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水旧时丧葬人体有送终、净身、装尸(殓)、报丧、入棺、超度、出殡、封山、守孝等。
老人在弥留之际,子孙都应围坐床前,即等老人临终嘱咐,也让老人看到子孙满堂,好眼闭口闭安心上路,乡人称之为“送终”。女儿是不能为父母送终的。断气后,长子要拜河神“买水”洗尸,叫“净身”。所谓“买水”,就是由长子手提瓦罐,往河里丢几枚硬币,背着面到江河里顺流打半罐水回家给死者洗尸。洗完尸后,换上寿衣寿裤,寿帽寿鞋,叫“装尸”(殓)。更换寿衣后,死者不再放在床上,用白布托尸移置厅中门板上,叫“占厅”。老人最怕客死他乡,免得占不到厅也进不了祠堂,成为孤魂野鬼。死者停放在地上的门板上,用旧时卷纱的籆哩(有的用瓦或钱纸)作枕头,书本遮脸,身盖寿被,头前点一盏油灯,叫“脑头灯”。有的地方,死者的两手各执钱纸一捆,带钱上路。直系晚辈和配偶围绕尸体嚎哭,叫“哭丧”。
死者占厅,要专人守护,以防家猫呼涎,死人爬起。同时派人往亲友家“报丧”,并将死者的床抛入村中池塘,或在村口焚烧死者睡过的床单,以示向村人报丧。有来吊唁者,需携带草纸、蜡烛、爆竹等,以示哀悼。直属亲属或好友,要送布匹或毯子,以示哀悼的沉重。
停尸占厅到傍晚,将尸体抬到祖祠中堂“入棺”享祭,也叫“入殓”。棺底用灯芯草铺垫。尸体入棺要正中,尤其是头部,即不能偏左,也不能偏右。男左女右,以免死者子女吃亏。在尸体四周的空隙处,垫放草纸和石灰包,既吸水又防尸体移动。死者嘴中放金银衔口,寓意金口玉牙,同时也使死者来生不会变哑巴。家里穷点的,就在死者的嘴里放米饭、茶叶、铜钱之类,这叫做“饭含”,相传人死后都得过奈何桥,如果嘴巴里没有一点充饥或值钱的东西,就过不了奈何桥,就无法转世投胎。死者身上的寿衣寿被要单数,由女儿赠送。入棺后,棺盖在死者头边留一线缝,为死者留下阴阳相通的最后一线时光。死者在棺中用三角枕枕头。三角枕用白布做成,内装石灰或死者生前垫床的稻草烧成的灰。用甑箅子为死者垫脚,叫“望乡台”。相传死者七天之内并不以为自己死去,时时登高望乡,望到自己确实死去,只好一了百了,放心安息。
不满六十周岁的死者,后代不披麻带孝。客死他乡的,不准进村,更不准进礼堂。
棺木安放在祖祠中堂后,亲人围棺而哭,子媳哭跪在地,再次哭丧。棺前一盏油灯,昼夜不熄,叫“座灵灯”,叫叫“脑头灯”。这灯就是死者的引路灯、过桥灯。阴间黑暗一片,死者的灵魂须借助这盏灯的光明认清道路,过奈何桥顺利入冥安息。灵前设香案祭品,吊唁者焚香烧钱纸,跪地叩头,作揖礼拜。
以前的富豪人家为死者设孝堂、安灵位,也叫“灵堂”。灵堂素布做幔,高悬挽联。有的为死者设水陆道场做法事,也叫“做功课”,有的设祭堂,请名人学士做祭文,高唱挽歌,叫“开祭”。
一般停棺三天“出殡”。也有选日子出殡,停棺十天半月的。以前先民信风水,请先生选好墓地,都希望将前辈葬在龙脉上,以求为后代带来大富大贵。挖墓穴,入棺抬棺葬棺等葬事都由行人操办。每村都有相对固定的行人。行人上山挖墓穴动土时,要杀公鸡祭山神,公鸡叫“开山鸡”。抬棺有四人抬、八人抬、十六人抬,还有三十二人抬,叫龙头抬。一般都是八人抬。
出殡前,吊唁者在灵前跪拜作揖,作最后的生离死别。然后行人将棺盖盖严,用生命钉钉牢四周,大红布盖棺,穿好绳索,公鸡伫立棺杠上。棺杠称龙杠,也叫子孙杠,绳索为子孙绳。红布辟邪,鬼魅怕鸡叫。准备停当,敲大锣起柩,行人齐唱“呸——”!把鬼吓散,好让死者上路。手擎白幡的行人在前鸣锣开道,散发纸钱,既吓唬鬼又买通鬼,软硬兼施,导引亡灵。白幡就是招魂旗,招死者的灵魂上山。长子或长孙端灵牌(木主)随后,灵柩居中,儿女媳妇扶柩而行,接着是孙男孙女亲朋好友。亲人较多而不能扶柩,就执绋,也称为“拖丧”,又叫做“拉虾公纤”。扶柩执绋都是男左女右。
