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塘大庙坐落在封开县南丰镇莲塘村几座连绵的山坡脚下,在几百年历史风尘中依然屹立不倒。
每年大年初十,南丰四乡八村以及毗邻的广西贺州等地四万多民众都会提着灯笼从几十公里外蜂拥而至。一年三百六十天,庙宇天天香火鼎盛,只为了供奉一个美丽善良的农家妇女,这座看似不起眼的庙宇究竟有什么魅力?几百年的历史红尘中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莲塘大庙处于圆珠大山前,庙前还有几座连绵的小山坡,当地人称为“麒麟山”。莲塘大庙始建于明朝末年,历经康熙十五年,乾隆二十五年,道光二十五年,光绪十五年等数次修葺扩建。如今看到的这座大庙的后座为清代重修,有着近400年的历史。清朝时期,占地面积为1600平方米,原主体建筑分为前中后三座,如今仅为1344平方米,只有后座和中座。
莲塘大庙始建以来,当地居民视之如珍宝,每一年都进行修葺,所以后座才较完整地保留建筑风貌。“可惜的是,到了‘文革’时期,要求破‘四旧’,一些群众便开始拆墙搬砖、推翻庙内神像,以致前座、中座受到极大的破坏,如今仅保留后座一座古建筑,其余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修建。
据莲塘大庙简史介绍,该庙原主体建筑分为前中后三座,均有名字,分别为敞厅、(山门)大殿和介福妆楼。称后座为“介福妆楼”,那里是莲花娘娘的深宫绣阁,是娘娘梳妆、休息、饮食的地方。至于‘介福’是什么意思,现在还没有考证出来。”如今妆楼二楼设有莲花娘娘的神位和神像,信徒便在此求签祈福。
妆楼楼顶两边突出大小方形结构,这种方形结构与岭南建筑风格中的镬耳式风火墙十分相似,但不同的是,呈弧线的镬耳变成有棱有角的方体。此建筑经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生导师程建军考证,为硬山顶马鞍山式风火山墙,与常见的镬耳式封火山墙迥异,是另一种建筑风格,在岭南地区不多见。镬耳式封火山墙是大户人家的象征,硬山顶马鞍山式风火山墙则寓意着平平安安,马到功成。这可能在初建莲塘大庙时,人们希望莲花娘娘保佑他们事事顺利吧。
除了独特的硬山顶马鞍山式风火山墙,后座大门上雕刻的桃花、松木等装饰花纹十分精美,久经风雨还保存着原貌。而以花岗岩为建筑底座的妆楼继承了岭南典型的建筑风格,一方面使整座建筑牢固耐用,另一方面也起到冬暖夏凉的作用。
在妆楼下,有一个展览室,里面供奉着莲花娘娘的神像,摆放一件黑色长衣以及一架铺满灰尘的织布机。黑色长衣和织布机都是莲花娘娘当年用过的物品。此外,展览室墙上还图文并茂地记载了莲塘大庙建庙的始末及莲花娘娘的故事。
明代永乐年间,广西贺县(现今的贺州)铺门洞口村沙田寨,有一对未婚青年,男的叫蒙化雨,女的叫张莲花,张莲花美貌超群,蒙化雨多才多艺,郎才女貌的他们情投意合,互敬互爱。可是,就在他们将要成婚之时,当地“恶霸陈”的儿子看上张莲花的美貌,企图设计谋害蒙化雨,抢夺张莲花为妻子。一次“恶霸陈”的儿子还把蒙化雨打得遍体鳞伤。为避免恶霸纠缠,张莲花夫妇决定离开沙田寨,连夜执行装,经过几番波折,终于来到开建县圆珠大山莲塘涌(今封开县南丰镇莲塘村)。
他俩逃到这个山清水秀的莲塘涌后,决定用双手重建家业,不分日夜开垦种植,圈养牲口,纺纱织布,经过不断努力,生活渐渐富裕起来。
当这对勤劳的夫妇见到当地村民生活贫困交迫,生活极端困苦时,慈善之心油然而起,尽己所能送钱送物,并亲自带动村民开山种养,传授生产技能,使村民也逐渐富裕起来。不仅这样,张莲花还精通医术,经常救人于危难,凡无依无靠的人,不论男女老幼,孤儿寡母,只要投奔她,她都会收留,帮他们治病、安置生活。最多的时候,她家中曾收留100多小孩,像一个大幼儿园一样。于是,人们就称张莲花为莲花娘娘,对她感恩不尽,并推选她为当地的“领导人”。
但是,常年奔波为群众做好事的莲花娘娘渐渐变老,力不从心,后来久积成疾、卧床不起。当地村民把其夫妇俩供为双亲服侍,直到生命的尽头。
粤桂两省三县(即贺县、苍梧县、开建县)村民深知张莲花为人大公无私,扶贫济世,为纪念她的仁慈,八方群众纷纷捐资建立莲塘大庙。大庙后成为西江六大庙宇之一,与德庆悦城龙母庙有姐妹庙之称。
传说中,张莲花很会管教孩子,她为了让孩子高兴,在家中挂满大大小小的灯笼,那些孤儿到了她家便忘掉了不幸,变得开心活跃起来。更神奇的是,一直以来谁家只要把孩子放在莲塘大庙,又哭又闹的孩子会变得很安静,没有大人照顾也不会丢失。
感于莲花娘娘对小孩的疼爱,在她诞辰那一天——大年初十,数万名来自广东、广西的信徒提着灯笼蜂拥而至。顿时间,莲塘大庙成为了灯笼的世界,有纸质的、绸布的、红的、白青的、圆形的、椭圆的,大大小小,千姿百态,令人叹为观止。
随着年代的发展,两广三县的人们在这里兴起各类民间庆祝活动,有舞狮、舞龙、山歌对唱、抢炮等。而重头戏是“争上头柱香”。为争上‘头炷香’以谋得好意头,场面相当热闹。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
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外出旅行充满畏惧。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百姓,外出旅行之前一定要占卜,挑选吉日出行。天子即位、帝王出行、军队出征这样的国家大事,也会事先占卜,以测吉凶。比如汉文帝在即位之前犹豫...
需要防弹专座的人,非富即贵,一般都是有名的富豪或是国家领导人。大权在握或是富可敌国,都需要时刻提防遭人毒手,暗中不知道有多少枪口正对准着他们。十大世界上最贵的防弹车基本都是在原版豪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