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行地区是“上海县 城隍” 秦裕伯的故土。当地人文历史悠久,尽管地区政权机构名称多变,其辖区大小始终不变,时达211年,因此文脉清晰,遗存丰富,形成独特的文化空间。 陈行人说话不忌土气,方言口音独特,各村宅大多有能唱善说者,因此当地传说、歌谣、谚语等蕴藏量较大,而且传承有序,记录丰富。
尤其是清代至民国初,当地拥有几代“问俗闲翁”,汇编出《上海县竹枝词》、《沪谚》、《沪谚外编》等众多俗文学资料,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被中外民间文化研究者视作上海地区原创性代表作。
同时,在近代流传中,催生了陈行宣卷、浦东钹子书等民间艺术新样式,丰富了竹枝词、棹歌的民俗风韵。
1、田头山歌
《沪谚外编》收录山歌100余首。《民间文学集成上海县卷》收录的四句头山歌34首、答还山歌20首、踏车山歌2首,多数来自陈行地区。周曙明汇编的《上海浦东民间童谣选》收录了248首童谣,大多至今在当地流传。
2、民谚俚语
胡祖德收集、汇编的《沪谚》,内容极为丰富,编入上海地区俚谚近2000则,每则有“读音”与“义典注释”,按诗韵四声排列。
3、故事传说
1986年民间文学普查时,当地口头采录到近百个民间故事、传说。2006年收入《民间故事全书上海闵行卷》的就有40多篇故事和传说,大多是地方风物和风俗传说。当地对众多历史遗存均有传说相传,对众多民俗事像自有“由来”说法。
4、谜语、隐语(切口)
5、宝卷唱本
胡祖德《沪谚外编》收录有《花名宝卷》、《怀胎宝卷》以及《白娘娘报恩》、《小方卿道情》、《斩白獭》、《卖妹成亲》、《陆雅臣卖娘子》、《孟姜女寻夫》、《张凤山卖布送人情》、《庵堂相会》、《陈九仙求子》、《僧鞋记》等唱本。
如果不是参与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的申报,陈行地区流行的民俗谚语并没有被确定为“沪谚”。最初,它被称为“陈行民间文学”,囊括了“五项集成”。但是在2007年申报市级“非遗”名录的时候,专家认为“民间文学”概念太宽泛,不如改成“陈行谣谚”。虽然“陈行谣谚”听起来像是“陈行谣言”,让陈行人不太高兴,不过专业人士指出《古谣谚》一书在学术界人尽皆知。于是,还是以“陈行谣谚”的名字参与了2008年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的申请——结果,没成功。
张乃清随即请来北京专家“会诊”,得出定位不够准确的结论。“陈行”虽然是上海城隍老爷的出生地,从清代起就有21个村的建制,无论“上海”的历史和地域如何变迁、划分,“陈行”700多年来始终在“上海”地界。虽然近些年在行政上划入浦江镇,不过“陈行”这一名字在长三角地区还是知名度很高的。但是,走向全国的话,肯定是“沪”比“陈行”名气大。因此,第三次更名为“沪谚”。
情人山头对唱歌(一)男:山歌没人起头我起头林光唱到西街头街上看看无限好 好比温州和杭州女:山歌很早妹起头天亮唱到没日头东边唱到水南户西边唱到张山沟男:唱起山歌没因由想妹和我同个枕头女:杜鹃开花红辣辣好...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
武当武术的发源地在湖北武当山,其创始人是元末明初的武当道人张三丰。张三丰将《易经》和《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重要养生健身价值,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体的武当武术。武当武术具...
人类和所有生物都需要空气生存,受过污染的空气对人体是有害的,好的空气质量能带给人更高的生活质量,大多人都在追求健康的生活。大家知道世界十大空气质量最好的国家吗,现在一起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世界十大空气...
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因县城襟带丹江、背依凤冠山而得名,属商洛市管辖。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河谷相间,呈“掌”状地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 的土石山区县。全县森林覆盖率70%,是...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