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县五凤镇的白岩(安家沟)山歌,是白岩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金堂近年来发掘整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之一,是独具特色的白岩文化。龙泉山脉中段的白岩村分布在七座山、四条沟的11.08平方公里的群山之中,辖区内最高峰,海拔886米,放眼望去,苍翠的山峦、高耸的巨崖、叮咚的泉水、暗藏的玄关,不经意间远山不时传来高亢激昂或婉转悠扬的山歌,当真是有山有水有天籁的好地方。
白岩山歌是百姓以劳作为背景、以人文自然为内容、以吼唱的表现形式而展示于世,其旨在聚气凝力、统一步伐、活跃气氛、解除烦恼等。是当地村民从最初的劳作、修房、造屋、筑坝、砌堤,到后的开山、筑路、兴建水利以及婚丧嫁娶,在长期的劳动生产活动中,他们将原乡生活习俗与民间歌谣一并带进了大山,以此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吼起“山歌”打天下。这些山歌历经数百年的口口相传,形成了一部完整的白岩山山歌。
在这些山歌中,犹以抬工号子著名,《开山歌》即是其中的代表之作,是当地石匠用来增加娱乐、提高气氛、缓解疲劳、协调动作、集中力量的地方歌曲,一般由一人领唱前句,众人接唱后句,意思都简单易懂,搞笑、诙谐、提神、醒脑,喻意深刻。“开山山歌”一声吼,吼出了力聚千钧、奋力一博的山崩地裂之势;“拉石山歌”一唱一和,和出了步调一致、干劲冲天的轻松愉悦之景。不同的抬工号子彼此间风格各异,辽亮高亢的吼声、整齐有力的呼喊,粗犷豪壮。对于撬石和抬石这两个劳动强度较轻的号子,需要动作协调,节拍清晰、规整划一、节奏鲜明,多为呼应式对句结构,柔和流畅、轻快活跃、稳健有力。
在安家沟,85岁高龄的白岩山歌指定传承人庄兴太老人及其同伴至今唱起山歌来仍然兴奋不已,兴趣不减当年,回忆起这世代留传下来的山歌和曾经伴随他们一生的山歌,话语滔滔不绝。这些带给山里人快乐、解除他们烦恼的山歌,今天却因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传唱人的一天一天地老去,世代相传的山歌正在逐渐消失,甚至销声匿迹。
白岩山歌“抬工号子”传承人名录(2016年6月):
传承人:庄兴太 1931年生 85岁 白岩村7组
传承者:李果林 1953年生 64岁 白岩村7组
庄德良 1963年生 54岁 白岩村7组
庄兴平 1934年生 82岁 白岩村7组
庄德银 1959年生 59岁 白岩村7组
庄德龙 1963年生 54岁 白岩村7组
潞安大鼓是北方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鼓书暨鼓曲形式,又称“潞安老调”,因流行于古潞安府(今山西长治)一带而得名,另外还有“干板腔”和“潞安鼓书”等别称。早在清乾隆三年便有驰名于上党一带的鼓书艺人路占元...
所罗门群岛(Solomon Islands)是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方,巴布亚新几内亚东方,是英联邦成员之一。所罗门群岛的首都霍尼亚拉(Honiara),全国有87种方言,通用皮钦语,官...
土库曼斯坦的饮食较为广泛地使用胡椒、洋葱、茴香、薄荷等调味品是土库曼斯坦乃至中亚厨艺的一大特色。比较有名的土库曼传统食品有烤肉、抓饭、烤馕、烤肉饼、炸馓子和包子等,饮料以茶为主,夏天人们往往喝酸骆驼奶...
玻璃银光刻是在制镜基础上进行的美术创作,即在玻璃上作画,故而又称“镜画”。又因其在镜画中的线条都是银色的,所以通称“玻璃银光刻”。约在民国初期,上海市场的衣柜门上出现了一种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的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
孟加拉国人以米饭为主食,也喜欢各种各样的甜食。他们对中餐倍加喜欢。当地人除了在高级饭馆或正式社交场合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用右手抓食取饭。男子和妇女通常是分开就餐。家中妇女常在男子吃过饭之后才用餐。在吃...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民间音乐主要包涵在传统的春节社火、木偶戏、锁呐和南北山区山民们哼唱的山歌,目前已濒临失传。传统社火曲传统社火主要有步社火、夜社火等形式。其中主要传唱的社火曲普遍为《渡船曲》,小曲有《十...
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服饰的款式略异,但基本构件一致。男痕迹由对襟白衬衫、黑领褂、大筒裤、剪口布鞋等件组成。女装由蓝、白、雅布(淡蓝)等色布制成的右衽大襟衬衫、领褂、围腰(围裙)、飘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