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的元宵节从正月十一上灯起,正月十五达高潮,至正月十八落灯止。在这段时间里,城乡各地纷纷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其中不少习俗以祈子为主题。
农历正月十五为上元节。当晚称元宵,故也称为“元宵节”,俗称“十五夜”。潮汕的元宵节从正月十一上灯起,正月十五达高潮,至正月十八落灯止。在这段时间里,城乡各地都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当中不少习俗是以祈子为主题的,如上灯、掷喜童、行彩桥、抢鸡肉、摇竹丛、求喜物、拾灯、摆安仔灯、抢石榴花等等。
在潮汕地区的旧宗法礼规中,只有家里生了男孩,才算添丁,并且要举行热闹的“上灯”活动。如潮城凤栖庙,凡属该庙弟子,若是去年生了男孩,那么从正月十三开始,就可以挑起一对冬瓜形状的红灯笼挂到庙里的灯架上,以“灯”示“丁”,接连三天,每晚由家人抱着小孩到庙中,往自己的灯笼里点红蜡烛,接受亲友祝贺,直到元宵夜,这叫“上灯”。上灯的家长俗称“灯头”,灯头们还要在庙前悬挂八屏大花灯,庙内挂只大彩凤,供桌上摆花碗、燃贡香,门口放鞭炮,庙前搭戏台演纸影戏。这三天三夜庙内庙外灯红烛亮,欢声笑语不绝于耳。未生男孩的要在神前掷珓许愿,求得一屏花灯,以期得贵子,第二年再偿还一屏新的花灯。
元宵日,乡村大都有人在祠堂大埕、街头巷尾的开阔处搭起彩棚,里面用泥土塑一尊巨型的弥勒佛,袒胸露乳,笑容可掬。弥勒佛的头、肩、肚脐、大腿等部位,都摆设有男女泥“喜童”。人们站在一丈多远的竹栏杆外,用铜钱瞄准弥勒佛身上的泥喜童投掷,中者喜童即归其所有。而在一些较难命中的部位,如头顶、耳朵处,命中者则一赠二三不等;不中者铜钱即归摆弥勒佛的棚主所有。这是一项男女老少都喜爱的活动。据说命中“男喜童”者,日后就生男孩。因此,那些结婚不久的年轻夫妻,或是刚娶儿媳又急抱孙子的公公婆婆,便积极参与此项活动。一经命中,棚主与周围的人就会向她(他)喝彩、道喜。命中者更是兴高采烈地把“喜童”抱回家,自觉中了头彩,是好兆头,今年定能早生贵子早发财。
在普宁的部分地区,已婚妇女在元宵节有摇竹丛的风俗。她们在傍晚就开始精心打扮,天色一黑,结伴溜出家门,走到村边竹林,一边摇竹一边念:“摇竹丛,摇竹丛,合天又合人。”求天公保佑自己永远年轻美丽,得丈夫宠爱,让家庭幸福。未生育的妇女还会念:“摇竹头,不用愁;摇竹尾,年底养个大乌龟(生男孩之意)。”然后选出一条竹芯最旺的小枝条,端端正正地插在头上,一边插一边念:“插竹叶,插竹叶,头做尾着。”意思是插上竹叶,就会吉祥如意。此夕谁家竹林被采,均不过问。
元宵此日,乡村中多有设坛拜神活动。各神庙宗祠灯火齐明,烟雾弥漫,善男信女争相参拜,热闹非凡。神坛前所摆的鸡、鹅、鸭、糖果、粿品、花烛、大吉(潮州柑)等祭品被视为神物。参拜的男女纷纷卜取祭品,取回家中,这就叫做“求喜物”。求子人家可到庙里去拜求,手里拿三支香请喜物回家,安放在家中桌上,寄望新的一年早获麟儿。如若得子,第二年的元宵夜要加倍买些喜物还到庙里。
海丰人为了希望早生孩子,一些人家于农历正月初八、初九就做好灯笼送到神庙去,灯笼有的由舅家代做。到正月十五晚上把灯笼取回,挂在自家门口,谓之“送灯(丁)”。或者在正月十五晚上,想生儿子的妇女到神宫灯下绕行一圈,偷偷摘取一两条灯穗(谓“串灯脚”),装进贴身口袋带回家。海丰过去还有拾白灯生男孩、拾红灯生女孩之俗。屈大均《广东新语》云:“海丰之俗,元夕于江干放水灯,竞拾之。得白者喜为男兆,得红者谓为女兆。”并有《海丰元夕灯词》一首曰:“元夕浮灯海水南,红灯女子白灯男。白灯多甚红灯少,拾取繁星满竹篮。”
摆安仔灯是位于揭阳榕城北环城路的郑厝门楼郑氏宗族的传统民俗活动。正月十一至元宵夜,看安仔灯抱“白弟”,祈求来年财丁兴旺是不少当地人的新年愿望。安仔灯是用泥捏成的小人偶绘上五彩服饰,放到通花雕木橱里,栩栩如生的泥塑小人偶伴着灯饰辉煌,组成一幅幅历史、戏剧人物故事的屏灯,令人百看不厌。此习俗迄今为止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相传明代隆庆年间,郑厝门楼为了祈求财丁兴旺、子孙发达,定于正月在门楼内摆灯屏,祭祀祖宗。凡族人中新婚的、添男丁的人家,正月里都要在门楼内摆座灯屏。添男丁的人家在祖厅上挂上一棚安仔灯,旨在保佑儿孙吉祥平安,繁衍昌盛,未添丁的人家则为其创造“安丁”的环境,以祈新的一年能添丁。
旧时,常常流产的女人,须嘱娘家于元宵节或端午节煨一个猪肚,插上石榴花送来给她吃,这叫“换肚肠”。换了肚肠,以后就不会流产。小产的女人可在元宵夜把田里的水沟用土块堵塞,跪下祷拜12次,传说这样以后就不再堕胎。
传说到底灵不灵并没人去认真考究,其实这些民俗活动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同时也为潮汕的元宵佳节增添了无穷趣味。
情人山头对唱歌(一)男:山歌没人起头我起头林光唱到西街头街上看看无限好 好比温州和杭州女:山歌很早妹起头天亮唱到没日头东边唱到水南户西边唱到张山沟男:唱起山歌没因由想妹和我同个枕头女:杜鹃开花红辣辣好...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
武当武术的发源地在湖北武当山,其创始人是元末明初的武当道人张三丰。张三丰将《易经》和《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重要养生健身价值,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体的武当武术。武当武术具...
人类和所有生物都需要空气生存,受过污染的空气对人体是有害的,好的空气质量能带给人更高的生活质量,大多人都在追求健康的生活。大家知道世界十大空气质量最好的国家吗,现在一起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世界十大空气...
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因县城襟带丹江、背依凤冠山而得名,属商洛市管辖。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河谷相间,呈“掌”状地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 的土石山区县。全县森林覆盖率70%,是...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