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市南门外龙江北岸,有一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称为“南天玉柱”的宝塔——瑞云塔。
400余年前的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福清籍宰相叶向高之子、符丞叶成学与知县凌汉聊发起募捐,兴建宝塔,名匠李邦达负责设计施工。据《福清县志》记载,建塔用的优质花岗石采自龙江入海口的网山,以舟载而至。建塔时先逐层垒土,随着塔层的升高,土坡不断延伸,最后竟至距塔五里之遥的里尾村。竣工后再挖去积土。数百名工匠前后耗时十年,才建成这凌宵宝塔。塔成之日,有五色祥云自县西太保山涌来,覆于塔上,光彩四射,故名“瑞云塔”。
瑞云塔高34.6米,七层八角,外形仿木构楼阁式,底基为单层八角须弥座,周长24米。须弥座高1.75米,边宽3米,各面上枭浮雕仰莲绽放,下枭浮雕云浪翻腾,束腰石浮雕麒麟、玉兔、芝鹿、天马行空、狮子戏珠、梅雀迎春等图饰。
第一层北面开门,塔门额竖匾上镌刻“凌霄玉柱”四个道劲有力大字,塔门两旁有两米多高的塔神两尊,其余七面设佛龛。第二至第七层均两面开门,六面设佛龛。塔内为八角空心室,各层转角倚柱成海棠状,并有曲尺形登临石阶,供游人拾级而上。柱顶斗拱二层,叠涩出层檐,檐头饰以飞天,檐面浮雕瓦拢,顶为八角檐尖顶,饰以葫芦塔刹。塔身内外每层皆有浮雕,内容丰富多彩,有武士、比丘、罗汉、菩萨、力士、佛像等浮雕和佛教故事图案。还刻有花卉、龙、赚膨、狮子、鹿、凤凰、奔马、兔、猴、鹤等飞禽走兽浮雕共400多幅,大小不一,大的高达1.5米,小的只有20厘米,这些浮雕千姿百态,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每层进出口处左右有两尊精雕细凿的守门神,现仅存12尊,其中,塔的第一层人口处两尊守门神最为高大,披坚执锐,奋髯怒目,威武雄壮。更为别致的是,每层八角檐端各坐镇一尊镇塔将军,共48尊,大小、披样、神情都相似,端庄肃穆,俯视下界,平添了几分神秘气氛。
瑞云塔不愧为福清古代建筑精品,整个塔身立面纤巧,造型均衡,雕工精雅。全塔结构牢实,粗细安排极为合理,各部衔接缝微小,方位准确,近观远视,靡不合宜,有“闽中众塔之王”的美誉。
瑞云塔石构件的精美,引起外国人的觊觎,1933年外国传教士勾结邑人偷盗塔门佛像,行将出境时被发觉,全城民众奋起交涉,其中一尊塔神因来不及运去而埋于塔下。1984年,福清县人民政府拨款维修瑞云塔,并建围墙,在挖掘围墙地基时,发现了这尊塔神,仍复原安装于原来的位置上。
甲子是岁序之首,每逢甲子年中秋,福清土民便在瑞云塔点灯,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瑞云塔建成后,究竟点过几次灯,已难以稽考。但现在在世的老人,对1942年甲子年点灯,记忆犹新。那年点灯由地方乡绅和商会发起筹备,特聘福州花灯高手扎制花灯,把瑞云塔装饰得五彩缤纷,并在鱼市街、小桥街以布幔天、布置鳌山灯彩。民间还组织了旱舟、高跷、龙灯、狮舞等等。中秋那天,许多人进城观灯,热闹非凡。
因瑞云塔六十年才点灯一次,故能观赏到瑞云塔点灯,十分难得,因此有“人生难得两回看”之说。
改革开放以后,福清城乡经济繁荣,人民富足安康。1984年,又逢甲子,海外华侨华人向家乡政府倡议中秋节在瑞云塔点灯,以贺盛世,此举得到海内外福清乡亲的热烈响应。大批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纷纷邀约中秋节返乡观灯。
“盛世逢甲子,点灯庆升平”。为了使瑞云塔点灯活动异彩纷呈,给旅外乡亲留下美好印象,县政府聘请福州扎灯高手精制花灯,并在塔身装饰五彩电灯。同时,还在塔周边种花植草,置石椅,筑围墙,美好环境。
