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山东蓬莱婚嫁习俗(2)

若波2024-07-20

结婚的四道程序

会亲家

会亲家,是蓬莱新人结婚当天,双方家长在男方家里必须履行的一道程序,包括见面和宴请两个场景。这会亲家看似简单,其中的规矩却远比说话儿复杂得多。

首先,会亲家是要提前约定的。这约定,不是指时间上,而是指参加人员的范围上,也就是亲疏远近。在蓬莱的部分乡镇,通常情况下,女方亲戚参加者都是男性,爷爷辈儿的考虑到年纪大,一般不便出场。父亲、舅舅、姑姨父、叔伯这些长一辈儿,是一定要参加的。如果这些长辈儿人数相对较少,比如只有三两位,那就会把与新娘平辈儿的哥哥、弟弟们也带上。一旦哪家的代表不能参加,或者已不在世,那他的长子会直接上位来替代,否则就失了礼节。但也有女性同时参加的例外,比如蓬莱城里也就是现在的登州、紫荆山、蓬莱阁三个街道,以及蓬莱城西的北沟镇,什么姑姑娘姨、妗母婶子、姐姐妹妹,统统要去。像国际通用的礼节一样,对应着女方家的亲戚,男方家的相应亲戚也应到场以示对“娘家客儿”的尊重。当然,这些都要在结婚仪式前双方商定,为的是便于统筹安排接送车辆和坐席,以免规格不对等失了礼节、准备不充分涨了桌儿(赴宴人员比原计划的多出好多,需要增加坐席的桌子叫做“涨桌儿”)。

接着就是会亲,也就是正式进入剧情。当接亲的婚礼车队在男方家的村头或居民小区外被闹亲的人截下,负责现场统筹的“大聊”(婚礼主管)或者摄像师,会在燃放鞭炮前,告知先放行亲戚再闹。男方家长在安排人员接过椅子、香油瓶、行李箱、花饽饽等陪嫁品的同时,要主动上前给坐在第三台车(一般头车为新郎新娘车、二车为伴郎伴娘车)上的亲家开车门儿以示热情,然后恭敬地迎接到屋内,落座。宾主分列坐好后,男方父母会当众表示欢迎,并向女方亲戚逐一介绍自家亲戚,舅舅排在第一位,然后是姨父、姑父,接着是伯伯叔叔,最后是哥哥、弟弟。女方家长随即介绍女方的亲戚。自此,双方亲戚也就算结成了新的亲戚关系,互称“新亲”,其中比新人高一辈儿的,都互称“亲家”。由于在屋内受场地限制,介绍时点头致意或者相互握手都没有一准的讲究。然后新亲们自由寒喧,除有以前认识的,大多说些“今天天气真是好”、“两个孩子真有福”等客套话。当然,作为主角的真正亲家,会拉着手说些“闺女在家不听话,你可多担待”,“放心吧,俺会当亲闺女一样待她,不能叫她受了委屈”等等交接的话。

最难的,是安排坐席和陪酒。蓬莱民间有父子不同席、隔席不说话的说法,意思是不是一辈儿人不能同在一桌儿上吃饭,不是同一桌儿的不能相互敬酒。而且蓬莱民间一直尊崇舅舅为大,即便日后父子分家舅舅也必得参与而且拿主要意见。这样,双方的舅舅必在一桌儿,而且女方舅舅必在主客位置落座。让人为难的是,这舅舅可不是按计划分配来的,男主桌儿上,亲家两人外,在农村通常安排五至六人讲究七上八吉利,在城里宾馆里也顶多安排八人凑够十人,再说双方的姑父、姨父也是高客,比量准了正好凑一桌儿最为圆满,如果多出三四个可就让“大聊”挠头了—挤一桌子坐不了,拆成两桌儿人太少又不能把别人添进去。每每此时,活泛的“大聊”会与主家沟通后,把多出的三四人全部安排到其它平辈儿的桌上,而且全部坐主客位置,以显尊重。需要注意的是,主家和“大聊”要提前考察好,掌握亲家和自家亲戚之间的关系以及酒量、酒德,不能把有矛盾、不来往的安排到一起,也不能把滴酒不沾、逢酒必醉、酒后失德的人凑一桌儿,否则就会话不投机半句多,闹个不欢而散难以收场。陪酒更是不容易的差事儿,如果男方家陪酒的不顶用,会邀请一些在村里、在社会上的“体面人”,支部书记村主任、经理大款科局长,陪着喝酒陪着说话,酒得勤添满添,话得说到说好,追求的是新亲高谈畅饮,尽兴而不醉酒,营造出浓浓的新亲不差老亲的亲密、融洽氛围。待送走摇晃着出门、反复握手道别的新亲,会亲家的节目才算最终圆满落幕。

接亲

不说前期恋爱时的纠结磨合,只说进入结婚仪式的四道程序。确切地说,不完全按时间顺序进行,应该称之为四章。分别是接亲、闹亲、会亲和宴亲。今天先说说接亲。

接亲是整个婚礼的第一步。当然,出发的前题是装饰好的婚礼车队已经就位、安排好了伴郎、戴好了胸花、吃过了早饭以及贴喜、贴粉色窗户纸等家里一切准备妥当了。

通常伴郎的数量与伴娘的数量是对等的,都是偶数,要么二位,要么四位,最多的也见过六位的。伴娘、伴郎都要求是未婚的兄弟姐妹或者表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或者新郎、新郎特别要好的未婚的同学及朋友,也叫“死党”或者“闺密”。伴郎、伴娘的着装不能太不讲究,花色上没有特别强调,起码着装要正式一些,干净利落型,以显示对婚礼的重视、对新人的尊重。当然,挑选伴郎伴娘也有讲究,如果伴郎、伴娘个子高、样子帅、皮肤白、脸蛋俊,都超过了新郎新娘就不太合适,容易使他们成为焦点,而使新郎新娘在婚礼仪式中暗淡失色。嘴巴巧、身体棒是最好的,能够以舌为矛、独战闹亲的群英,能够一人抵五,冲破重重阻拦,直接挺进目标。

接亲时新郎出门通常是要燃放鞭炮的,祈求个来去平安,也标志着一场婚礼正式起幕。

有经验的摄像师会导演系列节目,比如父母给新郎喂饭、整理衣服领带、嘱咐车辆慢行来去平安,伴郎给新郎鼓劲儿,新郎自行整理衣冠、发型、冲着镜中的自己自信地笑或者傻傻傻地笑,在持手捧花出门前,接受亲朋的夹道鼓掌欢送。有的还在这时拍摄一张新娘到家前的全家福合影。

在鞭炮的硝烟未散尽之前,一名伴郎急急地跑向头车,殷勤地为当天的最高长官――新郎官打开车门、一手张开垫住车门上框,以防止大官碰头,新郎与父母、新月挥手作别时,车队缓缓启动,踏上接亲进程。路上,如果交通状况允许、时间充裕的话,摄像师会安排车队摆出一溜顺、双面开、交叉行、六车展、八车排等不断变换的阵式,并顺势拍下新郎挥手车窗外那得意、自信的止不住的笑。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