板书的表演方式为一个人右手持大板、左手持节子板站唱。竹板书老艺人口头传说:嘉庆年间,皇太后寿终,上谕京师百日之内禁止动用管弦乐器,致使北京许多艺人难以...
秦皇岛,是渤海湾西北岸一片普通而又神奇的土地,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活剧。秦皇岛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因公元前215...
人有生就有死,谁也逃避不了。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丧葬习俗,从古至今流传了几千年中国文化文明历史,它涵盖了儒、道、佛三教派思想理念。在湖南省郴州市最南边陲的桂东县,淳朴的祖祖辈辈对丧葬习俗历来非常重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