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中国的“小麦加”(甘肃·临夏)(5)

汀兰酱2024-03-19

四、“小麦加”道德文化

河州穆斯林伦理道德具有伊斯兰文化和儒家文化结合的色彩。一方面,在伦理道德观念上表现着浓厚的伊斯兰文化特色。另一方面,伊斯兰文化作为一种外域文化进入中国后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相碰撞,经过不断的适应、吸取、再加上明末清初的不少精通伊斯兰文化和儒家文化的“学者”大量译经著书用儒家的学术词语和概念阐释经典,致使河州穆斯林伦理道德有儒家文化的印迹。正因为如此,河州穆斯林道德观念与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念在许多方面不但是相通的,而且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两种文化教育的薰陶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道德规范,即:敬主顺圣、爱国爱教、遵纪守法、尊老爱幼、扬善制恶、宽容忍让、廉洁知耻、远奸近贤、扶贫济困、崇尚知识、勤俭节约、严禁浪费的优良行为规范和独具特色的“小麦加”道德文化。

五、“小麦加”饮食文化

穆斯林“清真”饮食禁忌,源于《古兰经》的规定,即:“禁止你们吃死物、血液、猪肉,以及诵非真主之名而宰杀的、勒死的、捶死的、跌死的、抵死的、野兽吃剩的动物……”。伊斯兰教禁止穆斯林食用的这些东西,是出于重视人的性灵纯洁和身体健康而制定的。与现代科学卫生的要求完全符合。

中国的“小麦加” 甘肃·临夏

临夏的“清真”食品、风味小吃、清真糕点,历来备受各族人民喜爱。品种数不胜数,具有特色的面食类有酿皮、河州包子、醪糟、蜂蜜粽子、大卤面、炒肉面、扯面、凉面、锅盔、荞粉、甜麦子、糖油糕和油炸馃馃、馓子、油香、麻花等。肉食有杂割、发子面肠、烤羊肉、手抓羊肉、桶子肉。河州手抓羊肉、桶子肉、冬乡手抓,其肉质鲜嫩,烹饪独特,醇香扑鼻,色、香、味俱佳,是冬季进补、强身健体,人们非常喜欢的美味佳肴,颇负盛名。

河州人的饮食堪称一绝。每逢佳节,街巷里飘溢着油煎食品的诱人香味,客人到家,热情的东家倒上“三泡台”碗子、五香茶,女主人很快端上来一盘刚出锅的油香,又酥又软,再抹上蜂蜜,又甜又香。每逢佳节,即有油黄面白、品种繁多,香甜酥软的油炸馃馃、酥脆味美的馓子。你正津津有味品尝的同时,又端上来糖包、肉包各一盘,随后端上来手抓羊肉、大块辣子鸡,最后端来尕面片,让客人吃的可口舒心。纯朴厚道的中国“小麦加”浓郁的民族特点和色彩斑斓的民族风情,形成了鲜明的穆斯林饮食文化。

闻名遐迩的河州清真饮食业非常发达,烹饪技艺精湛,味美价廉。既有传统民族菜肴,又可烹制河鲜海味菜肴,既做全羊大菜,也烹饪南北大菜,爆、烤、涮羊肉、独具风格、喷香扑鼻。临夏独有的特色饮料—高原山珍,“88”啤特果汁,酸甜可口,营养丰富。

中国的“小麦加” 甘肃·临夏

河州穆斯林每逢佳节、请客、婚庆摆席,端上来品种繁多、营养丰富、味美可口,久负盛名的十道、八道传统菜,是人们称道的美味佳肴,不仅穆斯林群众喜欢,其他民族也赞不绝口,这是河州“小麦加”穆斯林饮食文化的魅力。

六、编后语

古城河州,历来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各族人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共同谱写了悠久的历史,创造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

然而历代封建统治阶级为维护他们的利益,使民族宗教发展往往受到他们的愚弄和利用,历史教训极为惨痛。“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当前临夏回族自治州和全国各地一样,政通人和,经济发展,宗教和顺,社会和谐,民族团结进步,现在是历史上少有的太平盛世。我们要万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大好环境,提高自信心,更新民族意识,扬善承优,在继承和弘扬伊斯兰精神的过程中,在国家政策的保护下,全面、正确地贯彻国家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办教,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睦。各民族、各教派、各门宦之间,应从大局出发,继续坚持各行其是、互不干涉的原则,求大同、存小异,增加相互间的交流对话,增强民族内部团结。改进和提高经堂教育,培养一代爱国爱教,具有较高经学水平,文化科学水平和政治思想水平的青年阿訇。

在国家、社会、学校、老师、家长的紧密配合下,抓好子女教育,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全力配合办好民族职业教育,培养大批穆斯林大、中专学生,使其成为国家有用之才,全方位提高自身素质。

中国的“小麦加” 甘肃·临夏

我们应承认和面对历史造成的落后,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解放思想,摆脱守旧观念,与时俱进,奋起直追。抢抓机遇,加快民族经济发展步伐。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中,与其他兄弟民族一道“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只有如此,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伊斯兰优秀文化才能得到有效传承。中国“小麦加”之美誉才能得到更好地维护。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