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湖北襄阳(“陈侯巷”的来历典故)

之领子2024-07-02

湖北襄阳 “陈侯巷”的来历典故

陈侯巷,是襄阳古城东南区块的一条街巷,长约600米。查光绪年间的《襄阳府志》,可见书内的街巷图中已绘有陈侯巷。湖北文理学院教授、文史学者叶植居住于陈侯巷内,他认为考虑到明代襄阳城东南区块由襄王府所占据,形成街巷的可能性较低,所以陈侯巷形成年代应在清代。

出版于上世纪80年代的《襄樊市地名志》中介绍:“传说古时巷内有一姓陈的封建侯王,故名。”

据《襄阳府志》记载,西周时期,襄阳地区有樊、谷、唐、邓、鄾、阴、鄢、罗等诸国,但没有与“陈”相关的侯国。同样,秦汉所设的侯国如酂(萧何)、蔡阳(王莽母亲)、邔(刘柱)等虽然封侯众多,但也与陈侯无涉。

两汉以后之封侯也是如此。明清时期,襄阳没有非宗室的异姓侯爵加封。所以,陈侯巷因陈姓侯王得名的说法只能是传说了。

在2007年出版的《襄樊地名趣谈》中,有人认为“朝廷赐名‘陈侯巷’”,因其说并不为人所熟知,兹录于此:“陈侯巷因巷内原有陈氏侯宅而得名……传说古时候这里住着一户陈姓人家,丈夫在京城任尚书,夫人在家操持家务,日子过得十分殷实。夫人原系江南人氏,因哥嫂先后病故,家中尚有一个读书用功、勤奋好学的侄儿,就把他从千里之外的江南接到襄阳。为激励侄儿早日成才,姑母给侄儿许愿说:‘若能考取状元,就将女儿嫁给他。’侄儿不辜负姑母的一片心意,在家闭门苦读,立志考取状元。赶考临近时,姑母又特地将传家珍珠塔送给侄儿进京作盘缠,谁知赴京途中被强盗抢去,只好一路讨饭赶到京城,后来果然金榜题名。回到襄阳后,姑母果不食言,让侄儿与自己的女儿成婚。朝廷以陈尚书培养状元侄儿有功,特赐侯爵以奖励,并将原住地命名为陈侯巷。”

“很显然,这个说法来自苏州评弹《珍珠塔》。”襄阳籍青年戏曲演员、北京兰凤剧社社长刘冰介绍,“《珍珠塔》创作于清代,流传于江浙之间,故事讲述的是相国之孙方卿,因家道中落,到襄阳向姑母借贷,反受奚落。表姐陈翠娥赠传家之宝珍珠塔,助他读书。后方卿考中状元,与翠娥成亲。用戏文来解读襄阳历史,欲给襄阳增加点传奇色彩,出发点是好的,但难免流于杜撰。”

“也就是说,这条巷子里,当时住有姓陈姓与侯姓的居民。”叶植推测,陈侯巷是双姓命名。这种情况比起单姓命名来较少,但并不鲜见。双姓地名中还隐含一种情况,就是两家有通婚的可能。类似情况比较典型的是徐州丰县的朱陈村,一村以朱、陈两个姓氏的居民为主,世代通婚,所谓“生者不远别,嫁娶先近邻”。

“因为没有翔实的历史文献资料,巷内陈姓、侯姓居民也不多,现在只能采用排除法来分析、推测陈侯巷的得名。”叶植说,要揭开陈侯巷的历史,还有待以后的研究。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