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社会,婚丧嫁娶是人生大事,礼数极重。老北京是首善之区,聘礼尤其讲究,分大聘礼、小聘礼之分。
小聘礼即订盟之礼,相当于现在人所说的订婚礼,需置备的礼物为新娘衣物、新娘首饰、洋酒、果饼等,有趣的是,老北京一直将洋酒作为聘礼。这可能与明清时期北京对外交流较多有关,各国使节来京,都会有商团随行,顺便来京贩卖,美其名曰进贡。特别是明朝,皇帝回礼价值明显高于贡品,周边各国均觉得有空子可钻,故频繁来贡,致明政府难以负担,只好规定对方来贡次数及随行人员数量,但严格守约者不多。
到了清朝,会事先要求对方贡使提交礼物名单,好对等还礼,但这也引起了很多外交误会,毕竟别人来送礼,却先要确定对方送什么,实在有些不礼貌,后来英使马戛尔尼和俄使戈洛夫金对此极为不满,认为是清朝封闭、颟顸的具体表现。其实,清廷也是无可奈何,既要充面子,又不肯当冤大头。
此外,明末清初期间,北京生活着许多传教士,他们自酿葡萄酒,得到康熙、雍正、乾隆几代皇帝的喜爱。马戛尔尼访华时,乾隆曾用葡萄酒招待,马戛尔尼说,这种酒至少不比当时欧洲最好的葡萄酒差。所以,老北京对洋酒可能并不陌生。
至于大聘礼,又称完聘之礼。具婚书、聘金、币帛(首饰)等物,署“纳币之敬”送往女家,女家也随轻重而回报。完聘礼物由媒人等作陪,送往女家。老北京的规矩是送新娘穿戴用品、洋酒、活鹅等,份额比小聘礼要重。
令人好奇的是,为何要送活鹅,因为其他地区大聘礼多送活鸡。
传说古有一个樵夫,与妻结婚10年无子,一只仙鸡托梦,说:“你们吃了我的肉,就会怀孕生子。”第二天樵夫上山砍柴时,果然抓到一对五彩斑斓的活鸡,食其肉后,果然生子。鸡主“吉”,又能送子,所以按一般规矩要送6只,且必须是阉鸡,因为阉鸡的羽毛更丰满。
那么,为何老北京却送活鹅呢?以至于鹅肉比鸡肉要贵数倍。这可能是上古遗风,出自诗经“雍雍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意思是旭日初升,大雁鸣叫,男方要抓紧时间,因为二月就将正式举行婚礼。古人将大雁视为婚姻的象征,因为大雁最重夫妻感情,一方死掉,另一方会选择自杀。周代时聘礼需送大雁,以示忠诚于婚姻,但大雁不易捕猎,所以渐渐用大雁驯化的鹅来替代。
其实,以鹅作聘礼的情况并非老北京独有,据《泰泉乡礼》记载:“凡三等人户之下聘,用酒一埕、鹅二只、各布二匹、茶一盒。”北方不产茶,但鹅、酒并不难得。泰泉是明代黄佐的字,他是广东人,他这本书记载的是岭南风俗。至于谁影响谁,那就说不清了。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
武当武术的发源地在湖北武当山,其创始人是元末明初的武当道人张三丰。张三丰将《易经》和《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重要养生健身价值,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体的武当武术。武当武术具...
人类和所有生物都需要空气生存,受过污染的空气对人体是有害的,好的空气质量能带给人更高的生活质量,大多人都在追求健康的生活。大家知道世界十大空气质量最好的国家吗,现在一起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世界十大空气...
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因县城襟带丹江、背依凤冠山而得名,属商洛市管辖。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河谷相间,呈“掌”状地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 的土石山区县。全县森林覆盖率70%,是...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