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古称凶礼,是人生礼仪中的最后一件大事。长期以来,人们笃信灵魂观念的存在,故一般家庭都特别重视为死者治丧、送葬,希望借此告慰亡灵,形成了一系列的习俗惯制。江淮传统丧葬习俗主要有:
寿衣,又称殓衣、老衣,即死者入殓所穿的衣服。其起源甚古,《易·系辞》载:“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春秋时期,寿衣包括朝服和散衣,即死者生前的衣服。以后相沿发展,渐成礼制。
江淮各地寿衣都沿用明代服装形式,民间有“死不降清”之说。六安的寿衣,不论男女,一律为圆领大袖的明代服式,并规定“五领三腰”,即上衣5件、下衣3件。上及全钉布带,下衣不用裤带,死人穿着时,仅于腰间系1束白线,按死者岁数一岁一根。帽子以布打叠而成,女帽类似风帽式样。怀宁、宿松还有“七领五腰”之制,且不用棉絮(谓死者穿絮,后代喘气不顺),都为单衣或夹衣,夹衣算两层,全用黑色粗布缝制而成。涡阳的寿衣与宿松、怀宁等地大相径庭。其寿衣布常用蓝、红两色,忌讳黑色,而且上下衣都套棉絮,以厚为宜。每逢喜庆日,老人则穿寿衣。
制作寿衣,六安人将时间限制在闺年的上半月。黟县人对裁缝别有礼制,即早晨给裁缝摆上“锡格子茶”,中、晚餐设鱼肉席。裁缝按照习俗应先载外衣,再裁内衣。
寿鞋一般都是软底布鞋,意为鬼魂赶路轻便。怀宁的寿鞋鞋底中心,各贴有一朵红纸剪成的莲花,意为脚踏莲花去西天拜佛。寿鞋都由女儿或孙女在特定时候制做。
寿木,又称寿材、棺材,起源甚早。《礼记·檀弓上》载“有虞氏瓦棺,夏后氏堲周,殷人棺椁”的葬俗。“堲周”即土烧制的土棺。进入周代,自天子至于庶人,棺厚5寸,椁称之。天子4重,皆用松;大夫2重用柏;庶人1重用杂木。在讲究木质的同时,棺木用漆也已出现。
春秋后,棺木由用漆逐渐发展为彩绘。到汉代,棺环已普遍运用。之后,进一步发展变化,形成礼制。制作寿木,首先要讲究木质。涡阳人认为一柏、二杉、三梓、楸,次都为桑、槐,忌用楝木。太和人认为柏、梓为上品,黄河泛滥后,因梓柏多淹死,棺木多用桑、桐、柳、杨。宿松人认为最好为樟木,次为杉木。其次是讲究树木的粗大,用料要求尽量少拼接,因此怀宁有“五底”、“十二元”、“十合”之别,祁门有“十合、十二合”、“十六合”之分,宿松有“三墙”、“七墙”之说。再次讲究厚度。涡阳人认为棺底4寸、帮5寸、盖6寸为上乘,俗称“四五六”式,其次为“二三四”式、“四四五”式等。最后是讲究用漆。涡阳人认为用生漆漆棺最好,并且要求漆3遍。宿松人漆棺,第一步是“刮灰”,即将桐油和石灰相拌而成的油泥抹在棺木的缝隙处;第二步是熬光油,即将桐油烧沸;第三步是油光油,再涂漆;第四步是在棺头画上带有“”(寿)字的图案。
制作寿木有一定的礼俗。如涡阳人在棺木即将做成的时候,棺上悬红布条,好友常常要以礼物相贺。
设灵,即设置灵堂、孝堂,为放置灵柩殡葬冥物,以待吊者之所。灵堂的原始意义为灵魂暂留之处。淮河以南地区除非正常死亡者外,一般都设置灵堂,淮北地区则多设置灵棚(即在屋旁专搭一棚)。
灵堂的设置一般是在入殓之后。其实江淮多数地方早在死者咽气之后,即已开始设灵。如铜陵,老人咽气后,家人在遗体旁点一盏茶油灯,称“照老灯”;点一支香,并盛满一碗半熟的饭,称“倒头饭”,饭上插一双筷子,竖放一只鸡蛋,称“倒头蛋”。长丰,老人咽气后,家人在铺旁放一烧纸盒,点燃“长明灯”。萧县,老人寿终后,床前放一瓦盆,死者有几个儿子,就在盆底钻几个洞,专供烧纸之用。也有的是入殓之后才正式设置灵堂的。如休宁,在灵前围白布孝幔,布幔正中悬挂死者遗像,下设供桌,放供品、香烛、祭器,两壁挂挽联、挽幛,其下放花圈等。
宿松,入殓之后,棺柩停放于祖堂东侧,棺前设供桌,摆一碗半生不熟的米饭,上插3炷香,另有一只煺尽鸡毛的公鸡,一碗茶水及长明灯。供桌与棺柩之间悬有红色布幔,布幔正中悬一黑色横披,写上“乘鹤西去”或“音容宛在”等字样。灵堂两边墙壁上贴自上而下的挽联(根据孝子的身份拟写,字数一般在十几个至几十个不等),大门上贴用白纸写的对联。怀远,入殓之后,棺材前安放供凳,上摆一细口瓷瓶,内盛饭食,称“倒头饭”,插红筷和葱梗,称“倒头瓶”;另摆一盏长明灯;地上置放陶盒,称“老盒”,供焚烧纸箔用。涡阳,入殓后,棺材头上放一盏点燃的铁灯,叫“引魂灯”,放一小罐,罐内盛有面条,罐上放着一个蒸馍,馍上插着一双筷子,谓之“蜜蜂罐”。
报丧,即把亲人亡故的消息通知亲朋好友。有的地方还要去村庙报知土地爷,故又有“报庙”之称。《仪礼·士丧礼》中已有丧主向郡王、卿大夫报丧的记载。其实,报丧远在先秦以前的氏族社会就已存在,以后才发展为礼俗。
