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涞源一年四季,岁时节日,都有活动,俗称过节。除正月初一过大年、八月十五中秋节外最为隆重外,第三个大节便是七月十五。
农历七月十五,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民间称为“鬼节”,现在也有称之为中国的“母亲节”,“儆孝节”等。在民间则把七月十五称为“鬼节”,与清明节、十月一日合称“三鬼节”,七月十五为最大的鬼节。
相传这一天,地府全部的鬼魂四处乱窜,民间则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使那些作恶多端、缠绵在地狱的不得托生的冤魂怨鬼们获得超生。所以这一天人们都要检讨自己,孝敬老人,祭祀祖先,防止恶鬼缠身。
民间节俗为举行祭祖、赈孤等。相传唐太宗梦游地府,见幽灵饿鬼苦难无边,甚为同情,乃指定七月十五日让他们与阳间亲人团聚同乐,要焚化纸钱,赈饿鬼。人们多于该日祭祀祖先,晚上,为迎送已亡故人。
与河北大多数地区不同的是,在涞源民间,七月十五还有一个习俗就是七月十五捏面人。
捏面人亦称捏花馍馍,即用发酵的白面,捏成各种形态的动物、植物及人物形象。节前十几日,家家户户磨新麦白面,取头箩面捏面人。左邻右舍的妇女早就约好,排出日程,互相帮助来捏面人。这时,会捏面人的巧手媳妇很是风光,神采飞扬,虽然累得腰酸手困,却引以为荣。先将白面发好,用剪子、木梳、锥子等工具捏成各种形象,动物有猪、羊、兔、蛤蟆、鱼、鸡、鸟等;瓜果有桃、果、梨、西瓜、葡萄、柿子、石榴、佛手等;人物以男女娃娃为主,有站立式、睡卧式、爬行式、盘坐式等。捏好后,用红豆、黑豆安眼点嘴,用细齿木梳压出花纹。然后用急火蒸熟,再用各种颜色涂染点画,使各种形象乖巧可爱,栩栩如生,显示出民间妙手的高超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
七月十五蒸的花馍馍晾干后,又酥又脆。过完十五后,人们往往把花馍馍吊起来晾晒,干后用来给缺奶的孩子补食。用火烧酥后,香脆可口,是孩子们难得的零食。
相传,这种习俗开始于元代末年,据说人们用互赠“面人”传递信号,至今,涞源民间有着“七月十五捏面人,八月十五杀鞑子”的说法。据说,元朝民族压迫之残酷,却是少见的。蒙古君主为维持其统治,将各族人民在政治上划分为四个等级,依次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蒙古人是第一等,最受优待;色目人是第二等,仅次于前者,也是统治者依靠的阶层(色目人指西域各部族、国家的人,名称繁多,姓氏复杂,有“各色各目”,故称之为“色目人”);汉人与南人最受歧视,而以南人尤甚。汉人指原金朝统治下的各族人民,包括汉人、契丹人、女真人、渤海人、高丽人。南人则指原南宋统治下的各族人民。这四等人的界限是森严的。各重要的官职、军职,均由蒙古人充任,不足时则用色目人。汉人不得染指。法律规定,蒙古人可以打汉人,而汉人不得还手。汉人打死蒙古人,判处死刑,蒙古人打死汉人,只罚当兵去出征了事。蒙古统治者怕汉人、南人造反,各地都派驻了蒙古兵,一县之境,少则几千,多达二三万。这样,蒙古统治者仍不能安寝,又实行甲长制。据说,官府责令汉人、南人,十户为一甲,一甲养一蒙古兵。蒙古兵也就成了这十户人家的老爷。他们要吃香喝辣,还要童男侍候,少女陪枕,专横跋扈,无恶不作。百姓人人侧目,怨气冲天。蒙古人为防不测,就下令禁止百姓私藏兵器,将铁器都收了。可菜刀不能收,就规定几户只能合用一把。这样,蒙古人仍感不安,又曾在南方等地一度明令百姓,不准围猎,不准集会,不准集众说书唱戏,甚至夜间不准到街上行走,家家户户晚上不许点灯……。然而,防不胜防,百姓还是在忍无可忍的境况下起来造反了。从十四世纪流传下来这样一个民间传说,人们在蒙军监视下难以联络,老百姓就想出了一个办法,七月十五,他们在的捏面人里恶,就利用中秋节的时候,给各家各户分送去月饼。各户的月饼打开后,都发现有一纸条,上边有条命令:中秋之夜,尽杀鞑(d)虏(对蒙古兵的贬称)。这故事叫“七月十五捏面人,八月十五杀鞑子”。
这只是其中说法之一,另一种说法于长城有关,说旧时城墙(即长城)南北发生战争时,两边的人诅咒斗法的方式,因城北人人高马大,城南人咒城北人时就杀驴煮了连驴骨分食。城南人普通长的矮小所以城北人则捏面人吃以回咒对方。
在涞源的有些地方是“七月初一捏面人,七月十五吃面人”这个习俗来源于另一种说法说是很久以前,民间发生了一场严重的瘟灾,那瘟神打算要人间一半人的命才肯罢休。真武祖师为了救人,化身为一妇人到民间教人们捏面人消灾,他传下神旨说:“七月初一人捏人,七月十五人吃人。”于是人们一进入七月就开始捏面人,到七月十五这天开始吃。到了这天,那瘟神见到人间一片人吃人的惨状,便信以为真所以就不再伤害人了,人们才得以摆脱这场瘟灾,此后每到七月十五,人们便用此象征性死亡来换取生命的法子消灾灭难。
现在我们已把七月十五当做一个喜庆团圆的日子,除个别农村仍有祭祀活动外,大部分人家都要在这天举家团圆,杀羊吃肉,城里或外地工作的子女也都要拿着礼品赶回老家孝敬老人。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
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外出旅行充满畏惧。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百姓,外出旅行之前一定要占卜,挑选吉日出行。天子即位、帝王出行、军队出征这样的国家大事,也会事先占卜,以测吉凶。比如汉文帝在即位之前犹豫...
需要防弹专座的人,非富即贵,一般都是有名的富豪或是国家领导人。大权在握或是富可敌国,都需要时刻提防遭人毒手,暗中不知道有多少枪口正对准着他们。十大世界上最贵的防弹车基本都是在原版豪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
郎德上寨,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是一个有百户人家的苗族村寨,距凯里市区29公里,距县政府雷山15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游的重点村寨之一。朗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
兰亭寺是一座千年古寺,始建于宋代哲宗元祐年(公元1086-1094年),是“院宇弘深的大寺,皇帝赐名为“兰亭禅院”(意为拜佛求学圣地),位于现在宝应县兰亭村内,兰亭村之前原为一座繁华的城镇,后由于发生...
现如今小青年们闪婚的现象非常普遍,当然离婚的现象也是不在少数,当然要离婚也要找一个可以离婚的理由,本站就来为你盘点中国之最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第十位:婚后还要AA制,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