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昌花鼓戏,俗名“唱花鼓”或曰“调子戏”,起源于乐昌民间圈地作场而演出的灯彩歌舞——“踩矮台”,曾广为流行在粤北的乐昌、仁化、曲江、乳源、连县等地及湘南武水中、上游一带,是当地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小戏。
乐昌花鼓戏的出现,文献记载始见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修的《乐昌县志·风俗》述:“立春先一日,坊民扮戏剧。”又“上元……扮魑魅侏儒之像,以衣饰相丽,沿市婆娑,类古之傩者。”初创时期,仅以一丑、一旦进行妆扮,运用当地的民歌、小调、灯彩歌舞酬唱曲演唱一些民间的日常生活、生产和男女相悦故事,名曰“踩矮太耍对子”。延至清代中叶,始出现以此为职业的民间班社。据乾隆十九年(1754年)乐昌琅头乡兴建下手戏台立戏台碑志载:是时已有本地邝姓调子艺人为“增娱乡里”,由“海、澄、清三房子弟共相乐助,资管弦以邀”,组成“余庆堂调子班”,等上该戏台“创为扮演”。此后,由于各地竞相效仿,不仅在乐昌境内相继出现了庆丰堂、群乐堂、群英堂、同乐堂等三十多个知名班社,涌现了邓成桢、张天宝、何万杰、廖质彬等名噪一时的艺人。
乐昌花鼓戏的剧目,分别取材于当地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及社会生活身边事。早期剧目如《小花鼓》、《小探妹》、《扯油菜》等,多为一一丑、一旦扮演的“二小戏”(又名“对子戏”),或以小生、小旦、小丑为角色的“三小戏”。这些剧目尽管情节较为简单,但却充满着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和民间歌舞的酬唱色彩。后来,随着剧种的发展和受外来高台大戏的影响,才逐渐出现了诸如《三看亲》、《柴姑记》、《云南寻夫》、《朱买臣卖柴》等中型、大型剧目,并将内容题材扩大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乐昌花鼓戏音乐,源于当地的民歌、小调,以及灯彩歌舞对唱小曲,唱腔分正调、小调、杂碉三大类,以南、北路作区分,采取曲调联形式,辅以某些板式变化;伴奏形式则经历了“一支唢呐两把弦,敲锣打鼓五人兼”到“文场、武场、六把椅子分坐戏台两旁”的演变发展过程。
乐昌花鼓戏表演艺术,素有小、笑、活和“无丑不成戏”之说。行当体制原为一丑、一旦,后来又逐渐发展成生、旦、丑、净四大行当和各种不尽相同的脚色应工戏路。在唱、念、做、舞等方面,不仅运气、发声,行腔讲究浮、沉、吞、吐、颤音、吟音、花舌、衬字、衬腔的灵活运用,身段动作注重手、眼、步、舞等三节、六合的协调统一,而且较为常见的走矮步、耍扇花、舞彩巾等,也都各具特点及程式、规范和套路。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
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外出旅行充满畏惧。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百姓,外出旅行之前一定要占卜,挑选吉日出行。天子即位、帝王出行、军队出征这样的国家大事,也会事先占卜,以测吉凶。比如汉文帝在即位之前犹豫...
需要防弹专座的人,非富即贵,一般都是有名的富豪或是国家领导人。大权在握或是富可敌国,都需要时刻提防遭人毒手,暗中不知道有多少枪口正对准着他们。十大世界上最贵的防弹车基本都是在原版豪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
郎德上寨,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是一个有百户人家的苗族村寨,距凯里市区29公里,距县政府雷山15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游的重点村寨之一。朗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
兰亭寺是一座千年古寺,始建于宋代哲宗元祐年(公元1086-1094年),是“院宇弘深的大寺,皇帝赐名为“兰亭禅院”(意为拜佛求学圣地),位于现在宝应县兰亭村内,兰亭村之前原为一座繁华的城镇,后由于发生...
现如今小青年们闪婚的现象非常普遍,当然离婚的现象也是不在少数,当然要离婚也要找一个可以离婚的理由,本站就来为你盘点中国之最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第十位:婚后还要AA制,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