报丧有广、狭义之分。狭义的报丧,指孝子或丧家的委托人到亲朋好友家去报信。如老年女性死亡,涡阳孝子必须光着脚去娘舅家报丧,固镇的孝子则手拿哀柳棍到舅姑等亲戚家磕头报丧。更多的是委托他人报丧。如休宁,报丧者夹一把伞进门,将伞尖朝下竖置大门里侧,亲友一见便知;宿松则是报丧者将伞放在大门外左侧。黟县最有特色,报丧者先将带着的一把伞挂在堂前左边的椅背上,然后坐在对面座上,口报:您家××ד多谢”了。这时主人要摆出“锡格”,泡上两杯茶,左边一碗敬献死者,右边一碗给报丧人喝,另打3个鸡蛋款待。待报丧人离去,主人才哭着前往哀悼。
广义上的报丧为丧家在死者临终前后所反映出来的能目见、耳闻的事项。以耳听而论,最普遍的为临终时的哭丧,一家有人嚎啕大哭,近邻便知有丧事。其次为鞭炮声。如宿松,亡者咽气后,亲属便抓取一些死者临终前所睡的床上的稻草到大门口焚烧,同时燃放鞭炮,村里顿时便知谁家有丧事。以眼见而论,有火光、白纸、幡之类。如怀宁,人死后,在室外烧纸扎的轿、马;萧县,在做哀棍的同时,另外做一幡插在门前;濉溪,将死者移尸堂前后,便在路口烧毁死者被褥、席草之类,同时门上贴白纸,门前插白幡,以示邻里;宿州,门前悬招魂幡,门上张贴白纸;望江,在门口烧床草和旧鞋以及香纸、轿马,同时大门上斜贴方块白纸,叫“掩光”,表示家有死人。
生活中拥有许多潜在的危险,有可能随时会出现,尤其是无法阻挡的那种灾害,不仅仅是人类的死亡,还会给整个大自然带来难以磨灭的损伤。今天排行榜123小编就来为大家列出世界十大灾难,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什么是天才,天才就是在智慧上超乎常人的人,他们的事迹和成就都可以说能让人惊叹的,那么到底有哪几位天才是公认的呢?下面本站就整理了世界十大天才,一起来看看吧!一、牛顿在世界十大天才中牛顿是英国人,被评价...
迢迢牵牛星两汉 佚名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燕歌行二首·其一魏 曹丕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
根据美国CNN的研究,认为七种最让阿根廷人喜欢的食物如下:1、烤肉 Asado虽然这道菜在其他国家不过被称为“烧烤”,不过阿根廷的烧烤却是具有相当学问的,对于阿根廷人来说,没有什么比家庭烧烤或与朋友在...
春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节日,俗称“过年”。农历正月初一,即大年初一,也称“元日”或“元旦”。“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元是首的意思,“三元”就是一年的开始、四季的开始、12个月的开...
中国古代阅兵有数千年的历史,第一部编年史《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指国家的公祭仪式,“戎”是国家的军事行动或战争。阅兵仪式,既是“祀”,也是“戎”,是当之无愧的国家大事。孟津观兵伐纣...
在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广场的绿树鲜花中,一座标志性建筑巍然矗立,这就是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这座为纪念对日作战中英勇牺牲的23名苏联红军贝加尔湖方面军飞行员而修建的纪念塔,是当时苏军在东北各地所建纪念塔建筑...
“百鸟衣” 是苗家人不老的传说。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就流传着“百鸟衣节”这个古老的节日。在杆洞乡,苗家每年都会欢度这个盛会。苗家人无论男女老少,个个身穿节日盛装,精神饱满,围在村中的平地上。苗哥们兴高采...
“青砖碧瓦古民房,翘角雕檐图画廊。”好一幅炊烟袅袅、生活安详的民居图景,这就是广西灌阳县月岭村今天的写照。被称为桂北民居“神秘的大观园”的月岭村,以规划得体,施工精巧的古民居建筑而成名,现在是广西重点...
沈万三故居,位于周庄镇东垞。是周庄富贵园根据历史资料和历史原貌,在原址精心设计、精心修建、精心布置的仿明式建筑。故居参照沈万三致富的各种传说、经商的坎坷历史、一生的传奇经历和沈家生活起居的场景,通过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