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著名艺术史家丹纳(Hippolyte Adoiphe Taine,1828—1893)在其重要著作《艺术哲学》开篇即指出“认定一件艺术品不是孤立的,在于找出艺术品所从属的,并能解释艺术品的总体”⑦。任何艺术形式的产生,都是社会经济基础、生活形态、社会意识和文化观念的反映。艺术作品是艺术的真实存在,是艺术价值的真正载体,又是一个独立的整体,它包含着丰富的内容,集中地体现了人类的审美经验、审美意识和审美创造。⑧建水特有的自然、文化生态环境是建水陶艺术特色产生和形成的基础。反之,建水陶的艺术特征也反映出建水文人文化、民间文化、乡土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相互交融和生发的多元文化形态。
建水陶自明末清初形成完整的工艺体系和艺术语言以来,便有大批地方文人的介入。这种介入,不仅仅是争相拥有和把玩,而是直接参与到器物设计和制作的工作中,这一点如同历史上陆子刚制玉;朱三松、李流芳刻竹;陈曼生、梅调鼎制宜兴壶;方于鲁、程君房制墨;西泠八家制印等,都是文人雅士参与工艺制作的最佳例证。文人们不仅研究各种器物的制作技术,更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并将自我的人生观念与文化取向植入器物之中,使其获得更加丰实的文化内涵。究其根本,无论是奇石印章还是竹刻陶瓷,都具有坚固耐久,适合把玩的物质性特征,比之诵读之性的诗文,可见可玩;比之纸绢之质的书画,坚固耐久,便于收藏,也更能承载文人们的精神理想和艺术情操。明代末期至民国年间,金石之学大兴,崇古之风尤盛,无论达官显贵还是各地文人都沉溺于寻碑访古,把弄器物。所谓“人无一癖,不可与交”,如果一个文人是器物的癖好者,他将更容易与上层文人建立联系并进入他理想中的文化阶层。在“尚物”这个文化观念的深刻影响下,众多地方工艺也成为文人们关注和研究的对象,大大地促进了传统工艺由一般性制作向艺术造物观念转变的进程,也逐渐形成了民间工艺以文人艺术价值标准为判断的评价体系。
再者,通过刻填技术,在不打破建水陶原有工艺体系的基础上,就能够便利而有效地将传统书画艺术转嫁为建水陶器物的表面装饰。⑨建水陶可绘制和需刻填的工艺特点,使其成为集诗文、书法、绘画、镌刻、雕塑等艺术形式于一体的造物艺术,它的出现自然会引起文化阶层的关注和介入。正是由于大量精通诗词书画之道的文人参与,建水陶艺术才真正由原来以满足实用为主的器物制作,上升为主动追求艺术精神和文化内涵的更高境界。据史料记载及现今留存的建水陶实物来看,清代以来,建水知名文人如:王克敏、沈河清、王垂书、刘光烈、王定一、王式稷、王宪斌、李月桥、萧茂元、高怀清、邱梦崧等都曾参直接与到建水陶的创作和生产过程之中,并有大量作品存世。这些人中,有的是进士举人,有的以诗文著称,有的以书画名世,都为建水陶艺术风格的形成,乃至工艺技法的变革做出过重要贡献。直到如今,是否为书画名家、文人学者绘制陶坯,仍然是建水陶作品的价值高低的决定性因素,虽然这个观点有失偏颇,但从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文人文化对建水陶艺术的深刻影响,以及大众以文人文化含有量作为建水陶价值判断标准的认同。
建水陶产生于民间,在劳动中创造。虽然它的发展和传播受到文人文化的极大影响,但建水陶本质上依然是“过着百姓生活的人所生产的商品,……在面对大地的劳动生活中,总会有正直的、健康的东西”⑩。每个民族和地区都有着不同的生活习俗,它表现在民间信仰、宗教文化、日常起居、岁令时节、习惯礼仪等诸多方面,并且以语言、行为、文学或艺术的方式来表现,这些表现方式常常相互渗透、融合,形成多元、复杂的民间文化现象。建水陶艺术从其产生伊始就与劳动者的生活发生着直接联系,它的创造和民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在建水陶造物史上器形最具代表性的烟斗和气锅,都是建水民间百姓最常用的生活器具。
