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中国在海外唯一完整古宅(荫余堂)(2)

惆怅2023-07-30

一个关键的人物

黄家人告诉她,他们刚刚决定把它卖掉,“你想不想要?”

荫余堂被卖掉,促成此事两个关键人物是南希·柏林纳和王树楷。

据公开资料,南希北京的中央美术学院学习过中国艺术史,到过黄村;南希回国后,成为美国萨勒姆小镇迪美博物馆的中国艺术主管,生出搬一座徽州古民居到美国展览的设想。

一篇回忆文章中称,1996年南希重访黄村时,黄家人因荫余堂年久失修正投票要卖掉荫余堂。南希这样讲述:这一次,里面有人,门也开着,于是她走了进去。黄家人告诉她,他们刚刚决定把它卖掉,“你想不想要?”

另一个版本也是1996年,据公开记述,在美国工作多年的华人王树楷作为南希的助手来到徽州挑选民居;历时一年多的时间,王树楷走遍了徽州大小村落,先是从1000多座老房子中选出600座,又从600座里选出60座,再选出6座;最终选定荫余堂。

黄永泰、黄纪先和南希、王树楷都很熟。黄永泰说,起初南希和王树楷并没有选定要哪一所民宅,是当年王树楷问了他和黄纪先,他们告诉王,荫余堂正打算要卖掉,王和南希才去了荫余堂。

在南希的推动下,荫余堂的美国展出计划得到世界最大的投资公司Fidelity及其基金会的1.25亿美元的支持,并作为中美文化交流计划的一个项目。

中国在海外唯一完整古宅 荫余堂

一个现实的结局

徽州古民居一律不准流出古徽州地区

黄纪先说,荫余堂卖给美国后,黄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个叫中美徽文化研究院的组织投入200多万元对黄村大进士第、中宪第进行全面维修,“还花很钱修公路、广场等。荫余堂到美国后,黄村出名了,那几年好多外国学者和学生到黄村来。”如今,在黄村的进士第中,挂着多张美国、法国等国家的学生到黄村旅游和体验生活的照片,外国学生和村民一起放牛、做饭等,这被黄村看成是“国际化”的起点。

休宁县文物局局长汪涛说,当年荫余堂被卖给美国是作为中美文化的一个交流项目,也是经过市里和省里的同意的;1997年9月,安徽省就已颁布《皖南古民居保护条例》,将皖南地区古村落遗存的古民居、祠堂、牌坊等全归于“皖南古民居”范畴加以保护;依据这一条例规定,1911年以前“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民用建筑均在保护之列,未经政府部门批准,不得拆除或买卖。此后,安徽省又制定《徽州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总体规划》,获得文化部的批准并实施;该《规划》中,明令禁止购买徽州古民居进行整体搬迁等行为,并规定徽州古民居一律不准流出古徽州地区。另一面,“荫余堂让游客更好地理解中国普通家庭的生活。其拆除和重建的过程,也为美国人提供了学习中国房屋传统建筑的独特机会”

荫余堂让美国人学习中国建筑?

荫余堂作为美国迪美博物馆内的“明星”,“待遇”自然不薄。博物馆专为荫余堂设计了一个交互式网站,供游客和网民在线观看荫余堂的相关背景知识。网站以颇具中国特色的橙红色为底色,左边“蔭餘堂”三个繁体汉字赫然在目,旁边还“盖有”印章,右边则是荫余堂的正门外观照片,下面配以英文介绍。除荫余堂的历史、建筑布局、内部装饰等介绍外,网站内还贴出不少照片展示荫余堂的风貌和特色。

荫余堂先后共经历过四次标注,第一次是在该房屋建筑时中国工匠所创,第二次则是在1997年的拆除过程中。1998年2月,当它抵达美国后,美方又使用线和纸对其进行了标注。中国标签被翻译成英文,每个部件都被录入数据库。当在马萨诸塞州卸货时,南希对其进行了清点和分类。2000年6月,专做保护工作的建筑师为其创造了永久性的标签。

中国在海外唯一完整古宅 荫余堂

在迪美博物馆看来,荫余堂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它和许多中国的历史性古建筑不同。荫余堂不属于任何名人,因此它可以让游客更好地理解中国普通家庭的生活。其拆除和重建的过程,也为美国人提供了学习中国房屋传统建筑的独特机会。

为保持荫余堂及其历史的完整性,博物馆付出了很多心血。由来自中美两国的建筑保护专家、传统工匠、艺术家及学者组成了一支团队,共同为荫余堂的最终展出而工作。他们严格遵守建筑保护工作的指导方针,尽可能多地将原始物件保留。随后,在经历了复杂的工序之后,荫余堂最终于2003年6月正式向公众开放。

荫余堂是于1800-1825年间(清朝嘉庆年代),由黄姓富商建盖,先后有8代黄家子孙居住。原坐落在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黄村的“荫余堂”,占地4500平方呎,是一栋峡谷层楼、四水归堂的开井院落,内有16间卧室、中堂、贮藏室、天井、鱼池、马头墙,富有典型徽州民宅建筑特色。除了建筑本身,碧波地博物馆也购置原陈设在该屋中的家具、摆设,由中美匠师合作把“荫余堂”修复成80年代、原屋主黄氏家族最后居住时面貌。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