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中喇嘛教的寺院,分布在西藏、内蒙古、青海、甘肃南部、四川和云南西北部,以及北京、山西、河北(承德)等地。喇嘛教形成于8~10世纪,在元代成为藏族地区的主要宗教。喇嘛即藏语高僧的音译。元世祖忽必烈尊西藏萨迦寺法王八思巴为“国师”,在蒙古地区传布喇嘛教,得到迅速普及,蒙古和内地都建了不少喇嘛庙。明代中叶,格鲁派(又称黄教)取代旧教,统治全部蒙藏地区。
明朝承认喇嘛教的统系,也在内地建造喇嘛寺院。清代大力尊崇喇嘛教,在西藏实行政教合一,黄教首领达赖和班禅统治全藏;内外蒙古也册封活佛分别统管境内寺院。到清代末年,藏族地区有寺4000余所,蒙古地区约1000余所,内地主要集中在北京、承德和山西五台山,有几十所。现在西藏、青海尚存一些元明时期的喇嘛寺院,内地也有个别寺塔遗物,但大量的是清代建筑。
喇嘛庙建筑中有3种形式最富有宗教艺术特征。
①都纲,原是大经堂的音译。体量巨大,柱网纵横排列,空间呈回字形。中部升高,凸出天窗,周围低平;或中部上下贯通,四周为二三层围廊。都纲原是容纳众多僧人集体习经的场所,所以需要这种空间以利采光通风,后来变成一种固定的空间法式,也常用于供佛的殿阁。
②曼荼罗,原是法坛的音译,也含有佛教关于宇宙构成模式的内容,演绎而成金刚宝座、须弥山等表现形式。其特点是井字形划分,十字轴线对称,按间隔的5个空间排列建筑。
③喇嘛塔,造型与内地传统佛塔完全不同;瓶形、单层,绝大多数为砖石结构,外面刷白,还有一些铜壳镏金或镶砌琉璃。
中国的喇嘛庙有3种基本风格。
①藏式。主要在藏族牧区,总平面自由灵活,大片建筑随地形错落,逶迤连成一片。高大的经堂、佛殿突出在低矮的僧房之上,中间又点缀以佛塔。单座建筑造型风格统一,以收分很大的石墙为主体,多数刷白,重要建筑刷红或黄色。窗洞很小,外刷黑色梯形窗套。多用平顶,檐口有棕、黑、灰色相间的饰带,有的还镶以镏金铜饰,色调浓重。某些最重要的建筑在顶部加建镏金铜瓦坡屋顶。它们建在大草原上或山崖河谷,与周围环境形成对比,显示了宗教的无上权威,艺术感染力非常强烈。
②蒙古式。有两种类型,一种和藏式相似,总平面比较自由,但主体部分格局规整,主体建筑用都纲,坡屋顶占的比重较大,装饰较华丽;另一种总平面采用内地传统佛寺形式,主体殿堂用都纲式,但造型比例和装饰都与当地传统建筑相似。
③内地式。全部用传统形式,只是主要殿堂还保持都纲式空间,并加少量藏式或蒙古式装饰。不论哪种风格,都表现出国内多民族建筑艺术相互交融的特点,并且或多或少地看出印度、尼泊尔建筑的影响。
印度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India),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南部,面积297,47万平方公里,人口8、211亿,是个多民族国家。印地语为国语,英语为官方语言和商业用语。首都新德里(New...
陕西八大怪指陕西省的关中地区(大致包括西安、咸阳、渭南、宝鸡、铜川,秦岭以北,黄土高原以南)出现的八种奇特风俗习惯。由于气候、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关中地区在衣、食、住、行、东等方面,形成了一...
严州干菜鸭是中国浙江建德传统名菜,因以水鸭和干菜合烧而得名。传说,明朝时当地一家菜店突然来了一名知府要用膳,菜店老板没有准备,为应付知府,急中生智,将未下蛋的麻鸭收拾干净,将雪里蕻干菜、肥猪肉、熟火腿...
留园在苏州阊门外留园路338号,占地约50亩,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原为明嘉靖时太仆寺少卿徐泰时的东园,清嘉庆时刘恕改建,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当时以造型优美的湖石峰十二座而著称。经清太平天国之役,苏州...
岳北位于湖南省衡山县的白果镇,与湘潭、双峰、衡阳、南岳接壤毗连。岳北人热情豪放,性格开朗,喜爱文化艺术,闻名遐迩的“岳北山歌”就出自这里,不管是田间山野还是街头巷尾,无论是耄耋老者或者是黄牙稚童,都喜...
刮街是长治平顺县一带正月十六进行的一项民俗活动,主要分布区域为平顺县北部浊漳河谷沿岸,包括北耽车、阳高、石城二乡一镇,以石城镇白杨坡村最为典型。刮街其含义是人们集中起来,借助神仙等各种力量,将村中潜藏...
英国皇家爱斯科赛马会(Royal Ascot,又称皇家赛马会)正式开幕,为期一周。作为全世界最顶级赛事,以及英国重要社交场,它吸引了来自英国和世界各地的人前来观看。英国王室重要成员包括女王,都是皇家赛...
了解太平天国历史的人都知道,金田起义前桂平紫荆山曾经发生一件关系太平天国前途命运的大事。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冯云山在紫荆山进行秘密革命活动时突然被捕入狱,拜上帝会一时群龙无首,人心浮动,组织涣...
“把玩”既是一个名词,指能握在手里触摸和欣赏的玉器雕件或核雕等。又是一个动词,握在或置在手中赏玩。“把玩”源于汉隋,最初是在帝王将相、达官显贵、文人墨客之间把玩,逐渐扩散到其他各社会阶层,经过两千多年...
普陀宗乘之庙位于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北,狮子沟南侧,占地22万平方米,为承德外八庙中规模最宏大者,建于清朝乾隆三十六(1771年),是乾隆皇帝为了庆祝他本人60寿辰和他母亲皇太后80寿辰而下旨仿西藏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