民间造物艺术不仅根植于实用,更是一种生活和情感的表述方式,是造物者和造物之间,器物与使用者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民间造物者往往利用造物本身作为情感抒发的媒介,因此,也就决定了民间造物艺术的朴素和纯真。人生理念、道德标准的宣扬,行为方式、价值判断的教化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社会功能。在建水陶绘制艺术的题材上,书法大多题写名人诗词、经典摘句、治家格言和处事准则,绘画常以梅兰竹菊、山水雅士、历史典故、戏曲人物为题材。建水陶作为可长久保存的器物,在民间常常作为相互馈赠的礼物,不仅表述着赠送者的人生理想也展现了对受赠者的美好期望。不论建水陶的装饰内容还是赠送者、受赠者的姓名款识,都是民间文化传统的体现,也直接地反映了建水陶在民众生活中的文化特征、道德判断、审美习俗和日常教化功能。
上下九代宗亲称谓自己以上称谓:生己者为父母,父之父为祖,祖父之父为曾祖,曾祖之父为高祖,高祖之父为天祖,天祖之父为烈祖,烈祖之父为太祖,太祖之父为远祖,远祖之父为鼻祖。即:父、祖、曾、高、天、烈、太、...
九龙池,位于牟平区玉林店镇东南昆嵛(yú)山北麓的苍山之西,有高约百米的悬崖石壁,居中梯列9个大小不等的天然石池,大的直径约有丈余,小的数米,自上而下,瀑布常年川流不息,池水清澈见底,唤做“九龙池”。...
早先年,吉林省梨树县梨树城叫“奉化屯”。传说在这以前叫“凤凰屯”。当时根本没有什么屯名,只住着几户穷人家。屯里有一对青年男女,小伙子名叫桂阳,忠厚老实,吃苦耐劳;姑娘名叫玉凤,温柔憨厚,心灵手巧。他俩...
法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杰出的文化和独特的习俗。在婚礼习俗方面,自本世纪60年代后期起,一股“性解放”的思潮冲击着法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和婚姻模式,青年男女中间流行不履行结婚手续、不举办婚礼仪式的“未婚同居”...
青海藏族民歌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和本身的演变,依然具有音调悠长、音域宽广、节奏自由并能随歌伴舞的特点。青海藏族民歌按其结构和表达形式分为“鲁”和“谐”两大类。“鲁体”民歌一般句数不等,有三五六句不等,每...
我们经常能在诗文中看到古人用“鸿雁”代称书信,比如黄庭坚那首有名的《寄黄几复》“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比如李清照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那么,为什么书信又称为“鸿雁”呢?...
务川仡佬族的木雕、石雕历史悠久,造型生动,写实写真兼备,装饰性强。多以龙凤、狮虎蝙蝠、麒麟等瑞兽、花草、鸟雀、鱼虫以及神话故事、传说为题材。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用浮雕、镂花等技艺刻于木、勒于石、饰于...
商州农村,年轻女娃跟男娃订婚不叫相亲叫看家。由此形成了独特的“看家馍”习俗。看家一般是由媒人领着女娃及其直系亲属如:妈嫂姐妹,七姑八姨,事先订好日子。这天早上男娃专门在门外盯梢,一旦发现《看家的》走到...
回回堂位于江苏扬州市运河东岸。包括清代中期建立的清真寺和阿拉伯伊斯兰教传教士普哈丁的墓园。据碑刻记载,普哈丁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第十六世裔孙。南宋时来中国传教,病逝后葬于今回回堂。墓为阿拉伯式建...
达斡尔族信奉萨满教。萨满教是原始社会氏族制度表现的一种形式。以崇拜大自然,图腾,始祖为三大内容。“万物有灵”是萨满教的核心。萨满教的兴起和发展有较强的地域特色,是与原始狩猎时代倚赖大自然意示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