9月10日“中秋节”,当晚,瑞云塔上500多盏各式宫灯和3000多盏五彩电灯,齐放光芒。天上,一轮皓月当空,银辉泻地;地下,一轮火炬擎天,光灿云表。水南视圣宝塔、利桥黄阁重纶坊、南门桥、烈士陵园及东西南北四门的灯饰也大放光彩,与瑞云塔灯交相辉映,玉融大地,一片灿烂。700多位融籍旅外乡亲、港澳台同胞专程返乡观灯,他们扶老携幼或徜徉瑞云塔下,仰望金碧辉流的凌宵古塔,、或攀登塔上,俯瞰的金碧辉流的玉融大地,同声祝福祖国、家乡繁荣富强。
融籍革命老前辈,时任福建省委书记程序,填词“升平乐”一首记盛“甲子瑞云塔点灯”;“瑞云古塔燃灯火,龙江欢腾映笑颜。玉融中秋月正圆,点缀山河更妖娆。国泰民安升平乐,耿耿丹心赤子情。亲人团聚举杯祝,炎黄子孙盼统一。”
岁月更迭,瑞云塔,成为福清乡关的标志,历代历朝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咏诵它的诗文。离乡背井,飘泊异国他乡的游子更是对它魂牵梦绕,许多海外福清籍华侨华人社团的会标图案,都饰以瑞云塔。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旅外乡亲返乡省亲,专程前来瞻仰瑞云塔,以慰籍乡思。更有不少旅外乡亲,带着在海外出生的第二代、第三代,千里迢迢来到瑞云塔,让后代与家乡的标志瑞云塔零距离接触,使爱国爱乡的情怀代代相传。
土库曼斯坦的饮食较为广泛地使用胡椒、洋葱、茴香、薄荷等调味品是土库曼斯坦乃至中亚厨艺的一大特色。比较有名的土库曼传统食品有烤肉、抓饭、烤馕、烤肉饼、炸馓子和包子等,饮料以茶为主,夏天人们往往喝酸骆驼奶...
玻璃银光刻是在制镜基础上进行的美术创作,即在玻璃上作画,故而又称“镜画”。又因其在镜画中的线条都是银色的,所以通称“玻璃银光刻”。约在民国初期,上海市场的衣柜门上出现了一种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的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
孟加拉国人以米饭为主食,也喜欢各种各样的甜食。他们对中餐倍加喜欢。当地人除了在高级饭馆或正式社交场合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用右手抓食取饭。男子和妇女通常是分开就餐。家中妇女常在男子吃过饭之后才用餐。在吃...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民间音乐主要包涵在传统的春节社火、木偶戏、锁呐和南北山区山民们哼唱的山歌,目前已濒临失传。传统社火曲传统社火主要有步社火、夜社火等形式。其中主要传唱的社火曲普遍为《渡船曲》,小曲有《十...
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服饰的款式略异,但基本构件一致。男痕迹由对襟白衬衫、黑领褂、大筒裤、剪口布鞋等件组成。女装由蓝、白、雅布(淡蓝)等色布制成的右衽大襟衬衫、领褂、围腰(围裙)、飘带、...
竹板书形成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竹板书的表演方式为一个人右手持大板、左手持节子板站唱。竹板书老艺人口头传说:嘉庆年间,皇太后寿终,上谕京师百日之内禁止动用管弦乐器,致使北京许多艺人难以...
秦皇岛,是渤海湾西北岸一片普通而又神奇的土地,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活剧。秦皇岛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因公元前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