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弦戏原名弦子戏,是一个古老而稀有的多声腔剧种,以河南省的开封市、濮阳县、滑县为中心,曾广泛流行于河南省东北部、河北省南部、山东省西南部一带。弦子戏这个名字来源于该戏的乐曲起奏均以“三弦”领头起板,至于冠以“大”字,民间戏曲:大弦戏则是因为相传弦子戏本身源于唐朝宫廷梨园御戏,为“梨园弟子”所创。
唐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唐玄宗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建立了一个戏曲活动中心,并选择梨园作为这个中心的所在地。史料记载:“帝于听政之暇,教太常乐工三百人,为丝竹之戏。”唐玄宗幼年曾幽居深院,闲暇寂寞无聊,常常与乐工为伴,逐渐学会音律。长大之后,更是多才多艺,尤其擅长音律。
登基之后,唐玄宗仍经常和乐工们一起演奏。他精羯鼓,通琵琶,还是一位击鼓的好手。由于经常在梨园演奏,众多的宫廷乐工就自称是“梨园弟子”,而唐玄宗作为堂堂的一国之君,也自称为“皇帝梨园弟子”。
作为原本的宫廷御戏,拥有堂堂正正的“皇家血统”,大弦戏不愧一个“大”字。
唐朝灭亡后,原本由朝廷供养的梨园弟子没有了经济来源,不得不走出庙堂,来到民间搭台演出。这些宫廷乐师将皇宫乐曲一步步带进民间,并使其逐步向戏曲转型。到了宋代,已基本形成了大弦戏的雏形。当时,有不少文人雅士为大弦戏填词,流传至今的许多宋词都是当时的大弦戏唱词。元代是大弦戏发展的成熟期,艺人们引入了胡乐的乐器唢呐,重新改制演奏乐器,放弃了原来惯用的竹笛,用锡笛代替,在腔调上大大加强了曲牌的表现力,同时还吸收了元杂剧的大量曲牌。明朝初期,大弦戏又吸收了青阳腔、罗罗腔、沟沟腔、石牌腔、昆山腔和俗曲小令等声腔,形成了7大声腔。由此大弦戏也进入了鼎盛时期,当时有“键击九龙口,一溜十八班”之说(“九龙口”指鼓,相传因唐玄宗曾打鼓指挥过大曲演奏而得名;“十八班”指当时已有十八个大弦戏正式班社)。
大弦戏历史悠久,传统剧目众多,曾有剧目500余出,现在仅保留有100多出。剧目来源主要是元、明、清时期的杂剧和传奇,也有根据历史演义和神话故事改编的剧目。
相传程咬金百岁寿辰时,皇帝特意派了宫廷的乐工、舞者来到程府,为程咬金的大寿表演助兴。
想那程咬金乃是一个大老粗,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文绉绉的戏曲演唱自然对他没有吸引力,看着看着他就看不下去了,就要求艺人们改变表演方式,来一些武斗场面。在程咬金的指挥下,文雅的戏曲演唱成了热热闹闹的武打表演,这样反而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就这样,一种新型的戏曲艺术形式就在程咬金的吆喝下诞生了。
这故事听起来似乎有些荒诞不经,但也并非全无可取之处。
大弦戏的表演以大洪拳、梅花拳等武术拳法为基础,在台步、亮相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舞台艺术风格。其唱腔或柔婉细腻,或高亢激烈,而且曲牌转换频繁,音节跳跃较大,同一曲牌的唱法还有不同,同一词牌的字数有时也有差别。它的表演粗犷激烈,气势豪迈,素有“李逵笑、敬德傲、张飞出场三不照”之说。如此激烈热闹的场面倒也符合传说中程咬金的脾气性格,难怪容易让人把大弦戏和他联系起来。
程咬金和大弦戏的故事多半是后人杜撰出来的,并不可信,倒是唐玄宗对大弦戏的贡献值得后人铭记。据说在上世纪40年代,建有唐王庙的朱仙镇为了纪念“梨园弟子”,曾组织群众敲锣打鼓迎接濮阳大弦戏剧团,并四处传告:“御戏进镇了,都不要说狂话。”当时剧团的演员们到街上去买东西时格外便宜,有的商户知道是唱大弦戏的演员来买东西,常常表示不收钱,由此可见大弦戏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
千余年来,大弦戏一直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在豫北地区,每逢敬神、驱鬼、祭祖、古庙会等重大庆典时,河南省及周边省市都会首选大弦戏剧团前去演出。为了凸显大弦戏的地位,主事的人必定会亲自携带香、烛等前去邀请大弦戏班子。到了戏班住地,先要恭恭敬敬地给大弦戏祖师爷上香、叩拜,然后燃放鞭炮,一番仪式之后,大弦戏班子才会应邀前往。
如果遇到几台戏对演,必定让大弦戏占据正台,面对古庙或神棚正门演戏,其他剧种则屈居偏台,并且需要等大弦戏开锣后才能开演。滑县的许多村子每年都会邀请大弦戏剧团前来演出,大弦戏已经被他们亲切地称作“村戏”。
尽管大弦戏出身“名门”,但现状却不容乐观。它的专业表演人才青黄不接,许多剧目、曲牌、特技已经失传,还有近百支曲牌和200多本剧目等待挖掘。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
孟加拉国人以米饭为主食,也喜欢各种各样的甜食。他们对中餐倍加喜欢。当地人除了在高级饭馆或正式社交场合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用右手抓食取饭。男子和妇女通常是分开就餐。家中妇女常在男子吃过饭之后才用餐。在吃...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民间音乐主要包涵在传统的春节社火、木偶戏、锁呐和南北山区山民们哼唱的山歌,目前已濒临失传。传统社火曲传统社火主要有步社火、夜社火等形式。其中主要传唱的社火曲普遍为《渡船曲》,小曲有《十...
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服饰的款式略异,但基本构件一致。男痕迹由对襟白衬衫、黑领褂、大筒裤、剪口布鞋等件组成。女装由蓝、白、雅布(淡蓝)等色布制成的右衽大襟衬衫、领褂、围腰(围裙)、飘带、...
竹板书形成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竹板书的表演方式为一个人右手持大板、左手持节子板站唱。竹板书老艺人口头传说:嘉庆年间,皇太后寿终,上谕京师百日之内禁止动用管弦乐器,致使北京许多艺人难以...
秦皇岛,是渤海湾西北岸一片普通而又神奇的土地,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活剧。秦皇岛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因公元前215...
人有生就有死,谁也逃避不了。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丧葬习俗,从古至今流传了几千年中国文化文明历史,它涵盖了儒、道、佛三教派思想理念。在湖南省郴州市最南边陲的桂东县,淳朴的祖祖辈辈对丧葬习俗历来非常重视,在...
水尾圣娘信仰的形成东郊水尾圣娘庙,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东郊镇椰海村委会坡尾村,庙中供奉着南天闪电感应火雷水尾圣娘。但是当地人平时并不直呼水尾圣娘的名号,而是简单亲切地称其为“婆祖”。(“婆祖”最初是海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