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江津民俗之“塘河婚俗”(2)

富贵酱2024-03-30

热闹的塘河婚俗

唢呐声声,塘河古镇老街的迎亲队伍来了,穿着红黄礼服的迎亲队伍跳着舞蹈,抬着一顶装饰精美的大红花轿在老街中左摇右晃地前行。街上的居民纷纷推开自家木门围观,互相猜测着,轿中究竟是谁家的千金呢?——一场塘河婚俗的情景表演,还原了当年人们结婚时的喜庆气氛。

塘河婚俗有着很早的历史。据《塘河乡志》载,塘河婚俗始于宋代,兴盛于明代,清朝时期普及到周边贵州的习水、赤水,四川的合江,重庆的永川、綦江、江津等地区。在塘河婚俗最繁盛的时期,每逢“良辰吉日”都可以看到大大小小几十条迎亲长龙在古镇上来来回回。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四清”运动和“文革”运动,要求“破除一切旧习俗”,塘河婚俗被认为是“封建余孽”。在那个年代,塘河被砸烂的花轿不下百顶。特别是做工精细,工艺考究的名轿更是在劫难逃。唯一值得欣慰的是,一顶有着280余年历史的名轿因为被藏之深山,最终才能幸免于难。在那个时代,塘河婚俗几乎成了人们的禁忌话题,差点消散在历史的尘埃中。

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思想也逐渐得到解放,过去传统的结婚习俗又开始慢慢恢复,在街头或者田垄间可以再次看见塘河婚俗的迎亲长队。在塘河甚至有了专门从事婚俗一条龙服务的个体户,抬轿的队伍最多时达80多人。

2007年5月,塘河婚俗进入重庆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是在这一年,比利时国家电视台为拍摄北京奥运会的宣传片,在中国挑选了4个地方的民俗文化,塘河婚俗就是其一。随后,塘河婚俗又成为“中国·重庆·江津七夕东方爱情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体验环节。

塘河古镇至今还保留千年的塘河婚俗,曾是重庆的永川、巴南、綦江、及四川合江、贵州的赤水、习水等县市非常盛行的一种结婚习俗。塘河婚俗是塘河人们在长期的劳动、生活、建立婚姻家庭中形成的一种人生礼俗。

按塘河的婚礼习俗举办一场婚庆活动,需耗资2万元左右。新人除了乘花轿,新娘着凤冠霞帔,新郎穿长马褂、胸戴大红花等普通、常见的礼仪外,还有坚持婚前说媒、做相(订婚)、开庚、男女双方置办婚嫁用品,婚礼时的回车马、不分辈分的闹房,以及婚后在婆家参厨、谢媒、回门等旧习俗。

新娘上花轿前,要完成的仪式仅‘出阁’一项就有踩斗、丢筷子、骂媒、父亲压轿、哥哥背上轿、哭嫁六个内容。哭嫁的顺序为哭爹娘、哭婶婶、哭叔娘和哭姐妹。比如哭爹娘,新娘的唱词是:女儿家女儿外相,十七八岁选才郎,倘若奴身是男儿,早晚二时奉高堂。自己的爹娘糍粑心,人家的爹娘两样心。

婚礼期间,新人入洞房后的“抢凳子”是新郎新娘最紧张和勇猛的时刻,谁先坐下,预言了今后谁在家中说话算数的结局。就算是现在选择塘河婚俗的年轻人,结婚庆典中依然注重这个环节。夫妻俩决不会有谦让,洞房门一推开,两人就会争先恐后直奔房中央的长板凳,看谁先坐下。

三天三夜的婚礼中,新娘骂媒(指责媒婆只顾自己荷包满,不顾结亲双方是否相配)和在婆家参厨(拜完灶神后,婆母将围裙交给媳妇,从此由她接替家务)的情景,将封建时期妇女对自己的婚姻无法自主,只能依靠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社会地位表现得淋漓尽致。塘河婚俗有积极的一面,比如,透过哭嫁、男方置办聘礼等情节,依然展示了尊重父母、自尊自爱、勤俭持家等传统美德。

据了解,该镇目前现存百年以上的花轿21顶、礼盒24台、踩斗6个、革筛62个、道锣3个。旨在通过对该婚俗中各种礼仪、诗词、乐曲、说唱等进行细化分类,录制成资料保存,同时,还将婚俗程序、器具制品的工艺制作等编写成文史资料,让塘河婚俗世代流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