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万万没有想到,洪涝过后,灾难盘旋不走,可怕的瘟疫像幽灵一样袭击着多灾多难的塬上人,病的病,死的死,苦不堪言,大家惶恐极了、害怕极了。正在人们几乎要绝望的时候,一位美丽的姑娘出现了,她上崆峒仙山采来百草为乡亲们施医治病,舀来泾河水为乡亲们煎汤熬药,熬药的炉火映红了她的笑脸,她的笑容驱走了人们心中的愁苦。乡亲们疼爱地问她叫什么名字?家在何方?她笑而不答,总是步履匆匆,每天要救治99个病人。
有一双心地善良的兄妹下决心要搞清姑娘的身世,好向她的爹娘道出塬上人的感激之情。有一天傍晚,兄妹俩悄悄跟着姑娘走啊走啊,天黑了,星星出来了,月亮也出来了,一直走到那棵桫椤树下,只见姑娘微微一笑,轻快地打了个转儿,一眨眼就不见了,只有桫椤树的叶子在明亮的月光下哗哗啦啦。半天才回过神的兄妹俩这才知道姑娘是神仙下凡,这棵桫椤树就是姑娘的栖身之所。姑娘放着逍遥自在的神仙日子不过,却心甘情愿地来到人间救苦救难,实在使尘世中的凡人感慨不已。一传十,十传百,塬上的人都知道了,从那时起人们把姑娘尊称为“桫椤娘娘”。那兄妹俩更是对姑娘充满了敬意,勇敢的哥哥骑着枣红马在崆峒后山的悬崖上、太统山的绝壁上替姑娘采集药草,勤劳的妹妹牵着可爱的梅花鹿在泾河里驮水,为的是让姑娘少一点劳累,好给乡亲们治病。一个神仙俩人帮,经过七七四十九天之后,可怕的瘟疫制住了,人们陆续恢复了健康,万象更新,大地复苏,一切重新显露出生机。
桫椤树上的叶子哗哗啦啦,美丽善良的姑娘要走了。临走的时候,她和人们用荞麦皮、谷子糠、三色土、五色石填埋古井,并用石磨封死井口。她告诉人们这口古井和东海相连,一条可恶的黄龙游到了井底兴风作浪,每年“七七”祸害人们。姑娘最后说,塬上的人啊,你们今后还要面临缺水、干旱、风沙等灾难,你们要学会自己救自己。要不停地播种,要用心地珍爱这一方厚土,当林深草茂、尘埃落尽的时候,搬开石磨,掘出古井,将会清泉奔涌,永无祸害。言毕,但见姑娘微微一笑,就地一转,踪影全无。第二天一大早,桫椤树也不知去向。人们为了纪念这位桫椤娘娘,就把荏九塬改名为桫椤塬,并在桫椤树生长过的地方栽种了桫椤树,修建了一座桫椤娘娘庙,迄今,香火不断。
面对着一株株挺秀的桫椤树,撩起人的种种疑窦。拨开历史尘封的烟埃,倾听着远古的呼唤,桫椤树就像一面大旗,拉开了地质年代的世纪,不知经过几世几劫,才幸运走到今天。所以让人总觉得桫椤树实在得天独厚,灵气四溢,披覆着一层层神秘的面纱。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
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外出旅行充满畏惧。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百姓,外出旅行之前一定要占卜,挑选吉日出行。天子即位、帝王出行、军队出征这样的国家大事,也会事先占卜,以测吉凶。比如汉文帝在即位之前犹豫...
需要防弹专座的人,非富即贵,一般都是有名的富豪或是国家领导人。大权在握或是富可敌国,都需要时刻提防遭人毒手,暗中不知道有多少枪口正对准着他们。十大世界上最贵的防弹车基本都是在原版豪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