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弦书是皖西传统的民间曲种之一,它以独特的演奏技巧,多种形式的唱腔运用以及丰富的板式节奏变化,在民间曲艺中独树一帜。
在皖西大别山区有着这样一种曲艺形式,用四根弦胡琴作为主要伴奏乐器,故名四弦书。此地的四弦书主要分为两个流派,即南“刘”、北“李”。
先说“南刘”,就是刘应才。刘应才生于1909年,11岁从其师太陈义宏学艺,陈当年已76岁,其祖上三代均为四弦书艺人,由此推溯,四弦书应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刘应才不断向大鼓、坠琴、评书等姊妹曲艺形式学习并对曲调进行改革,将其师承的“乐白调”分解为“白调”、“乐调”,又细分为“愤乐调”、“喜乐调”、“悲乐调”等曲调;将原有简单的上下句唱腔(如“扒调”等曲调)丰富和发展;他发现传统使用弦音低于唱腔八度的老腔调门演唱小曲目较为适合,演唱大书时力不从心,无法展开,缺乏表现力,为此,他把低调改为高调,又高低调结合使用,使得唱腔舒畅自然,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弟子李儒瑶、姜宏林等人得其真传。
再说“北李”,就是李文全(艺名李园林,绰号李麻子)。他出生于1912年,9岁拜师盲艺人余化龙,他在四弦书声腔上进行了大胆改革和积极探索,由他改进后的“五字景”、“十字韵”、“情乐调”等,具有行腔圆润、变化多端的特色,人称“李派”。李文全的演奏在师承的基础上追求细腻和个性化,运用很多技法状物摹声。他的演唱在人物和说唱之间的跳进走出干净利索,表演大气。弟子喻永贵(因机缘巧合我小时经常听其演奏,有时与其对话,至今依稀记得)、何金霞等人小有名气。
此外,皖西演唱四弦书的佼佼者还有舒城的孙正才(善于用哑嗓演唱“乐白调”),霍邱的辛树公等等。
总体来说,四弦书表演原为一人自拉自唱,后增加了响板和醒木(行话称之“穷摔”)两件伴奏乐器。表演者双手演奏四胡,响板由两块竹板(或木板)串连绑在右膝下方小腿上,一片固定,一片活动,脚尖着地,颠腿即可敲击节奏,醒木置于右侧木凳上,说白时右手放下琴弓,抓起醒木拍击,用以渲染气氛。演唱前,先拉一段前奏,然后是开场白,利用四胡模拟人声,一问一答,逼真的拟声和高超的演奏起到聚拢观众的作用,相当于戏曲里的“闹台”。说书以唱为主,中间穿插间奏和说白,有时为烘托气氛,也会采用较长的间奏。
四弦书曲目主要分为:“书头子”和“正本书”,传统曲目有:《鹦哥对》、《挖白菜》、《三婿上寿》、《十二月颠倒颠》、《孟姜女》、《韩湘子讨封》、《竹木相争》、《大宋金鸠记》等等。
四弦书因地制宜地传承了皖西地方民歌小调,借鉴了河南坠子、梨簧调、大鼓、评书等戏曲、曲艺形式,结合地方民风民俗保留了大量的民间趣闻、故事、传说,是皖西地方文艺不可忽视的音乐活化石。
四弦书是在汲取皖西汉族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形成独具特色的曲种,研究四弦书在皖西的起源、发展情况对于进一步研究皖西汉族民间音乐的历史有着重大作用。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极具宝贵的文化遗产。因此,把四弦书作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
郎德上寨,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是一个有百户人家的苗族村寨,距凯里市区29公里,距县政府雷山15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游的重点村寨之一。朗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
兰亭寺是一座千年古寺,始建于宋代哲宗元祐年(公元1086-1094年),是“院宇弘深的大寺,皇帝赐名为“兰亭禅院”(意为拜佛求学圣地),位于现在宝应县兰亭村内,兰亭村之前原为一座繁华的城镇,后由于发生...
现如今小青年们闪婚的现象非常普遍,当然离婚的现象也是不在少数,当然要离婚也要找一个可以离婚的理由,本站就来为你盘点中国之最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第十位:婚后还要AA制,离婚...
居住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往往体现出当地人民在长期与自然抗争中产生出的避邪、求吉、审美、实用的复杂心理意象与价值观念。甘肃民居大多也表现了劳动人民普遍的讲实际、重伦理、求功利及尊神灵的传统民俗结构...
哈达,是蒙古族人民用来表示敬意的一种礼品。献哈达,是蒙古族人民最高的礼节。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巾。颜色很多,一般多用白色、蓝色和黄色。长度通常为1.5米,最长的有4米。宽度不等。两端有穗,约6厘米。哈达...
西马村,是明代雁门关所辖的古堡之一,旧称永和堡,现在该村东堡门上方的明代石雕门额依稀可辨,永和堡等三十九堡军事防御遗迹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村距鹿蹄涧村约5公里,现居人口中百分之七八十为杨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