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歙县民间汪华崇仰习俗(3)

顾清辞2024-02-15

隆重的村祭场面

歙县汪王祭的主要动机是保安,后世许多村坊多称汪王祭为保安会,这从清乾隆歙县知县张佩芳《重修汪王庙碑记》中可略窥端倪。

“自王之没千百年来,此州之人所以荷王御灾疠而庆丰年者固其常;而每有兵警辄赖王神威攘却,即暴者至境,咸震慴不敢逞,民获以安,若王之生镇于州也。”[6]

人们认为,年年行王祭,如拥王生前坐镇六州,就能御灾疠,攘兵警,故虔诚为之。祭期多选在正月十八(汪华诞日)、三月三(汪华忌日),以正月十八为隆重。时值元宵,遂与元宵纪念活动合并,总其名目曰保安。三月三日祭多与春社祭合,虽称社祭,汪王祭却是其中重头戏。除祈全社人畜平安外,还祈五谷四季无灾害。又因二月二有个土地节,一些地方演变为将社祭提前至二月合并土地节举行,致有“二月社祭”之称。

无论祭祀规模大小,举祭前都将汪王或夫人或其七、八、九子像抬入宗祠,供入享堂的临时神坛或龛座,与祖先一同接受族众的顶礼膜拜。歙东溪头叶氏抬汪王及通真太子像入祠后,立即组织仪式,派人去河边焚香化纸,“买水”为王像净拭全身,换穿新袍,重行安座仪式。时鼓乐齐鸣,全族跪拜,庄严而肃穆。歙南洪琴抬汪王夫妇及七、八、九子像入祠后,将汪王与三子像供享堂,夫人像却供于享堂照壁后,与汪王背对背。说是夫妻在世经常争吵,分供希望他们各自安座,不再反目,很是有趣。洪琴汪氏祠享堂左首搭一小高台,上立司仪二人。神像前长案桌摆祭品二十四盏,巨烛高烧,香烟氤氲。行祭时,二司仪高声喊赞,指挥八名喇叭吹手、二十四名礼生走各种队形舞拜,名之为“大抄场”。

入夜,族人排班入祠祭拜、许愿、还愿,各呈供祭品。随后,徽戏灯棚班集祭厅唱戏酬神。歙南中村元宵汪王祭则要搭龙阁殿。祠堂前要扎一大型彩牌楼,悬联挂灯。祠堂享堂搭建神殿,用竹扎纸糊成两条盘柱龙,盘于堂前两根大显柱上,两龙头相对处挂一盏小珠灯,谓“二龙戏珠”。殿内遍布彩幕、彩绦、彩花,挂有形态各异的三十六盏大灯。有四板(角)灯、六板灯、走马灯、状元灯(方形,画状元像)、八仙灯等等,极尽辉煌。自正月十四至十六,抬汪王为首的各神像上殿供奉,有供品七十二盏。十八日,游汪王及诸神像于村衢,游毕抬像归庙。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