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地处豫鄂两省交界处,境内桐柏山巍娥耸立,连绵起伏,千里淮河发源于此。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无论是自然景观,或是人文景观都十分丰富。
桐柏不仅是南北气候的分界岭,也是南北文化的交汇处。从月河战国贵族墓地及汉代冶炼遗址、平氏等地出土的大批文物来看,早在四、五千年前,桐柏的祖先便在这片富饶秀丽的热土上繁衍生息,用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才智,创造着淮河文明。从许多碑文中可以看到,在宋代,桐柏就儒、佛、道教并存,南北文化兼容。特殊的地理位置,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淮源文化。桐柏无论是舞狮、旱船、高桡、山歌、民歌、皮影戏、渔鼓婚丧嫁娶等民间文化或风土民情,既体现了中原文化的共性,又有鲜明的淮源山区特点。桐柏就许多璀璨夺目的淮源文化宝库中,采撷一块瑰宝——桐柏山歌。
桐柏山歌兴起的确切时间已无文字记载可考,它的鼎兴时期当属五十年代。那时,刚翻身的农民,获得了土地,翻身做了主人,安居乐业,劳动积极性空前高涨,因此,民间艺术也得到了空前繁荣。衰败于六十年代末期,文化革命的左倾思潮,把一切民间艺术都斥为封资修的东西,一律受到批判和摒弃。拨乱反正后,尽管对这些民间艺术做了一些抢救工作,但因一些老艺人的相继去逝,加之当代文明的冲击,过去在田间地头随时都可以听到的桐柏山歌、逐渐销声匿迹了。但桐柏山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繁若星海的华厦文化中仍不失为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桐柏山歌,作为一种独具地方色彩的民间文艺形式,无论是格式,还是曲调唱法,都有鲜明的地域特点。流传至今的桐柏山歌,据不完全统计,有数百首。
桐柏山歌艺术表现自然流畅,内容丰富多彩,既有反映生活生产知识、劳动场面的,也有反映民间疾苦、男女相爱的;还有部分山歌,把历史知识、历史人物、神话传说融入其中,这是它的一大显著特色。
桐柏山歌多是七言五句,十分独特。而无论江南小调,还是壮族民歌、草原情歌,就其体裁格式而言,大多为七言四句,比如壮族民歌“山歌好比春江水”:“唱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滩险弯又多。”就是七言四句。
桐柏山歌的七言五句,大多采用比兴手法,即第一句说明是唱什么的,二三四句是比兴,最后一句画龙点睛,点明主题。以“但愿鲤鱼不返潭”为例:
“姑娘打起青阳伞,好比鲤鱼跳上滩,鲤鱼上滩用网打,撒网容易收网难,但愿鲤鱼不返潭。”
第一句为起联,点明是首情歌,第二句比喻,三四句比兴展开,最后一句点明主题,很有艺术技巧。“潭”字谐音“谈”,即谈恋爱不要反悔之意,写得含蓄幽默,这是其他地方民歌中少有的。
“桐柏山歌从内容上大致可分为:述古歌、情歌、时政歌、农事歌、劝诫歌、仪式歌等。”桐柏县文广新局局长郭军道。
农事歌,又叫时令歌,老百姓根据长期的生产生活经验积累,根据不同时令安排生产,提示生产中注意事项,或描绘生产劳动场面,传达劳动中的乐趣,它既是农业生产知识、经验的传播与交流,也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
比如“种麦歌”:“过罢寒露到霜降,莫误种麦好时光,上足粪肥选好种,打碎坷垃压住墒,明年粮食堆满仓。”
还有“车水歌”:“六月里来是三伏,水车架在河里头,不怕老天不下雨,车得淮河水倒流,拿不住黄鳝拿泥鳅。”
仪式歌,主要包括礼俗仪式、祭奠仪式上演唱的歌曲,歌词讲韵律,抑扬顿挫,音韵和谐,内容多是吉利恭维话,格式固定,广为流传。
如“结婚歌”:“鞭炮一响喜洋洋,红喜对子贴满堂。好像玉龙配凤凰,过年得个状元郎。”
“撒床歌”:“吃罢饭啊坐客堂,东家请我来撒床,行步来到天井院,金银鹅鸭两池塘,行步来到你中堂,往上一望明灯蜡烛亮光光。”
桐柏山歌中还有不少劝人向善的劝诫歌,有妻劝夫的、有父教子的、有朋友相劝的,大多采用比喻的戏谏方式,语重心长。
比如“妹妹劝哥莫赌博”:“妹妹劝哥莫赌博,染上恶习不乐和,赢钱朋友要吃喝,输钱要把衣服剥,赢钱输钱都下作。”
此外,桐柏山歌中还有根据生产生活场景,即兴编唱的山歌,用桐柏杂调、小调、曲子词等音乐形式演唱,听来妙趣横生。
迢迢牵牛星两汉 佚名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燕歌行二首·其一魏 曹丕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
根据美国CNN的研究,认为七种最让阿根廷人喜欢的食物如下:1、烤肉 Asado虽然这道菜在其他国家不过被称为“烧烤”,不过阿根廷的烧烤却是具有相当学问的,对于阿根廷人来说,没有什么比家庭烧烤或与朋友在...
春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节日,俗称“过年”。农历正月初一,即大年初一,也称“元日”或“元旦”。“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元是首的意思,“三元”就是一年的开始、四季的开始、12个月的开...
中国古代阅兵有数千年的历史,第一部编年史《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指国家的公祭仪式,“戎”是国家的军事行动或战争。阅兵仪式,既是“祀”,也是“戎”,是当之无愧的国家大事。孟津观兵伐纣...
在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广场的绿树鲜花中,一座标志性建筑巍然矗立,这就是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这座为纪念对日作战中英勇牺牲的23名苏联红军贝加尔湖方面军飞行员而修建的纪念塔,是当时苏军在东北各地所建纪念塔建筑...
“百鸟衣” 是苗家人不老的传说。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就流传着“百鸟衣节”这个古老的节日。在杆洞乡,苗家每年都会欢度这个盛会。苗家人无论男女老少,个个身穿节日盛装,精神饱满,围在村中的平地上。苗哥们兴高采...
“青砖碧瓦古民房,翘角雕檐图画廊。”好一幅炊烟袅袅、生活安详的民居图景,这就是广西灌阳县月岭村今天的写照。被称为桂北民居“神秘的大观园”的月岭村,以规划得体,施工精巧的古民居建筑而成名,现在是广西重点...
沈万三故居,位于周庄镇东垞。是周庄富贵园根据历史资料和历史原貌,在原址精心设计、精心修建、精心布置的仿明式建筑。故居参照沈万三致富的各种传说、经商的坎坷历史、一生的传奇经历和沈家生活起居的场景,通过铜...
宁阳朱氏唢呐,系家庭传承,发源于山东省宁阳县茅庄乡,已有100余年历史,由朱序河一家人一代代传承下来。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数代传承人不断总结、吸收本地优秀的戏曲文化及一些民间小调,形成了自己固定的形式...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张家界市境内。1982年9月25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将原来的张家界林场正式命名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也是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1992年12月,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