出殡时,子孙儿女媳妇,头戴竹扎白冠,身穿白布孝服,腰系草绳,手执竹丧杖。其他送葬人用白布披孝,或裹头或挽袖。行人抬棺出村后,停柩途中,解杠计利市,即行人解开招棺的绳索,向死者的女儿计烟酒钱。双方讲妥后,再重新系绳索抬棺上山。有的地方是下葬时计利市,否则就不解杠。此时,送葬人跪拜后,披红返回。端木主的直接回到祖祠,将木主交长者安位。送葬人返回时要卸下丧装,草绳、草鞋、丧杖丢于路边,由专人送到祖祠,等封山时带到墓地。送葬时有唢呐奏哀乐,燃放爆竹。灵柩落葬,要在墓穴里焚烧大量的钱纸,使死者有充实的金库。下葬之前要在墓穴前置坛一个,内装豆子、稻谷、茶叶、金银铁钉(子孙针)等物。
出殡第三天要“封山”,由死者的儿媳、女儿、孙女等眷抬灵屋、金箱、银箱到坟上焚烧给死者享用,还要点香烛,放爆竹,烧纸钱,供米果洒肉,并嚎啕大哭,祈祷山神保佑亡灵。封山后还有祭七,即死后第七天为头七,七七四十九天满七。逢七和七七都设酒献供,烧纸钱焚香祭。有的人家逢七必祭,还为死者做阴寿。以为只有做了忌辰,死人才会死心,不再牵挂生前未了的事。
父母去世,古时做儿子的须守孝三年,也叫“守制”或“丁忧”。守孝期间,逢考不能应试,为官的须离任回家。当年杨万里、解缙父母双亡时,都离任回吉水老家守孝几年。守孝期不外出,不办婚嫁喜事,不着华丽衣服,不理发。过年的对联用蓝色纸张。
老人仙逝,乡人认为是白好事,所用的东西也多是白色。葬事饭也很隆重,大块的猪肉不加色素,叫“白片肉”。行人的葬事饭要好酒好肉,肉要剔去骨头,要不然行人会把骨头扔在墓穴里,使灵柩落地不能安稳。
出殡、占祖祠的时间,水东水西各地又不尽相同,有的停棺仅一天两天。有的出殡在日出前,有的在午后。
情人山头对唱歌(一)男:山歌没人起头我起头林光唱到西街头街上看看无限好 好比温州和杭州女:山歌很早妹起头天亮唱到没日头东边唱到水南户西边唱到张山沟男:唱起山歌没因由想妹和我同个枕头女:杜鹃开花红辣辣好...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
武当武术的发源地在湖北武当山,其创始人是元末明初的武当道人张三丰。张三丰将《易经》和《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重要养生健身价值,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体的武当武术。武当武术具...
人类和所有生物都需要空气生存,受过污染的空气对人体是有害的,好的空气质量能带给人更高的生活质量,大多人都在追求健康的生活。大家知道世界十大空气质量最好的国家吗,现在一起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世界十大空气...
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因县城襟带丹江、背依凤冠山而得名,属商洛市管辖。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河谷相间,呈“掌”状地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 的土石山区县。全县森林覆盖率70%,是...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