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河北平乡县“十八村奶奶”祭祀

树遥2024-09-27

河北平乡县“十八村奶奶”祭祀

在河北平乡县城的东南部,古老的滏阳河畔,自古以来就流传着一种风俗,相邻的十八个村庄共同供奉一位“奶奶”,每年在各个村轮流祭祀。特别是每年正月十八迎接“奶奶”进村以及三月十八“奶奶”的生日祭奠,汇集了周边多个村的百姓前来参与,场面非常壮观,成为当地春节前后一大盛事。

“十八村奶奶”为民间供奉的“三霄圣母”中的碧霄圣母。据《封神演义》,商代成汤时期,赵公明修于峨眉山,长妹赵云霄、次妹赵琼霄、三妹赵碧霄修于三仙岛碧游宫,兵器为剑,合用金蛟剪。正当她们就要成仙的时候,武王伐纣,赵公明与姜子牙大战,被陆压射杀。赵公明的三个妹妹为兄报仇,在周军阵前摆下“九曲黄河阵”,并在正月十九这天大获全胜。但三姐妹却因心力交瘁,随阵而亡。周朝建立后,姜子牙封神时,十分敬佩赵公明的三个妹妹作战英勇顽强,封赵公明为“财神爷”,封三姐妹为“感应随世仙姑正神”,掌管混元金斗,传掌先后之天。不管是什么人,从生到死,命运全由她们姐妹三人来掌握。“云霄娘娘、琼霄娘娘、碧霄娘娘”后被民间与道教尊奉为主司“福星奶奶”、“财星奶奶”、“送子奶奶”,各地百姓兴建庙宇供奉,因其忠孝之名感化众生,且有求必应,故而庙宇终年香火不断。

平乡县供奉“十八村奶奶”起源于明朝末年,至今已有370多年的历史。明朝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朝政腐败,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李自成起义军在陕西、甘肃、河南,张献忠起义军在湖北、四川与明军作战,东北关外满清多尔衮时常偷袭关内,烧杀抢掠,民不得安。面临即将到来的“刀兵之灾”,人心惶惶。平乡当地士绅联合聚集,商议如何承就之策,得知内丘县神头扁鹊庙供奉三位奶奶,即三霄圣母,灵感广大,有求必应,能退“刀兵之灾”,得保一方平安,将三位奶奶的金身全像连同三顶轿一齐请来。云霄、琼霄奶奶分别请在平乡中位村、罗官营(今曲周县)入庙供奉,而碧霄奶奶由各村轮换移动供奉,当时只有五个村参与。清朝顺治九年(公元1653年),遇大旱,各村修醮祭神,醮势盛大,奶奶的灵验声誉四方,便增加到十八个村,故称“十八村奶奶”。十八个村皆位于滏阳河两岸,多为油召乡,包括夏庄桥、大横头、吉曹庄、东徐庄、前田庄、后田庄、寺头、李屯、刘屯、三夏庄、霍林寨、邢刘庄、翟刘庄、柴辛庄、东郭桥、西郭桥、辛屯、东上疃。

“十八村奶奶”祭祀活动,主要有正月十八的迎送、三月十八的奶奶生日祭奠,由十八村选出的五位会首主持。每年正月十二,五位会首联合其他十几个村的副会首开会,一起研究确定当年的供奉村庄以及仪式活动事宜。一旦确定哪个村供奉,一般是正月十八早上,要派人派车去前一个村接奶奶,并在本村专门开辟地方设置神坛,供信徒祭拜几日,最后移入村内人家。到三月十八奶奶生日之时,再将奶奶神像移到神坛,供信徒祭拜,当天再移到家中,直到第二年的正月十八,转到别的村供奉。

正月十八接奶奶的场面非常隆重、宏大。事先几日要在村外的空闲地布置好神坛,搭建好神棚。当日要清扫路道、张贴标语、悬挂条幅、鸣放鞭炮,以示庆典。这一天,年轻人都争先恐后地抢着给“碧霄奶奶”抬轿子,希望得到奶奶的庇护和保佑。正式确定的八名轿夫要穿统一的衣服,口袋黄色口罩。现在各个村都用汽车接送,但上车、下车都要用神轿抬奶奶神像。“碧霄奶奶”的家当有一个大立柜和两个木箱子,一把宝剑,都要一同接来。接奶奶的仪仗队一路鸣放鞭炮,善男信女跟随,浩浩荡荡,气氛热烈。接奶奶到神坛有时会接到晚上,一是前一个村的百姓要上完贡才让走;二是接到本村后要巡街,接受各户的祭拜。巡游的队伍在鞭炮、烟花和锣鼓声中前行,迎接的百姓都希望奶奶在自家门口多停留一阵,准备了大量鞭炮,阻挡接奶奶队伍行进。好不容易将奶奶接到神棚,安顿好后,万挂烟花礼炮齐鸣,善男信女跪拜齐呼“阿弥陀佛”,气氛推向高潮。接着就是各村的文艺节目大联欢,精彩表演给大家带来了欢笑和祝福,也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喝彩,祭拜一直持续到夜间,人们才逐渐散去。

“十八村奶奶”祭祀在文革中曾中断若干年。改革开放后,宗教信仰自由得到恢复,“十八村奶奶”祭祀活动也随之恢复。2010年邢刘庄村、2011年霍林寨村、2012年刘屯村、2013年东徐庄村、2014年后田庄(东田庄)村先后轮流主办了“十八村奶奶”祭祀。

这一传统的祭神活动,是有积极作用的:一方面满足了百姓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阖家平安幸福的愿望,这种民间信仰的建立,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另一方面,祭神活动又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民间文艺汇演,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百姓喜闻乐见,并积极参与,对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促进作用。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