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城古人类文化遗址非常丰富。上世纪60年代猫崖洞的发现证明,1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洪荒时代,黎城即有人类在此生活。2000年靳家街古人类遗址的发掘证明:遗址面积非常大,达1.2万多平方米。时间跨度非常大,上至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下至夏商周三代以及汉唐,主要文化层在距今5000年至7500年,文化层重叠交错,有房址、陶窑、壕沟、墓葬、灰坑,文物有陶器、骨器、石器以及蚌类工具、动物骨、角等,其中发现有比甲骨文更早的陶文“黎”字的早期象形字。多种史书记载的黎城县东18里的黎侯国,现土城墙遗址仍部分保存可见。上世纪60年代考古发现的黎城新石器时代遗址还有:望壁、赵家山、仵桥、北泉寨等多处遗址。据《中国历代货币》记述,春秋时期的“耒”空首布币解释:“耒”地名,即耒邑,晋地,在今山西黎城县。此为中国最早以农具命名的地方。黎城柏峪村,清代以前一直称百谷村,相传是神农尝百草获五谷的地方。黎城故县村的隋开皇五年(公元585年)宝泰寺“九级浮屠碑”载:“旁冲黎国,斜指潞川,秦将定燕卒之乡,炎帝获嘉禾之地。感皇帝之恩,追从之迹,还与旧所,重营九级浮屠”。这是中国记载炎帝活动最早的碑刻,明确这里是黎国。立碑时间距今1433年,还是重修。2005年黎城塔坡水库西周黎侯古墓群的发掘,分别有一鼎一壶上有铭文,证明黎城是古黎国和黎侯国的所在地。黎城中庄村村民上世纪60年代在广志山(王至山)崖洞中发现新石器时代的神面纹青玉戚(现存于山西博物院),象征着统治的权利,应是帝王的兵符或祭天信物。
黎城,古称伊耆,是古黎国、黎侯国所在地。伊,即最早开始的地方,耆,即最古老的地方。《山西名贤辑要》载:“尧为黄帝五世孙,生长居处于伊耆二地,即今山西黎城县也。尧初号伊耆氏,实原于此”。《竹书记年》载:“炎帝神农氏,其初国伊,又国耆,合而称之伊耆氏”。这说明炎帝、尧帝都是伊耆氏,都是伊、耆之地人,都是同一个地方的人,都是古黎国走出来的人。
社会发展进入农耕文明之后,炎帝获得了嘉禾,黎民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人类有了向山下,向平原迁徙,开疆拓土的需求和能力,黎民先向无人的山岳地带迁徙,进行水面较少区域的治理,后大禹治水,将水引入河流,归入大海,华北、太原、长治等平原出露。黎民向上党平原、太原平原、华北平原、以及临汾、运城、山东、南方、东北迁徙。生产力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不同族群、不同区域的利益政治团体或国家,土地争夺、矛盾、战争、帝王分封,不同的姓出现,百姓诞生。百姓诞生之后为生存,又向更广的区域迁徙。
百姓从黎民走来,黎城,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是炎帝故里,是尧帝故里,是“黎民”诞生地,是黎氏祖根地,是黎民百姓的发源地,是为数不多的可以满足农耕文明之前远古人类基本生存条件的女娲圣地。勤劳朴实的黎城人民,脚踏伊、耆大地,必将以崭新的姿态,驻足三皇垴,览胜美华夏,拥五千年文明之自信,笑迎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今天这篇文章大家一定要认真阅读知晓,对号入座,一旦发现自己身上有这些情况,请第一时间去联系自己信得过的师傅,不要再耽搁拖延下去,以免错过最佳化解时间。1、身边能说知心话的朋友越来越少,自己越来越孤独郁...
斯里兰卡的维达人之间流行氏族交错从表婚,亦即姑舅婚(指姑舅表兄妹三者间的通婚,这是群婚制的一种残余形式。姑舅表兄妹不属同一氏族,因此在实行亲兄妹间禁婚的群婚制时,姑舅表兄妹可以结婚,这在今天的维达人中...
扁担,是壮族互击体鸣乐器。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红水河流域的都安、马山、巴马、南丹和桂西的百色、平果、大新等县广大农村。壮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民间舞蹈盛行,在广西宁明花山崖壁画中,就有两千多年前古代...
“晓日三叉口,连樯集万艘。普天均雨露,大海静波涛。”早在在元人的诗作中,我们已然能找到妈祖的踪影。这位居庙堂之高的神灵,在民间救疾苦,在海上定风波,为劳苦大众送去平安吉祥。妈祖文化,是由妈祖信仰衍生而...
跳曹盖为古老的新春祈祥驱邪的民间祭祀活动,主要流行于四川的平武、南坪以及甘肃文县的“白马藏族”中,于每年农历正月初六举行,驱灾纳吉。白马跳曹盖可以说是白马藏人中最引人注目的,极其原始,具有强烈民族特色...
丽江纳西族的丧葬,是由火葬逐渐改变为土葬的,它在很多方面保存着民族特点。人将死时,至亲们围优在病者身旁守护。把米(男丸枚,女七粒),茶叶和碎银少许,用红纸包好,放人奄奄一息的病人口中,并诸东巴或族中长...
中国古代小说浩如烟海,甄选出来的《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四大名著,可谓耳熟能详,明末清初诞生的这四部经典小说,是我国小说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之作,每一部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凄美《红楼梦》...
真武庙位于蔚县城墙西北角内街道拐角处,即财神庙街西端和守备衙门街交汇处。据说历史上蔚州八百村堡的最高处均建有真武庙,唯城内的真武庙规模最大、等级最高,处于统领地位。现存真武庙为明代建筑,坐落于城墙内的...
西黄寺是北京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始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为清代达赖和班禅在京驻锡地。寺在晚清咸丰年间(1851—1861)遭英法联军掠劫破坏,抗日战争期间又被日本兵占为兵营,达赖楼也被破坏殆尽...
广昌孟戏,是一种演唱孟姜女哭长城的戏曲,俗称为“孟戏”,至今在江西省广昌县传承演出了五百余年。“孟戏”用高腔演唱,经专家考证,具有明代四大声腔之一的海盐腔遗音。“广昌孟戏”在戏班在广昌县有三路,分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